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晶硅:等待市场放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9日 19:20  《小康·财智》

  多晶硅价格的回归让企业在利润上遭遇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不少想“挣快钱”的企业止步了,绝大部分项目都选择了停建或者缓建。

  文|《小康·财智》记者 黄君发

  11月26日12点,此前一片寂静的江西新余赛维(以下简称塞维)LDK总部工厂内很快热闹了起来,庞大的人流量从各个厂房里涌了出来奔向食堂。此刻,正好是午饭时间。

  “我们的员工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6万人了,其中一线工人都1.5万人左右”,陪同的赛维LDK总裁办工作人员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而且,工人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

  “赛维肯定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现在的开工率很足。”赛维新闻发言人姚峰站在离办公室最近的一处厂房前面的空道上对《小康·财智》记者说。空道两边堆满了用来切割多晶硅的原料——切割液。

  外销受阻

  类似“订单很充足”的话几乎成为了挂在赛维人嘴边的口头禅。不过,这并不能消除外界对于赛维产能状态的担忧。就在上一个月,德国一个叫做Q-Cells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宣布停止了与赛维的供货合同。

  必须交代清楚的是,成立于1999年的Q-Cells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该公司的电池片产量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第一。与此同时,Q-Cells也是赛维全球最大的客户,它基本上每年都要消化掉赛维三分之一以上的产能。

  这一消息令本就在行业低谷中缓慢回升的赛维LDK倒吸了一口凉气:消息传出当天,赛维股价重挫23%。可以想象,赛维肯定不愿意轻易接受这样的结果。

  “我们不但为了履行供货合同而采购了所需的原材料,并按照供货合同生产了所需的硅片量。”赛维寄希望于Q-Cells能履行合约的意图很明显。

  赛维自己也清楚,想让Q-Cells回心转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Q-Cells这个行业巨无霸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

  这并不是赛维第一回碰到这种情况。姚峰告诉《小康·财智》记者,由于大环境的变化,要求与赛维修改供货合同的很多。

  赛维的一个工作人员则笑称,负责拟定合同的法务部估计是赛维目前最为忙碌的一个部门。

  这并不是赛维一家所独有的现象,而是整个光伏行业的普遍现状。据《小康·财智》记者了解,南京中电和挪威的REC,美国的MEMC和德国的Conergy也都曾经对双方曾签下的长期供货合同产生过争议。

  无论合同怎么修改,外销市场萎缩已经成为了整个光伏行业不可争议的事实。更要命的是,出于对本国市场的保护,欧盟以及美国部分企业意欲对成本低于自己20%~30%的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调查。如果反倾销一旦成立,中国光伏企业的损失将会是灾难性的。据保守的估计,德国市场目前占到中国光伏产业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加上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整个欧洲市场占中国出口量近九成。

  为了应付这一危机,很多光伏企业都采取了“曲线救国”的办法:收购当地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和光伏系统整合提供商。最早采访这一策略的是无锡尚德,从2006年至今,尚德已经在日本、德国实施了一系列收购,并已经开始着手在美国建厂。赛维则接连在意大利实施了三次收购。

  不过,“曲线救国”只是治标不治本。赛维也承认,海外收购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嘎然而止的海外订单。

  回归理性

  海外订单的急剧下滑虽然让不少业内人士忧心忡忡,不过,在一些人看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儿”。

  短短几年,由于全球太阳能市场的急剧扩大,多晶硅——这种以前只用于半导体的材料一夜之间身价倍增。由过去的30美元/公斤暴涨至2007年年末的400美元/公斤,到2008年年中,市场现货价格一度高达500美元/公斤。

  供不应求的多晶硅市场催生出的天价,让这曾经并不起眼的多晶硅“小黑块”搅起了巨大的财富效应漩涡。用姚峰的话说,很多做服装的、做房地产的企业,纷纷进入了这一行业。而这其中,“很多人都是抱着赚一票就走的心态”。有意思的是,做劳保用品出身的彭小峰也正是瞅准了光伏产业的市场背景,而在这一阶段进入了多晶硅制造领域,并随后展开了多轮扩产,规模也由刚开始的“国内最大”,逐步过度到“全球最大”。

  据《小康·财智》记者粗略统计,至2008年7月全国16个省仅多晶硅项目就有33个项目在建或是准备动工,预计产能将达到14万吨,超过全球需求量的两倍。这也成为了不少“产能过剩”支持者的事实依据。

