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财经》:对话汪潮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9日 15:37  《新财经》

  文/本刊特约记者  周晓兰  摄影/张 晶

  中国如果有3000个企业家,一个人管一个县,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就有着落了

  曾经梦想做一名赤脚医生的汪潮涌,在漂洋过海驰骋华尔街之后,转身回国做了十年的风投。汪潮涌的人生是精彩的,一如他言:精彩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做投资,汪潮涌冷静而理智,什么阶段投什么项目,他有着清晰的投资原则。同样,对自己的人生,他也有着清晰的规划。

  两个投资项目挺进创业板

  《新财经》:创业板就要开了,截至目前,已有149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得到受理,其中有信中利投资的项目吗?

  汪潮涌:有两个,华谊兄弟和绿创科技。

  《新财经》:华谊兄弟是什么时候投的?大约投了多少资金?

  汪潮涌:我们是最早一批进入华谊的投资,和李嘉诚一起,是在2005年,投了不到1000万人民币。

  《新财经》:怎么想到投影视?

  汪潮涌:传媒一直是我们的投资方向,我们早期的风投资金主投TMT(传媒、科技、电信),后期新媒体我们也投,如百度、搜狐。华谊兄弟在传统领域里,是一个高成长的投资项目。

  做PE,四五倍净回报就不错了

  《新财经》:这几年,你投了那么多项目,现在都退出了吗?

  汪潮涌:境内共投了十七八个项目,境外投了二十几个项目,有的一年可以上市,有的两三年,不同周期搭配,保证每年都有退出的项目。过去投资的项目,有五家已在海外上市,三家通过并购退出。我们的投资项目以海外上市退出为主,内地创业板会成为以后的主要退出渠道。

  《新财经》:这些年你的总投资金额达到多少?

  汪潮涌:不同的基金都加一块,差不多有3个多亿美元。

  《新财经》:回报率怎么样?有人说回报率能达到20倍。

  汪潮涌:私募股权投资(PE)没有那么高。当年摩根投蒙牛,两年退出,也就三四倍。国际上PE投七年,有四五倍的净回报就不错了。

  《新财经》:你的资金来源,是否以境外募集为主?

  汪潮涌:四个基金里有三个是境外融资的,一个VC,两个PE,另外还有一个人民币的VC,剩下就是自有资金。

  《新财经》:人民币基金是什么时候开始募集的?目前投了几个项目?

  汪潮涌:人民币基金今年3月份才开始运营,目前投了五个项目。它属于北京市的产业引导基金,60%的投放在北京。这只基金,北京市财政提供30%的资金,我们出70%。三年之内退出,政府收回本金,三年以上再加利息。

  “6P原则”选团队

  《新财经》:翻阅你的资料,感觉你投资的产业跨度很大,这种安排是基于什么因素?

  汪潮涌:不同的投资基金,风格还是非常鲜明的。我们所投的项目,与我们募资时向股东的承诺相一致。PE方面,我们投资的地域性较强。

  募集资金时,要向出资人解释清楚,要投哪个领域,日后投资的方向不会超出这些领域。我们2001年做的第一只创投基金,投的基本是TMT。十年前,在中国做TMT投资的公司不到五家。

  《新财经》:现在做TMT投资的VC和PE已经泛滥了。

  汪潮涌:硅谷已经转向了,有60%~70%的基金开始转投新能源、绿色环保产业,这也是VC的特性。VC永远追逐高成长企业,当一个朝阳产业成熟之后,自然转向下一个高成长领域。

  《新财经》:你在选择项目时,地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吗?

  汪潮涌:过去我们投TMT,基本是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有60%的项目在北京。硅谷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是,投资的项目在开车一个小时之内能到。这样,你会有足够的时间和频率,去跟被投资企业打交道。

  《新财经》:你理想中的投资项目是什么样的?

