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花板下的唐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 15:49  《商务周刊》杂志

  □ 记者 王强

  在担任五粮液股份公司(000858.SZ)董事长两年多后,唐桥遇到了麻烦。 今年,唐桥虽着力解决了受到质疑的关联交易问题,但9月五粮液却曝出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其巨额证券投资亏损未披露以及虚增子公司主营收入等消息。10月,四川省国资委和纪委也开始介入调查。虽然五粮液发布公告就一些问题予以否认,但外界第一次关注到这家中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巨头日子并没有想象那么舒心。

  问题缠身之际,五粮液一直备受争议的多元化步伐并未停滞。11月底,由五粮液集团和华晨汽车共同投资的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50万台动力总成灾后异地重建项目正式启动,业内分析,尽管这距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的“整车梦”还差得很远,但毕竟已经跨出了实质性一步。

  虽然王国春大力推进五粮液多元化战略,业务遍及塑胶、印务、药业、果酒、电子、运输、日化、服装、保健、光电、数控机床、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配件、芯片业、显示器、证券等十几个不同领域,却鲜有建树,并一直备受质疑和批评。2007年王国春退居二线、唐桥空降后,五粮液的多元化道路仍一路狂奔下去,并且气势更大。今年7月份,五粮液宣布投资270亿元人民币,打造西南最大的重装备生产基地,业务包括风电、核电、造船等重工制造业,手笔之大令业内惊愕。 当然,五粮液这样的传统白酒制造企业走多元化道路本身并没有问题,突破有限的主业市场、发展新的营利业务,也是五粮液顶破市场“天花板”的必然选择,但选择怎样的多元化战略、如何执行战略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五粮液这样的公司来说,管理学家们很难套用书本上的现成理论去评价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使是德鲁克这样的管理学大师,可能也很难理解五粮液这样的中国地方大型国有企业背后到底取决于谁的意志。

  王国春执掌五粮液20年,把五粮液从一家地方酒厂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白酒巨头,但随着公司的迅速膨胀,也吊起了地方政府胃口。作为四川省最重要的地方国有企业,政府为五粮液制定了发展目标: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亿元人民币、年利税70亿元。在阶段性目标上,宜宾市政府对五粮液集团又提出了新的远景目标:10年翻两番,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跻身世界500强。 而直到今天,中国整个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只有1000亿元人民币,单纯依靠白酒这一传统行业完成上述目标绝无可能。所以,多元化道路就成为五粮液高层必然的选择路径。而在白酒产业链并不足够长的情况下,五粮液在纵向多元化上并没有多少腾挪的空间,只能选择在横向多元化道路上左冲右突。

  2007年3月,原宜宾市副市长唐桥接任王国春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国春仍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外界注意到,在多元化上,从政坛空降商海的唐桥比其前任王国春的胃口更大。唐桥的做法自有其道理:既然只有多元化一条道路可走,就必然要有更大的魄力和手笔。

  显然,在政府主导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下,大型国企的决策者们显然背负了更多的政治负担,不论是王国春还是唐桥,在政府给出的“大跃进”式发展目标的约束下,都难以完全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企业。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虽然今年前三季度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净利润22.99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22.06%和44.67%,但除了与五粮液主业相关的印刷、塑胶和模具等业务实现赢利外,其余如汽车、日化、制药等投资皆报亏损。即使是赢利项目对业务收入的贡献也很小,年报显示,2008年五粮液全年印刷业务收入6264万元,化工业务2622万元,占不到全年业务总收入的2%。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