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光鼎院士讲述二次创业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3日 16:36  中国科技财富

  文/本刊记者 王文娟

  已近十月,北京的天,渐凉了。

  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角落,一位两鬓花白的老者刚刚收敛起推打的太极,继而步履矫健地迈向自己的工作室,这时候是早上七点半。

  而他就是我们此访的主人公——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

  陆相生油,还是海相生油?

  “那是一个属于海相生油盛行的时代。所谓海相就是地层是在海里面沉积下来的地层。所谓陆相就是海水退出了陆地,剩下了河流、湖泊、沼泽,这个时候再沉积下来的地层叫做陆相。”

  1942年,中国地质学家潘锺祥的发表了一篇陆相生油的文章,文章观点认为在陆相的地层同样也有油气。声音发出后,没有支持,潘锺祥的理论被搁置。

  全世界搞地质的学者都信赖海相生油理论,所有的油气勘探也是在这套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时候潘锺祥搬出一套陆相生油的理论,就像是解放初期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一样被排斥。

  解放后,海相生油理论逐渐虚弱,运用这套理论来指导的油气勘探工作成绩颇微。这时,李四光、黄汲清这些地质界的老前辈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潘锺祥陆相生油的理论来找石油。

  1959年,大庆油田诞生,潘锺祥的陆相生油理论被证实。在这套理论的指导下在断层复杂化的断块地区山东东营发现了胜利油田,在辽河地区找到了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胜利油田最高产油也达到3300万吨,辽河油田年产2000万吨,这样加起来,中国东部就有每年1亿吨的原油产量。

  回忆嘎然而止,沉浸在昔日中国油气辉煌历史中的刘光鼎院士神采渐然淡定,他总结说:“从50年代初期到上个世纪末,我们都是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之下找到了油气,支持了经济建设,这是我国油气的第一次创业,其成绩是卓越的。陆相生油理论为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基础,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次创业。但这一理论也造成了中国油气勘探上的思想禁锢和认识误区,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陆相地层里找油,甚至还把陆相找油的方法和思路应用于海相地层勘探,这显然与实际的地质状况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油气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石油开始自给不足。

  刘光鼎院士边写着数据边说:“1993年我国就开始进口了3000万吨原油;1997年进口已达到7000万吨,到2001左右,国家每年至少要花250亿美元用于进口石油,而且这个发展趋势一直在增长。当时朱镕基总理就认为,这种发展趋势是国家不堪负担的一个重担。”

  之后他语速加重,“石油是战略物资,从工业一直到军事都需要,一旦在国际上有个风吹草动,这就是一个瓶颈,就要被卡脖子的。第一次创业是我们以陆相理论为指导,找到了油田,满足了我们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现在社会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进展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原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油气需要二次创业,不能够仅仅局限于陆相生油,需要有寻找油气的新领域。”

  二次创业,新的征程

  “我国中晚元古代和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有广泛分布,其中有机质生烃条件比湖泊、河流、沼泽等陆相沉积优越。古生代海相地层遭受中生代多期造山运动的挤压改造,破坏了部分油气藏,但肯定会有残留盆地或未受破坏部分,仍存有大量油气资源。”刘光鼎院士把这样的地区命名为“海相残留盆地”。刘光鼎院士用5年时间,摸清了中国大陆“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大地构造的格架。他认为,中国油气行业第一次创业集中工作的地方是在“三横、两竖、两个三角”的中间,是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而第二次创业,就要在这些新生代沉积盆地的下面来找,而前新生代海相残留盆地,是今后找油的方向。

  “中国的油气好比是四层楼,最底下是早古生代的,依次是晚古生代的,中生代的(我称之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随后才是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中国50年的油气勘探只停留在浅层,还有三层没有挖掘和开发,应该到古代的海相地层里去找油气。” 这是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理论基础。

  对于中国油气资源第二次创业的理论依据。刘光鼎院士1990年已经就此作过报告,但那时国油还不是特别紧张,陆相生油依旧被追捧。刘光鼎院士和潘锺祥当年一样的前卫,一样没有支持,尽管一位是“入海”,一位是“上岸”。

  2001年8月17日,国油局势严重。刘光鼎上书国务院,提出了“关于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建议,呼吁石油天然气的第二次创业应从突破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开始。10天之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作出批示:“要重视油气资源战略勘查工作,争取在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新的突破。”中国油气勘探从此开始了 “二次创业”。