  汪潮涌:没有一成不变的。从大趋势来讲,脱离不了主导经济发展的七大趋势:全球化、城镇化、数字化、文明化、民营化、整合化、绿色化等。在大趋势下,选择一些有足够成长空间和进入壁垒的行业里的“黑马”型企业。

  在早期的投资项目中,团队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团队选择,我们有个“6P原则”:第一个P是Passion,创业的激情;第二个P是persistence,持之以恒;第三个P是popularity,即创业者的号召力和受欢迎程度;第四个P是preview experience,过往的经历;第五个P是Price,注资时公司的估值;第六个P是profit ability,企业家为投资人创造利润的能力。

  企业老板是否适合做PE

  《新财经》:现在,许多民营企业家也在转身做PE,如朱新礼,如果卖掉汇源就可能进入投资领域,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汪潮涌:从国际上来看,主要的出资人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财富家族,一类是企业和保险公司的养老金。在中国,社保基金不会轻易把钱投给非国有的基金管理人。目前,保监会也不允许保险公司的保费进入风投领域。

  国内的民营企业家和财富家族,还不习惯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打理,他们更愿意自己投资。国内有一批做实业赚了钱的老板已经开始自己做PE,如远东控股蒋锡培、汇源朱新礼、巨人史玉柱等,中国出现了一批传统意义上不能称为PE投资人的投资人。

  《新财经》:从专业角度,你看好这些企业家做股权投资吗?

  汪潮涌:有利有弊,也有做得好的。做实业出身的企业家,对公司的判断,尤其在自己的行业里肯定有长项。

  《新财经》:你有没有考虑过做实业?如果做实业的话,会倾向什么行业?

  汪潮涌:现在中国有这样的趋势,做实业的往投资领域多元化,做投资的往实业领域渗透。我们要是做的话,可能会选择一些特殊领域来做,有了好的资源,我们可以找团队来运作,但不会自己亲历亲为。

  反哺家乡,比投几个VC项目意义大

  《新财经》: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做事都比同龄人超前一步。在你的人生中,规划多一些?还是随遇而安多一些?

  汪潮涌:规划多一些,人生是需要规划的。

  我15岁到25岁完成高等教育,出国留学;25岁到35岁,完成从白领到高层管理者的变化,实际上33岁就当上了摩根士丹利驻外首代和亚太区副总裁;35岁到45岁,完成从高管到企业家的转变;45岁到55岁,要完成从商业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的转换;55岁到65岁,写作,出书。

  《新财经》:按照你的计划,下一步要向社会企业家转变,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

  汪潮涌:“中国之队”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投资项目,这是企业赚钱后,支持有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项目。商业企业家向社会企业家转变,这是一种趋势。

  我在家乡设立李时珍奖学金,给学校捐微型图书馆和电脑房;做李时珍健康产业,包括中药种植、健康旅游、健康医疗教育等,培养新一代“赤脚医生”,解决了当地很多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改变家乡穷山恶水的落后面貌。

  这种项目具有普遍性。中国如果有3000个企业家,一个人管一个县,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就有着落了。这样做,不但能盘活当地的生态资源,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财经》:有人认为企业家做好企业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你怎么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汪潮涌: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实事。我的老家黄冈,每年出很多状元,可这些人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反哺家乡的很少。关注“三农”,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比投几个VC项目的意义大。

  写博客与人生快乐

  《新财经》:读你的博客,感觉你骨子里是个很浪漫的人。

  汪潮涌:我博客写得比较少。我们做投资,没有推销产品的需求。作为投资人,我们更多是站在幕后,如果不是“美洲杯”对赞助商有承诺,我也不愿意太多曝光。

  《新财经》:你觉得什么状态下最快乐?

  汪潮涌:最快乐的时候,是给予和分享。最近在不丹见到该国国王,他很自豪地说,不丹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虽然不丹人均GDP很低,老百姓一年养几头牦牛,种几亩水田,一家人除吃穿用之外,多余的财物都捐献给寺庙,但生活过得很幸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