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走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21:43  《商界评论》杂志

  这次金融危机给大家新的教训是什么呢?在这一点上,我想跟企业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和正视风险,特别是在这个后危机时代。

  文/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

  从一个国家来讲,你要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一定要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组织结构。

  从一个企业来讲,这个道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相通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发展阶段,你要适应一定的特殊条件,适应一定的环境才能发展。

  这次金融危机给大家新的教训是什么呢?

  在这一点上,我想跟企业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要面对和正视风险。

  在西方国家,有人给我介绍某个企业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企业是Cautious,即谨慎的。在英文的语境当中,谨慎不是保守的意思,它是一个褒义词,是指重视长期的发展,重视风险的控制等。

  市场是不确定的,要正视风险,正视可能发生的经济波动。市场总是在波动当中,不会永远涨上去,而是在不断变化当中。

  各国联手防止了大萧条

  金融危机现在到什么阶段了?下一阶段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世界经济复苏是不是持续?是不是危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经过这一年的时间,应该可以说,我们已经成功地防止了大危机之后的大萧条。

  金融危机是一个大危机,大危机之后有大萧条。1929年大危机之后,发生了10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10年连续衰退,世界GDP下降50%,后面还打了一场世界大战,然后才重新增长,到了1954年世界经济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这次应该说世界各国联手,成功地防止了经济的大萧条。一年之内,已经稳定下来了。基本上可以说是见底或者触底了。有人问我说,是见底还是触底?我说有什么区别吗?见底是没有到底,触底是已经到底。到了底不等于可以直线回来,不等于可以回到高增长。也许中国经济走向是一个V字型,可以持续发展,但是对于世界经济,我并不那么乐观。

  没有负增长,衰退停止了,但是下一个阶段可能是零增长,也可能出现反复,也可能出现二次探底的情况。

  美国最近一个季度三点几的增长有两个特殊原因:一个是存货调整。在危机的时候,大家恐慌,把存货清理掉了。第二,就是政府的各种刺激计划。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到了10%,政府的支出靠刺激需求的一揽子计划,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包括美国零售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因为汽车销售,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旧车换新车的补贴方案。如果把汽车消费扣除,整个消费增长是最近5个月来最低的,只有0.1%。所以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一旦消失,包括美国财政继续实行刺激政策,力度不变,明年仍然是10%的赤字,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会自然衰减。这两个因素一旦衰减了,看不到其他因素的话,那么经济还可能回到零增长或低增长的水平,尽管衰退可能已经过去了。

  迄今为止还看不到什么特别好的因素,而且很多因素还在恶化。

  坏账还在继续,美国银行都在盈利了,三十几亿美元。但是那些坏账怎么回事呢?之所以账面盈利了,是因为他们在危机当中改了一次会计规则,现在凡是没有到期的那些坏股,那些有毒债券,以前是要直接冲账。当然现在开始盈利了,但是大量的坏账还在那里待着,这些坏账还在继续导致信贷的萎缩。美国财政部长天天在说银行家要冒点风险了,要开始往外贷款了,但是整个信贷仍然在萎缩。

  美国商业地产出问题,居民地产还没有见底,还在跌,还在低谷中徘徊。而我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产投资已经开始恢复了。

  信用卡在出问题。我最近听到消息,美国运通卡在给他们的客户写信,不是给不还债的客户,而是好客户,说我付给你500美元,你停止用我的卡好不好?什么原因呢?运通卡是自己的银行自己的卡,它要使别人用它的卡,等于它借给别人钱的时候,它要从别的地方借钱使它的客户跟它借钱,而后面的融资成本非常高。而美国中小银行在倒闭破产,到今年底已有140多家破产了。

  美国失业率还在提高,大企业继续在裁员。欧洲的复苏进度更慢一些。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恢复,仍然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危机的复苏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2010年、2011年,世界整个市场还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我们中国企业至少要做最坏的打算。问题远远没有结束,尽管危机已经过去了,但是低迷和箫条仍然存在。这就是世界经济的情况。

  中国复苏得益于未雨绸缪

  中国之所以现在能够有复苏,确实得益于政府在经济危机之前,采取的一些宏观调控的措施。

  我们从2004年、2005年开始自己采取措施,防止经济过热,想把经济压下来。这些政策不是没有起作用,它起作用了,只是当时被一些推着经济往上高开、高走的因素给压住了。你想压的这些因素也起作用,但是往上推的因素也在起作用,结果导致还在涨,但是没有涨得那么快。当时几个因素中,第一是我们的股市泡沫;第二是2007年的时候,还有楼市泡沫;这些都是推动经济过热的因素。