  实际上,“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并非一回事。即便是激进者如赛维,其实际产能与规划产能尚有相当距离。随即而来的金融危机又给高涨的多晶硅制造泼了一盆冷水。随即,多晶硅的价格开始一路下滑,到目前为止,只维持在50美元/公斤左右,只是高峰期价格的十分之一。

  姚峰认为,多晶硅价格的回归让多晶硅企业在利润上遭遇巨大损失的同时,也让不少想“挣快钱”的企业止步了。事实上,在金融危机面前,绝大部分项目都选择了停建或者缓建。

  在挤掉了不少行业泡沫之后,“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希望能够在多晶硅领域长期发展的企业。”姚峰对《小康·财智》记者说。

  金融危机的到来,也深刻改变了企业的思考方式。刚开始,由于认为金融危机对多晶硅领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持续深化之时仍然延续了之前的行业性的激进行为——扩产。赛维原本是希望利用竞争对手都停止扩建的机会,能够实现自己在产能上的跨越。

  赛维的出发点很简单;金融海啸很快就会过去。不过海外市场的瞬间萎缩给了赛维当头一击。

  “那个时候海外的订单不是慢慢没有的,而是一夜之间就没有了。”对于当时的情景,姚峰至今记忆犹新。

  受此影响,赛维的股价也是应声而跌,彭小峰的身价也随之缩水了75%,成为了年度缩水最多的企业家。反倒是保守的常州天合,因为坚决停建了所有在建项目,而成就了“太阳能第一股”的地位。

  现在,“保守”、“不敢有库存”,已经成为了光伏企业们的一致选择,“有订单就生产,没订单宁停工”。而在过去,有库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

  豪赌内需

  外销受阻,光伏企业们一股脑儿都把内需市场当作了未来主战场。

  “事实上,Q-Cells对赛维并没有产生实际影响。”姚峰告诉《小康·财智》记者,“事实上,今年以来,Q-Cells与赛维就没有实质性供货。”姚说,这并不妨碍赛维的产能在超负荷运转。

  “目前国内市场的订单占到了订单总量的30%。”姚峰告诉《小康·财智》记者,“今年内,这个比例会达到40%以上。”

  一定程度上,国内订单数量的增加与光伏企业的转型不无关系。过去,国内光伏企业更侧重于追求专业化和规模化,希望能够在产业链的某一个链条上发挥优势。经济危机的教训,让光伏企业们知道了“求人不如求己”。

  于是,一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力求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一体化”策略也就流行了起来。无锡尚德、赛维等硅片以及电池片企业成立的下游公司纷纷在全国各地圈地建光伏发电站的消息也不绝于耳。光伏巨头们无一不希望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把太阳能内需市场扩展到极限。比如赛维就借助于其旗下的百世德中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垂直一体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企业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相比下游的太阳能组建以及系统集成等下游链条,处于上游的多晶硅制造以及太阳能制造企业规模更大,社会影响力更强。姚峰举例说,在硅片及太阳能制造领域,市值10亿美元的企业比比皆是,不过在太阳能组建及系统集成领域,企业规模能超过1000万美元,已属凤毛麟角。

  不均衡的产业结构,显然使得上游企业进入下游具备了天然的优势,且容易被市场所认可,并满足市场需求。如此一来,便解决了不少企业的产能难题。

  国家今年以来先后实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以及“金太阳计划”又放大了内需市场。根据规划,未来二至三年,国家将投入近200亿元用以补贴光伏业发展。

  不过,能够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项目毕竟只是少数。据了解,太阳能屋顶计划4月出台至今,全国已经申报了700兆瓦的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然而,这些申报中最终只有70兆瓦的项目量有望进入补贴名单,仅占申报数量的十分之一。 国家对于“金太阳”工程的补贴也也仅仅是两年500兆瓦,也即每年250兆瓦,相当于实际产能的的十分之一。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纳入到财政补贴的项目,所能做的只能是等待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彭小峰宣称,与赛维协议签署光伏发电站项目的总量已经已达2万兆瓦,已经超过赛维目前1.7兆瓦的产能。姚峰则承认,这些项目都处于“协议期”,还没有真正实施。正在建设的敦煌项目,短期内也很难获得收益。据《小康·财智》记者了解,其他企业的操作模式与赛维基本无异。

  疯狂圈地,再等待光伏市场释放的那一天,这便是光伏企业们的真实写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