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哥本哈根会议关键在于迫使美国就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18:43  中国周刊

  李雁(本刊特约评论员)

  气候变化的伤痕从未如此丑陋

  三年前,当我第一次到达珠峰大本营时,就强烈感受到了气候之手的强大。

  在一次攀登练习中,当冰川考察队员们沿着绒布主冰川的侧碛向上走的时候,身旁山谷里浅蓝色的冰体逐渐在灰色的冰碛物下显露出来,宝蓝色的小冰湖点缀其上,而远处的白色冰塔林如同行军队列一般清晰可见。“在绒布冰川上目睹冰川消融断裂时在山坡上划下的道道痕迹,听着嘀哒嘀嗒的水声在看似平静的冰川内部流淌,气候变化的伤痕从未如此丑陋,气候变化的声音也从而如此振聋发聩!”

  事实上,冰川消融只是气候变化对我们影响的一个例证,越来越多的有关全球变暖的灾难已经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简单的事实是,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达到1.1摄氏度,速度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的速度,其结果直接造成降水格局改变、南方地区暴雨天数增多、北方省份旱灾发生范围不断扩大等等,一系列困扰我们日常生活的问题正接踵而来。

  首先是用水难的问题。气候变化使得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增加,尤其是华北、西部地区。据统计,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等北方主要河流水资源总量减少12%,而向来水资源充足的南方地区由于降雨反常,加之高温,近年也出现了区域性缺水的现象。与此同时,中国主要河流来源的西部冰川有82%正在退缩,根据目前的消融速度,喜马拉雅冰川将有80%的面积在未来30年消失。

  其次是吃饭问题。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而中国的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高温、干旱、虫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照目前趋势,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3℃之后,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产量将持续下降,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第三,据估计,1991-2000年的10年里,全球每年受到气象水文灾害影响的平均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人数的7倍。而在中国,洪水、旱灾、台风等影响越来越大,自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占同期GDP的2%;而同时期中国年均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以上。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挑战,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正是导致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是要求与会的各国代表,能够在对抗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做出郑重承诺,签订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协定,从而尽到各自应有的历史责任。

  中美态度决定哥本哈根会议成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首次具体提出了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达国家承诺到2012平均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缔约国则没有这样的减排指标。2012年后《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结束,但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需要得以持续并大大加强,因此对2013年开始的第二承诺期的谈判需及早得出结果。在2007年底的印尼巴厘岛气候谈判大会上,各国同意启动一个为期两年的谈判计划,以期今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为期两周的第15界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上,192个国家的领导人能够签署一项新的全球气候行动协议。

  为推动一个成功的哥本哈根协议,各国纷纷发出不同的诉求和声音。

  今年9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大会议气候峰会上,来自岛国的代表发出了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最强有力的谴责,逐渐形成哥本哈根谈判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政治力量弱小的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声泪俱下的发言引人注目,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马尔代夫率先承诺实现100%碳中和,并强烈要求发达国家宣布更为积极的减排计划。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则表示,将日本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水平下的25%,并将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日本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资金援助,帮助其共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9月10日,欧盟也公布了新的气候融资提案称,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1000亿欧元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应该提供其中220亿到500亿的资金支持,欧盟愿意承担这部分资金的10%到30%。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则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持续失声。11月中旬,非洲国家集体抱怨,富裕国家的减排计划对于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他们声明,在富裕国家采取更多行动之前,拒绝参与国际行动。

  11月25日,美国终于宣布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然而这相当于仅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7%,与发达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相距甚远。奥巴马的首次访华,除了决定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扩大合作外,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未能表现出美国应有的责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二氧化碳排放国,美国与中国两个国家排放量之和占到了全球总量的四成,在很大程度上,这两个国家左右着哥本哈根会议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世界是否能够摆脱气候梦魇的威胁,唯其如此,全球都在高度关注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态度和行动。

  11月27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在历史性的哥本哈根气候问题谈判即将开启之际,这样的举措无疑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积极表态让美国的指责无从下手。

  事实上,目前,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以及印尼都已经先后发布了各自的积极的碳减排目标,这些都给美国形成巨大的压力。美国已经成为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一大障碍。

  美国态度暧昧

  事实上,从竞选总统开始,奥巴马就曾反复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有助于恢复经济,并且提出了一个“绿色经济复兴计划”,但在他当选总统后态度却变得暧昧起来。美国会成为哥本哈根会谈中的一大障碍吗?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美国不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当国会让严重影响气候的化石燃料产业法案通过时,奥巴马袖手旁观;在国际上,当他的谈判代表成为形成重要决议的绊脚石时,他更是一言不发。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一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有着极大的依赖,大排量的汽车在美国广受欢迎。然而,当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而绿色产业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时候,美国人开始自食其恶果,使得一味追求美国式大排量车型的三大汽车企业销量大跌,财政报告频频告急,此外,石油价格高企、排放受限等因素也令美国汽车业陷入重重困境。因此,在美国国会审议气候变化法案的时候,就遭到来自这些行业的议员代表以及政治说客的强烈反对。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国会山接近百年的国会发电厂,直到目前为止仍然以煤炭作为发电厂的主要燃料,占整个国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拒绝国会发电厂淘汰燃煤发电设施的参议员正是包括来自拥有重要煤炭产业的所在州代表。

  美国一向标榜美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自己国家的利益与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天平上,美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这种行为无疑是自私的、短视的。

  与美国的顽固不化相比,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出令人欣慰的积极和开明,从言行上表达了更大的为人类未来负责的政治意愿。

  “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并非难以逾越,奥巴马要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领袖,他完全可以落实他的诺言,并且说服美国国会,因为,国内减排与恢复经济是可以齐头并进的。”我的美国同事Kyle Ash说。

  绿色和平组织认为,一份成功的哥本哈根气候协议必须具有引导全球在2015年达到排放停止增长并在2020年前开始下降的充足分量,它应当满足几个原则:第一,涵盖全球所有国家;第二,公平公正;第三,保证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行动、力度渐次增加;第四,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选项。

  毋庸置疑,要达成这样一份历史性的协议挑战是巨大的,但哥本哈根会议承担全球公众的热切期望,是最好的达成突破性共识的良机。但是,如果本次气候谈判大会不能够达成一个切实有效的气候协议,让全球气候灾难持续发展,对于我们的未来一代来说,则真正是一场梦魇的开始。是结束灾难还是让梦魇继续?哥本哈根会议让我们拭目以待。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