  刘光鼎院士说:“中国石油化工公司当时非常支持总理的意见,根据我提出的理论来部署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工作,崇山峻岭覆盖下,埋深超过5000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还有油气勘探的潜力吗?怎样寻找蕴藏其中的油气资源?中国石化的地质工作者们完成了重大科研课题——‘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勘探技术与普光气田的发现’,并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勘探实践,破解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这一世界级难题,在我国川东北地区发现的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这是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极大地扩展了我国油气的勘探领域。” 普光气田的发现,体现了地质工作者们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也印证了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理论的正确性 。

  “普田”的成功是有前奏的:1996年,胜利油田胜海古二井在2900米白云岩风化壳中,钻遇工业油流,获得日产原油1059吨的喜人成果;大港油田在千米桥地区钻遇古潜山,获日产千吨井;在塔里木盆地找到储量达10亿吨以上的塔河油气田,也是在古生代地层的重大发现。大庆以东的徐家围子在侏罗纪火山岩里发现了天然气,初步估计其储量为1000亿立方米。这些成果都是在海相沉积生油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印证了海相残留盆地成油气藏理论的成立,同时也证实了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藏。

  刘光鼎院士说:“这些大气田的发现,加上此前已经发现的一系列的海相大气田,已经充分说明,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已经获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海相大油气田发现的高峰期。

  对于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推动,刘光鼎院士强调,“要在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加强复合型技术开发应用等工作的同时,从上至下的科研工作要面向国家的需求,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我们主要是做基础研究的,我们的基础研究可分成两部分,一种叫做基础研究,一种叫做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面对世界前沿问题的,而应用基础研究就是来面对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重大需求的。我的体会是,对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讲,光自己干还不行,一定要和产业部门的一线人员在一起联合干,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果;要不然,光我们自己的人在那儿做,不和产业部门结合,恐怕又是无的放矢了。”

  “当陆相油气开发的颠峰期过去后,我国的油气接替二次创业的主战场必将转向海相地区。因此,石油工作者必须跳出惯有思维,打破各种框框束缚,积极转变思路,加大海相油气勘探、研发力度,用更先进的地球物理方法,自力更生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相油气理论,并逐步形成相应的技术系列,才能适应中国海相的勘探开发需要。只有理论和技术双方面都有突破,才会有大的发现。经过持久不断的努力,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一定会取得更加巨大的成绩,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乎回忆的胶片

  时光太瘦,照片泛黄,记忆的胶片倒回在年少时的青春勃发。1948年,刘光鼎院士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同年9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诞生。

  “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全方位的强大。要国富民强,不能没有石油,石油是国家经济的血脉,没有石油就等于贫血。”刘光鼎院士永远铭记1951年的那个晚上,在陕北实习的他,正是被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陈贲的这番话震撼了,这是他从事石油勘探的一个源点。然而这个源点所带来的爆发力是刘光鼎院士没想到的:“野外地震勘探异常艰苦,脚陷黄土,面打风沙,还要扛着沉重的炸药,拉着胳膊般粗细的电缆,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傍晚从野外回来,已经筋疲力尽,鞋没脱,被没盖,啃着馒头,歪在床上就睡着了;没翻身,没动弹,甚至连梦都没力气做,天就发白了;一咕噜跳下床,揉揉眼睛,脸没洗,蓬乱着头发,滚滚黄尘中,瑟瑟寒风里,又向着新的勘探地点出发了。”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岁月。1952年,刘光鼎院士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系任教,开始了自己为师生涯。七年后,刘光鼎院士被选派到前苏联考察海洋物探,经过一年学习回国后,他在北京地质学院成立了第一个海洋物探教研室,同年奉命组建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刘光鼎院士说:“当时美国等国家对我国实行禁运,所需的仪器设备无法进口。海洋作业非同陆地,没有仪器寸步难行。怎么办?只有自己动手。” 刘光鼎院士先是组织4个人,用3年时间实验出了海底重力仪。尔后,通过转口贸易进口了一台航空磁力仪。但海上条件与空中不大一样,大量噪声干扰必须想办法克服。在3、4个人加入了改装航空磁力仪的研究后,终于突破噪了声关,精度达到2纳特,接近了当时的国际水平。海洋物探最重要的仪器是地震仪,可当时刘光鼎他们只有用于陆地上的地震仪,在海洋环境中无法使用。于是刘光鼎院士又带领大家自己动手改装陆地地震仪,研制地震组合检波器与接收电缆;1964年,刘光鼎率领北京地质学院海洋物探研究室全体教师去南京地质研究所组建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室,又进一步应用锆钛酸铅陶瓷(PZT-5)试制水下压电检波器,没有经验,也无从借鉴,完全靠自己摸索着干。接收电缆开始就是用电话线将检波器绑在一起,有3000米长,上面吊有浮标。但碰到一个问题,当放炮时,绳子一拉检波器就漂起成水平方向,无法测得数据。于是大家又研究出一种收放系统, 放炮时,先用绳把检泼器收起,放完炮后再迅速把他放回水里,这里时间一定要控制好,10秒钟内必须放回到预定地点。后来大家不停地琢磨,又研制出一种漂浮检波器,不用电话线了,而是放在塑料管中,能收到更多的数据。1965年渤海海底构造和油田的发现,就是靠这些刘光鼎院士他们自己研制的重力仪和地震仪器。

