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信:技术创新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9日 15:22  《中国商界》杂志

  作为一家典型的国营控股企业,海信与国内大多数企业一样,在品牌的建设与管理上,也存在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从粗放的品牌经营到战略性品牌管理,海信,一直在进步,从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在变与不变之间,悉心演绎着自己独特的且持续的品牌价值。

  自主创新中国“芯”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曾表示,“从海信的实践来看,我们能够避免很多国有企业那种步入困境、倒闭的厄运而健康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正是‘技术创新’这一DNA,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优良的竞争态势,为海信奠定了成为国际大企业的基础。”

  在技术创新的路上,海信研发的“中国芯”为海信彩电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4年前,海信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从而结束了我国年产7000万台彩电而无“中国芯”的历史。“信芯”的成功开发,不仅解决了企业自主生产、自主应用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它给整个中国彩电制造业带来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空调市场,1997年,海信首家推出了中国的变频空调,并长期占据国内变频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尽管如此,海信并不满足现有变频产品的市场表现,而是瞄准行业内最先进的核心技术——矢量变频控制技术,并展开了扎实有效的自主创新。从直流变频到矢量变频,海信一步步走到了变频技术研究的最前端,并于2005年正式推出了中国的矢量变频控制技术,从而打破了日本企业对中国长达8年的高端技术封锁。

  此外,在智能交通领域,海信在极端困难的产业环境下,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树立起民族产业信心。

  海信的智能交通产品“自动适应交通信号系统”成功服务于北京数字奥运工程,在北京800个重要交通路口安装使用,其中包括“鸟巢”周边的200个交通道口,2008年签单额逾3亿元,同比增长60%。目前,海信的智能交通产品在国内城市智能信号管理系统市场已占据20%的份额,在快速公交智能系统(BRT)市场的份额更是达到70%。

  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海信集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今年1~4月,海信集团的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0%。第一季度,海信平板电视、直流变频空调的国内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184.06%和60.71%,成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家电行业的销售龙头企业。周厚健说,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和适时的产业结构调整是海信集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所在。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

  海信在技术上的长期研发积累和不懈追求,不仅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较好的发展态势,而且也在引领行业发展上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周厚健说,2000年后,海信就非常清楚地看到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趋势——生产面板的企业不断向产业下游延伸。随着液晶模组功能的不断完善,整机企业可控的成本将不断下降,最终可能连10%也达不到。到那时,中国“彩电制造大国”将徒有虚名,至多被称作是“彩电加工大国”。

  2007年9月,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建成,打破了我国液晶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外企的现状。不到半年时间,海信的第一条液晶模组线不仅顺利达产,而且良品率达到99%。海信液晶模组二期2008年8月底已建成投产,今年还将继续建设两条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300万片。

  海信介入模组生产与制造不是仅仅基于屏的组装,而是从产业整合角度出发进行的战略部署。海信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液晶模组60%以上的组件自主开发。为此,海信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积累。其中,代表产业升级趋势的LED背光模组技术的突破成为海信介入模组的最大驱动力。

  目前,海信已经突破了国外的专利封锁,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相关算法,同时申请了10项重要专利。北京奥运会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第一批LED背光液晶电视也由海信全面推向市场。

  随着“信芯”的推出及持续研发、液晶模组的自主设计与生产线建设、数字多媒体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的创设等,海信实现了由电视整机开发到核心芯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的拓展、从平板电视组装到模组设计与制造的有效延伸;随着数字家庭系统、DNet-home标准及新一代互动传媒系统的推出,海信开启了从单一终端产品制造向系统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延伸的产业发展历程;随着海信光电器件等产品研发成功及市场化,海信实现了从数字多媒体技术向高速宽带接入与传输技术的突破。

  周厚健表示,正是这些持续不断的产业延伸和拓展有效保证了海信的稳健持续发展,也有效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布局高端提升价值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海信在强调技术支撑的基础上,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布局“高端产业、产业高端”。“高端产业的竞争环境要相对更好一些,产业高端的竞争也比产业低端的竞争好一些,海信通过把产业上升到高端产业或者产业高端的位置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周厚健说。

  智能交通、光通信两大产业是海信集团近些年进入的新产业,从2008年经营情况来看,这两个新兴产业对集团的利润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0%,利润率位列各产业前列。尽管去年第四季度受出口影响集团总体经营规模是下降的,但智能交通和光通信等高端产业的经营规模却快速上升:在智能交通领域,销售额2008年同比增长53%;海信的光通信模块GPON产品一直在北美市场占据90%以上的份额,在中国EPONOLT/ONU光模块市场上,也拥有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进军产业高端也是海信制胜的关键法宝。海信通过在变频空调、3G通信、音视频处理芯片、液晶模组、LED背光源显示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大力投入,为集团旗下白色家电、通信、多媒体三大产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产业高端的技术积累使得海信收获良多。海信变频空调连续12年领跑国内空调市场,平板电视国内市场份额连续5年位居第一。2008年1~11月,海信液晶电视出口同比增长136.7%,高出中国液晶电视整体出口增幅109.8个百分点。

  周厚健表示,布局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能从根本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海信特色的技术与产品体系,提升海信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整体竞争的提升,海信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速,海信将在未来的几年内更加重视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周厚健的目标是:到2010年,海信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海外产品和服务的收入比重将占到集团总销售收入的40%。海信的电视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冰箱产品将达到全球第三,空调产品力争全球第四的位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