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被错过的最佳并购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5日 14:41  《浙商》

  浙商已经错过了两波历史性并购机遇。但接下来的5年后,还有第三次并购的机会,那就是国有股减持。在三次并购机会来临后,所有的行业大格局将基本定型。

  ——《2008中国最具并购价值50家上市公司榜单》回顾

  本刊记者  楼方芳

  “眼看着经济的回暖,上证指数去年到今年这一年间翻了一倍。

  回想去年年底没有出手并购上市公司,真有些惋惜和后悔!”

  说这话的是余姚立兴电塑件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立。

  去年11月,他参加了由《浙商》杂志主办的“2008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高峰论坛”,

  并仔细研读了该论坛上独家发布的《2008中国最具并购价值50家上市公司榜单》,

  却因太多企业不敢出手并购上市公司,他也只能“随了大流”。

  50家上市公司股价普遍翻番

  危机从来都是危险伴随着机遇。从市场角度来看,对于有雄心壮志的企业来说,越是经济低迷的时候,机会越多,而且成本低,是并购企业的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在去年的第四季度,《浙商》杂志联合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睿投资),在《浙商》杂志第69期上推出了《2008中国最具并购价值50家上市公司榜单》。在最具并购价值50家企业榜单中,对这些上市公司的行业地位、并购可行性、战略意义等做了详细阐述,并统计了不同上市公司的最低并购成本。比如马应龙(600993)的最低并购成本仅为5亿元。

  当时《浙商》杂志还与华睿投资又联合举办了 “2008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高峰论坛”,有105家民营企业出席了该论坛。在论坛现场,不少企业表现出对并购的追捧。

  时隔一年,这50家最具并购价值的公司的股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50家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公司股价涨幅在100%以上,有的甚至翻了好几番——比如包钢稀土的涨幅达246.62%,中金岭南的涨幅达到了278.96%(见55页榜单)。企业完全可以收回一年前的并购成本,并且有不菲的回报。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多数浙商却没有享受到这波危机带来的并购盛宴。据华睿投资跟踪调查发现,浙商并没有出手并购榜单中50家上市公司的任何案例。也就是说浙江的民营企业错失了第二次最佳的并购时机。

  如去年伊利股份的最低并购成本仅为6.47亿元,而一年后却需要18.60亿元,并购成本翻了将近3倍。“如果浙商能把握住这次历史性的并购机会,那么浙江将有不少企业实现从‘草根’到‘灌木’、‘乔木’的转变,进入到产业链的高端。” 华睿投资董事长宗佩民说。

  为何错过?

  “前几年我们错过了第一次的并购良机,这次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又错过了这波并购机会,实在是太可惜了。”宗佩民惋惜道,“目前只有1%的企业抓住了这次机会,而99%的企业却没有抓住机会。”

  那么,为何那么多的民营企业一次又一次地错失可以坐镇产业链高端的良机?

  宗佩民认为,在2003年前后,在大批国企改制,“国退民进”的时候,浙江的民营企业迎来了第一波并购国有企业的机会。但是由于当时民营企业的投资意识淡薄,太急于积累资本,加上当时房地产高利润的诱惑,大量民营企业纷纷涌入了房地产行业。如果当初把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用于并购国有企业,那么中国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将牢牢地握在民营企业的手中。

  而这次危机是历史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错过了。在这次机会中,许多企业家稍微欠缺了些远见、眼光和“敢于一试”的胆略和气魄,战略意识淡薄,还没有从细分行业的供应商做到行业龙头企业的意识,真正愿意拿出几个亿资金做并购的企业还是少数。

  目前,民营企业的整合能力比较欠缺,如能把分散的资金聚合起来,由小资本变成大资本,就可以抓住机会做一些大手笔,浙江就能控制几个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企业。如果去年有100亿元的资金,就可能把招商银行并购过来,不用那么辛苦地重新建立本土金融。

  充分竞争、高度垄断的国家资本垄断时代即将到来。宗佩民认为,民营企业要在错失的这两次机会中反思,民营企业再不占有一席之地的话,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狭窄。

  把握国有股减持的第三次机会

  第一次并购机会是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时候出现,第二次机会则是由金融危机带来,我们还会有第三次并购机会吗?第三次机会又将以什么形式显现?

  宗佩民认为,在5年后还将有第三次并购的机会,那就是国有股减持。但是没有第四次机会。与第一、第二次机会相比,第三次并购的成本要高许多,但是还是有机会。在三次并购机会来临后,所有的行业大格局将基本定型。浙江的民营企业是成为普通的灌木还是参天大树,就将在第三次并购机会中见分晓。浙商要在这两次错失的机会中反思,有没有准备好迎接第三次并购的机会,该以怎样的方式去争取第三次机会?

  眼下,主流企业都将进入资本市场,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都将与资本市场连接在一起,离开资本市场就将被边缘化。要么成为上市公司,要么成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要么并购上市公司,正成为主流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