  戴着“镣铐”前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平静被打破,刘光鼎院士成了反动学术权威。站在批斗台上,有一种痛叫无法言说,然而对科研的欲望也愈加狂热,他惦念他的那些研究,那些依然静静的躺在他书桌上的资料。朱夏院士的出现似乎更像黑暗中的一根蜡烛,给刘光鼎院士的不仅是光亮还有温暖。作为同是牛棚里的“住户”,朱夏院士常常会偷偷的塞给刘光鼎院士一些海洋地质方面的书籍,在那个有点“动作”就给你“挂条”的年代,朱夏院士的行为是有风险存在的。怀着一份感激,刘光鼎院士如饥似渴地反复阅读,并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写出了诸如《海洋底的探测技术》、《大洋洋脊》、《海底横向大断裂》、《岛弧与海沟》、《环太平洋地震带》、《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这些出自牛棚的著作已成为当今中国海洋地质领域珍贵的教材。

  定格阳光普照下的硕果,似乎能嗅到芬芳的气息。70年代,刘光鼎院士洒汗于中国东海石油的勘探上,以一颗父亲的心一步步的来养育着东海的成长,包含着满怀的爱也函带着恨铁不成钢。 1982年,对刘光鼎院士来说,那是一个自己的孩子“出息”的日子——龙井二井“出油了”!刘光鼎院士激动难抑,兴填《贺新郎》一首: 惊涛狂浪处。暴风雨,一台耸立红旗漫舞。东去大江淘沙泥,扬子黄河倾注,西湖海底尽沃土。花港玉泉占风流,长垣青峰花碧树。凿龙井,运神斧,疏星淡月伴盛暑。 沧波中,翘首远望,鹊桥待渡。万里风讯警声频,此岂是长门路?叩蓝关,悲歌暗吐。忽闻胡笳破晴空,八尺焰火映琼宇。浮大白,唱金缕。(注:根据朱夏院士的建议,东海陆架盆地中所探油气井均以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西湖著名景点的名称命名,如花港、龙井等。)

  1989年6月,刘光鼎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他用改革、开放精神,使科研人员安居乐业,振兴地球物理所。1992年,刘光鼎院士领头编制的系列海图在第29届世界地质大会上展出后,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这套图已经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基础资料广泛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太平洋大西洋编图委员会”将系列图中的8幅原封不动地收入《世界海洋图集》。

  2009年,先生身体依旧康健,笔墨依旧挥舞,诗词依旧豪迈,每天早晨依旧打着太极进行晨练。

  当很多人刚睁开睡眼,他早已迈着矫健的步子径直地走向研究室。

  也许你已习惯驾车驰骋于城市乡间,乘机穿梭在万里高空;也许化纤衣料、合成皮鞋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必须,又也许璀璨四射的演唱会下,你只有拼命的摇动塑制的荧光棒才能表达对偶像的崇拜;再或许私底下你可能尽情摇晃转椅才能表达你的舒适。

  然而,你也许从没想过没有石油我们的世界会怎样?你可能从不知道有一位叫刘光鼎的老人为这一切的存在奉献了多少,更不了解他身后“二次创业”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和每个已享受和正享受着现代文明的人息息相关。

  个人简介:刘光鼎院士,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长期领导中国沿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完成 “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主编《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200万)及专著《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油储地球物理与浅层地球物理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在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残留盆地,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大地构造格架

  海相油气的研究 推动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

  地学部的部分院士们于2006年院士大会合影

  1988年4月刘光鼎院士与朱夏院士合影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来中国指导工作,从事地震勘探的老师们向苏联教授学习地震勘探

  1998年,大洋钻探美国客人来访

  刘光鼎在海洋探测船上

  1956年刘光鼎在克拉玛依油田

  1992年,刘光鼎老师在接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聘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