  2004~2006年是世界市场的一个高峰,在危机之前,是需求最大、泡沫最高的时候。想想当时世界上的热钱有多少啊!都在追逐各种各样的机会,然后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整个世界市场火爆。结果中国当时享受的是每年30%~40%的出口增长。扣除一些其他因素,仍然是世界市场拉动了整个经济。现在有人在批判出口,为什么要出口?企业家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出口。当时那么旺盛的国际市场需求,当然引发大量的出口。

  结果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尽管采取措施,但是一直一步一步往上走,直到2007年达到13%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采取一些措施,到了2007年四季度,经济就开始下滑了。而且到了2007年四季度,上面说的三大因素都开始掉头消失了:第一,2007年四季度,股市泡沫破了;第二,2007年9月底,做房地产的都知道,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压制房地产泡沫的兴起,不能说中国有大泡沫,但是几个大城市正在带动几个二三线城市;第三,世界市场,因为次贷危机发生了。

  中国经济从2008年一季度已经开始自己调整了,而且是以相当快的速度进行调整,因为那些政策突然都起作用了。然后到了9月份,雷曼兄弟破产,一下子金融风暴来了,突然一夜之间订单没有了,价格大跳水,一个季度三四个点的增速就没有了,一年当中减少7个点的增长速度。

  第一,中国由于过去采取了措施,我们没有出现大泡沫。没有大泡沫,也就没有大危机。比如说房地产,假如2007年9月份没有采取措施,让当时鼓起的泡沫再鼓下去,再鼓一年,等到雷曼兄弟破产以后,世界金融危机来了,这个泡沫再破掉,想象后果是什么?如果那样的话,房地产市场到今天仍然惨不忍睹,更别说后面还变成了支撑增长的一个因素了。美国5年的泡沫没有人去压制它,所以现在还在低谷中徘徊。

  第二,都说中国复苏早,那是我们调整得早。因为中国经济是从2007年四季度,而不是2008年四季度才调整的。这次政策也比较有力,4万亿元的刺激政策,确实比较迅猛。

  明后年经济走向

  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是,明年会怎么样?后年会怎么样?

  我个人相信中国不会出现二次探底,这个复苏是可持续的。但是我也不再相信复苏会像有一些人预测的,现在有一些投资银行预测2010年会达到11%、12%的增长速度,这个有点太乐观了。

  中国之所以比美国的情况好,之所以复苏可以持续,就是因为我们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房地产投资明年会比今年要明显,今年开始开盘,明年的投资活动,就是盖房子会有明显的增长。今年是最近这些年最低的。

  第二,我们一些产业经过一年的消化,一年8%的增长,到今年底有一定的水平。今年的企业投资整体上是非常低的,但有一些行业还是比较高的,相信明年企业投资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长。再加上明年的出口会有比较明显的增长,在今年比较低的水平上重新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增长。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明年8%~9%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明年如果持续这个情况,到了后年,确实各种因素就可以逐步替代政府现在投资的作用了,使中国经济质量恢复到比较正常的一个水平。

  我个人对复苏是乐观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也是乐观的。我们去年做了一个系统研究,研究过去支撑这30年高增长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大部分都在,包括刚才说的人口因素,今后10年到20年的时间基本都在。然后一些新的因素,可能会起更大的作用。比如说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到前沿了,过去企业没有走到前沿,什么创造、什么教育,都不会转化为直接的创新。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接近前沿了,创新、科技等这些因素会起比较大的作用。

  当然问题总会有,早期发展阶段问题还特别多,我们又是一个转轨国家,然后市场不稳定可能更严重。不要假定市场经济市场就稳定了,市场天生是不稳定的,刚才讲了大萧条,还有发达国家的大危机,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七八年来一次,这是市场周期。那么会有很多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在发展中国家,企业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怎么复杂,你们企业家比我更清楚,但是有这些问题不等于不增长。

  对于我们研究宏观经济的人来讲,最希望看到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危机波动对谁最不好?首先破产的一定是中小企业。如果再有10年到20年的稳定增长,中小企业会有大的发展,使我们中国企业创新的精神得以发挥,使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真正占据重要的位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