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金涛:中国浓缩的周期与美国周期的延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 14:42  《新财富》

  作者:周金涛

  关键词:新财富;经济周期;中国;美国

  二季度中国经济达到经济复苏的环比高点,经济回归弱势均衡,这意味着2007年以来的康波衰退初期,通胀异常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已经结束。虽然通胀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未来几年内康波衰退后期的特征,但通胀对经济的扰动作用会比2007-2009年有所降低。与此同时,通胀与复苏的关系也由2007年以来的反向运动变为同向运动,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多的向真实经济周期靠拢,而我们对经济趋势判断所使用的理论依据也将依势重回真实经济周期复苏的研究。

  中国浓缩的周期

  通过对比分析日本(1975-1978年)和美国(1991-1993年)在典型时期所经历的经济复苏,明显感觉到中国这半年的经济复苏是史无前例的快速和浓缩。

  在具典型意义的经济周期复苏中,初始的经济周期就是一个补库存阶段,或者称一个基钦周期,这个进程我们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价格下跌和流动性带来的去库存和缓慢需求释放的过程,它是个缓慢的过程。随后,是通胀稳定后政策观察效果或者是政策微调的阶段。在此之后,仍将有一个由于某种需求动力带来的强力的库存回补周期,从而将经济带入基钦周期的高点,比如在日本的1976年,就是一个由美国的汽车进口需求带动的复苏高点,但由于此时国内的需求仍显疲弱,1976年后半期经济开始进入调整阶段。所以,清晰的路径是,流动性释放—可选消费品(地产、汽车)的触底回升—库存的回补带来的制造业复苏。但是这一过程是缓慢的,通常将经历2年的时间。

  而经济复苏的动力基本出现在四个方面,即货币增长及相应的消费信贷刺激、房地产复苏、需求拉动的去库存,以及可遇不可求的的技术创新。从前面惯常的三个方面看,中国经济的此轮增长已经把经济复苏的动力依靠政策拉动做到了极致,天量信贷的投放、由此引发的房地产泡沫化,不仅拉动了补库存,甚至使得钢铁等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恢复到顶峰的状态,而这种现象在经典的复苏中只可能出现在经济繁荣期。所以,我们只能说中国经济复苏是一个被浓缩的周期。

  浓缩后的可塑性

  实际上,流动性和成本降低是推动周期复苏的原点,但在中国迅猛的政策推动下,流动性释放的高点应该已经出现,而且,以钢铁为代表的产能回升和补库存周期也到达了高峰,所以,中国的经济复苏进程出现回落也带有必然性,它就是流动性和库存周期的边际递减。但是,正因为它是浓缩的周期,所以这个库存周期的最高点出现后,后续的经济运行仍带有很强的可塑性。这里仍存在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来源于通胀及资产价格的不确定;而另一条路径来源于中美周期的不同步。

  关于资产价格问题,本质上看就是一个流动性释放导致的通胀预期问题。惯常的步骤是,先有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去库存,直到经济有所复苏才有地产的复苏。但是,中国是依靠流动性推动的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它被浓缩和提前了。如前所述,中国的流动性释放的高点已过,这决定了资产价格最疯狂时刻的终结。此外,由于我们提出未来通胀波动性减弱以及通胀和经济复苏的同向性,所以,未来的资产价格将是一个随资产复苏波动的过程,而不再过分具有泡沫的属性。所以对流动性释放的关注理应转向对真实需求的关注,正如地产一样,未来两个季度才是考验真实需求的关键时刻。而地产的趋势似乎更应从关注地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转向经济增长对地产需求的拉动作用。

  中国的浓缩周期

  与美国周期的延展

  由于“以虚补实”方法使用的高峰已过,所以,中国本轮复苏需要寻找新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中美经济复苏进程的错位可能为中国本轮复苏提供新的可能。某种意义上,美国的复苏进程虽然疲弱,但符合我们所观察到的经典的复苏进程。时至今日,美国仍处于流动性释放推动经济复苏的第一阶段,但是美元的最后贬值预示着美国的流动性宽松政策越来越走向尽头,美元贬值中的全球大宗也面临着阶段性的高点,所以,我们判断美国将在9月之后进入复苏的第二阶段,即政策和价格的边际效用递减期。但是,理论上看,美国应该存在第三个阶段,即需求推动的补库存过程。现在看来这个过程仍需要时间,至少要等待美国失业率的见顶回落,而我们预期这将出现在2010年一季度之后。

  在未来的中美周期中,中美的步伐将渐渐趋于一致。因此,我们确实可以等待美国进入复苏第三阶段后中国外需的反弹。当然,我们目前仍无法确定美国进入补库存周期后需求的释放力度。但是,由于中国的周期已经被大大浓缩了,所以当真实的经济周期步入复苏通道的时候,中国的复苏力度也许不一定会像今年上半年那样超越美国。

  中国浓缩的经济周期既是透支又是延展,但在我们没有确认美国最终的补库存结束之前,这些还不会很严重,但是这种浓缩无疑会使未来的精彩稍许黯淡,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