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燕京啤酒不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23:28  《竞争力》

  在讲究传承的酿酒业,燕京啤酒是新秀。不过,凭借首都优势依然后生可畏。

  [小标题]缘起

  燕京啤酒厂1980年在北京顺义区破土动工,初始产能仅1万余吨。1983年注册商标从“顺义啤酒”改为“燕京啤酒”。

  此时,北京市场上已有五星和北京两个啤酒品牌占主导地位。

  燕京啤酒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啤酒统购包销模式,与350个代理商签订销售合同,并自组车队,购买19辆卡车和2600多辆平板三轮车,送货上门。

  8年后,也就是1988年,燕京啤酒的一款产品才获北京市经委《优质产品证书》。又过去6年,1994年,四款产品获得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

  在燕京啤酒的顽强攻势下,五星、北京啤酒双双败阵,到1990年代中期,其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接近85%。

  1995年,燕京啤酒成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声誉一时无出其右。

  [小标题]强攻

  燕京啤酒坐拥首都地利,依靠北京、天津、内蒙古啤酒市场迅速做强。至1999年,其追随青岛啤酒之后,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兼并扩张,进军江西、湖南、湖北,并在这一年成为国内首家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啤酒企业。

  随后,燕京啤酒将广西、福建等地也纳入版图,具备了与青岛啤酒、华润雪花一较高下的能力。至2008年,其总销量达到370万吨,排在市场第三位,占有率约10%。

  燕京啤酒的销售策略是,“门对门服务,户对户竞争,人盯人防守”,自己的地盘寸土不让,别人的地盘寸土必争。燕京啤酒的兼并策略为强强联合,对效益低下的中小啤酒企业几无兴趣。其操作也不坚持并购,更多采用资产重组方式,互惠互利。

  最具代表性的,是其2001年与山东三孔、无名啤酒两个地方巨头联合,既不必投入高额资金,又能成功进入山东市场,完成对青岛啤酒的阻击。这使燕京啤酒成为同行中盈利最好的企业之一。

  原文刊于三联《竞争力》09年10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