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问一对多专户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07:53  《小康·财智》

  如果说传统公募基金是公交汽车,那么,“一对多”专户就是出租车。但是,你对出租车又了解多少呢?

  文|《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经过两个月的实战,投资者的情绪趋于平静,对“一对多”专户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一问:

  不是百万富翁也能买?

  “王阿姨,前几天您不是想买‘一对多’,又怕钱不够嘛,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现在不用100万元,50万元就能买了。”某位银行客户经理这样告诉王女士。王女士纳闷了,不是规定“一对多”产品的资金门槛为100万元吗,怎么现在50万元就可以买了呢?

  “现在形势变了,之前想买买不到,现在想卖卖不出去。”一位基金公司专户部人士称。据了解,与第一批产品“一日告罄”、“提前结束”火爆场面相比,目前在售的“一对多”专户可谓冷清了很多。前期“一对多”产品规模一般在3亿至4亿元,而近期成立的产品规模大多只有1亿元左右,甚至有款基金公司与券商合作的“一对多”产品因未能达到5000万元的募集底线被迫取消。

  虽然100万元的资金门槛看起来不高,但是能够拿出这笔钱单独投资一种理财产品的客户,他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至少不会低于300万元,或者更高,再加上房产、汽车等,其家庭总资产应该相当可观。目前,在中国这样的高端客户数量相当有限。再加上前段时间,密集推出的“一对多”产品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存量客户,如今基金公司的募集压力很大,不得不变相降低门槛。

  “其实,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常见的,以前私募基金就这样做过。”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焦媛媛对《小康·财智》记者说。按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多客户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向符合条件的特定客户销售资产管理计划。而可以明确进行量化的特定客户标准只有一个:100万元,对资金的背景、性质等无从辨别。市场潜规则是:法无禁止即可行。

  二问:

  怎么保证收益?

  在某支“一对多”专户理财推介会上,一位准备购买产品的张先生表示,“没有仓位限制,在股市看跌时,保持空仓;在看涨时,保持满仓,稳赚不赔。我看好它。”另外,基金公司进行“一对多”专户管理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是业绩提成,人们由此引申认为,基金公司肯定会用心做,收益更有保障。但是,“一对多”的收益一定会高于其他公募基金吗?它用什么保证收益?

  业内人士称,过去的投资经验证明灵活配置确实能够带来福音,但也是对投资经理的一大挑战,能不能在投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收益,能不能真正做到,还要靠事实说话。10月中旬,业内曾爆出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对一专户业务出现亏损客户要求解约的消息,业内人士普遍反映,“如果连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在专户业务上都会出现业绩问题,如今市面上这么多的‘一对多’产品又怎么能保证收益一定高于公募基金呢?3-5个月后,当第一批“一对多”产品业绩应当有所表现时,肯定又要热闹一阵子了。”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为高业绩预期打起预防针。

  另外,“一对多”专户的绝对收益更多的体现在对于风险的管理上,只要投资于股票市场,就无法保证不亏。“宁可少赚,也不愿做错。”已成业内共识,多位专户理财人士表示,在机会不确定的时候,一定选择放弃。除了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区别外,“一对多”专户的投资范围也非常广泛,既可投资股票、债券等,也可发行结构性产品、QDII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证券品种,投资多样化、分散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问:

  投资团队真的强大?

  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银行相关人士,在向投资者介绍一款“一对多”产品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该产品是由某某担任投资经理,他的投资经验如何丰富,投资能力多么的强。作为公募推出的“私募基金”,“一对多”专户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为了顺利推进这项新业务,各大基金公司也极尽所能地为其配备较为精良的管理团队,但是这些精兵强将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在尚处筹备阶段时,“一对多”就面临着投资经理严重供血不足的问题。基金公司的解决办法主要是,从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挖投资经理,或者从公募基金团队中调配人员,其中内部调配的不只是资深的公墓基金经理,还包括一些基金经理助理。

  基金公司重金聘请,诚意十足,但是被挖角的人又是什么态度呢?据了解,对于很多做投资的人来说,独立做私募基金是努力的方向,在券商的营业部工作,可以从研究所和投行部门得到一手消息,同时积累很多投资界和实业界的人脉资源,为将来做私募基金储备资源,所以这部分人对于转投“一对多”并不积极。而关于内部调配,业内人士透露,虽然转岗“一对多”的收入可能会高一些,但是工作量也会繁重得多,社会认同感也会不同,所以很多人并不愿意转岗。

  既然如此,被挖角成功的人水平能否得到肯定?对此,焦媛媛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之前在券商做投资的人,他们的水平也挺高,只是知名度不太高,他们的投资能力不是那么容易被公众所认同。目前,很多基金公司还是非常重视专户理财这块业务的,配备的投研团队实力相对还是比较强的。”

  当然,从目前已公布的各大基金公司专户管理团队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曾经叱咤投资界的公募明星基金经理,但是否每个公募基金经理都能吃这碗饭,还需要打个问号,毕竟从相对收益到绝对收益的思路转化,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四问:

  产品能不能随便选?

  银行是一对多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但是因主要在银行财富中心进行销售,一般对分行网点的客户经理培训较少,所以即便经过客户经理的介绍,投资者对“一对多”产品仍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客户经理称,“‘一对多’产品都差不多,随便买哪支都可以。”

  “一对多”专户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量身定做,个性化设计,因此,不同的产品,其投资范围、投资期限、风险管理等方面存有很大差异,购买“一对多”产品,人们需要精挑细选。

  第一步,充分了解产品。“一对多”专户在风格特点、投资组合上都对投资群体进行了细分和个性化的设计,投资者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阅读产品的说明,多咨询一下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风险的控制等设计要素,在专业理财人员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专户产品进行投资。

  第二步,关注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一对多”产品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团队的投资能力,因此,投资团队的历史投资业绩、管理人的投资经验、投资风格等就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除此之外,基金公司管理的年金、社保等基金的投资情况也值得关注,这对于衡量公司投资团队以及投研体系的完善和能力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提醒投资者注意做好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是一个理性投资者的作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