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烘焙先锋:饼成一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1日 00:27  《商界》杂志

  这是一家冲在烘焙行业最前线的公司。它的蓄势出击,正好遭遇最坏的时候——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但是,这又正是最好的时候,低迷的经济环境正为它的冲锋快马加鞭。

  □文/本刊记者 曹一方

  为什么欧美国家的汉堡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而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却没有一种糕点风靡世界?

  经常到欧美国家出差的张冠军,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个问题。在欧美国家,几乎每一条街道都可以看到一家烘焙糕点店,生意长盛不衰。每次在国外的街头看到烘焙店生意火爆的情景,张冠军的心里都会燃起强烈的商业雄心——将这种烘焙生意引入国内市场。

  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谈何容易。张冠军审视了时下的国内烘焙市场,得出八个字:强手如林,同质竞争。

  “强手如林”是指:许多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烘焙糕点连锁品牌,已经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品牌定位也覆盖了高、中、低端,这张密集的网络已再无落脚之地。

  不过,“同质竞争”意味着:这些品牌几乎全都着力于纯西式的面包、蛋糕,不管糕点的花样怎么翻新,都总能在竞争对手的店面里找到相似的。

  前四个字是困难,后四个字是机会。如何抓住机会,避开困难?商业嗅觉敏锐的张冠军想到了一条突围捷径:何不将西方的糕点融入东方的饮食文化,以中西合璧的利器,抢占市场的桥头堡?

  蓄势

  2007年11月的香港街头,一种名为“奇特饼”的港式休闲小吃吸引住了张冠军。身边的当地朋友向他介绍:在香港岛抵抗英殖民主义的战争中,为了能够一边行军一边充饥,以争取战斗时间,士兵们突发奇想地把面粉等材料调成糊状,然后倒入模具里面烘烤,烘出来的饼金黄诱人,然后在饼底上抹上了一些酱料,再夹上野菜裹起来吃。

  这种制作简单而香醇可口的饼,很快从军队流传到了民间。战后,香港物资匮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饼维系着香港百姓的生活。奇特饼的名字也就此传开,至今演变为香港流行的休闲小吃。

  尝着这种美味诱人的饼,想起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张冠军难掩内心的激动。“这不就是一个中国式汉堡的雏形吗?”他下定决心将这一港式美味引入大陆,经过自己的改良、包装,将其发扬光大。

  一回到上海,张冠军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着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品研发;二是设备研制。

  这是一段近乎疯狂的创造历程。从2008年初开始,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张冠军率领研发团队进行了上万次的试验。由于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他们唯一的办法是,几乎每天都要吃一两百口饼,品尝饼的香度、甜度和膨松度等食品感官鉴定指标。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克服“美味”和“便宜”这一对餐饮界公认的矛盾。张冠军高薪聘请了四名顶级烘焙大师,组成特别小组,研究既好吃又便宜的饼。为了降低食材成本又不至于影响品质,张冠军一边废寝忘食地上网查资料,一边跑了几十次书店查专业书籍,任何一个可能达到目的的机会,他都绝不懈怠。

  与此同时,张冠军还投入到了制饼设备的研发中。同样是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照,大厂家瞧不起这种投入大、利润少的单子,小厂家的质量又不过关,他只有从零开始,经过了上百次的报废,加热管、恒温器、定量计……逐个测试安装部件。

  苦心人,天不负。备受煎熬的张冠军终于迎来了研发的成功。2008年7月,他最终开发出了经典原味、丝滑奶酪、清爽抹茶和浓情巧克力等13种口味的饼,零售价格也控制在了人人都能接受的3~5元;同时,外观漂亮、外形简洁、操作简单的制饼设备也已经成型。

  万事俱备,蓄势待发。

  变阵

  这种饼承袭了港式美味,历经改良后,已经独具特色,自成一派。它外皮香脆,内在松软,将奶的纯和蛋的香融合,中间夹上各种精制食材,更是香甜可口、令人回味。取“秉承一派”的谐音,张冠军将这种饼命名为“饼成一派”。

  与烘焙行业的其他高手截然不同的是,“饼成一派”将西方汉堡的形式和东方的饼文化相结合,而且采用“顾客现点、现做、现卖”的销售形式,比其他糕点店更加新鲜可口。一块巨大的市场空白已经显现,张冠军必须迅速出击抢占。

  2008年9月,张冠军借道特许加盟,将“饼成一派”推向市场。但是,事与愿违。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了自信的张冠军当头一棒。在如此动荡的经济大环境中,投资者都捂紧了腰包,“饼成一派”的市场反应冷淡。

  张冠军并没有被击倒,相反,他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了市场的形势——

  金融危机所影响的,不只是“饼成一派”一家,而是整个社会经济。失业率有所上升,不少企业裁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有所下滑,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是,这类人群不乏满怀创业梦想、敢于打拼的人。然而,创业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资金;最大的畏惧就是风险。

  张冠军转念一想:“饼成一派”的优势不是正好在于此吗?一家门店只要求几个平方米的大小,总投资仅需两万多元,这就是一个低门槛的项目!正好迎合了下岗工人、被裁白领和大学毕业生这些群体中的创业者!

  那么,怎样才能降低他们的创业风险?

  张冠军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品牌。低门槛并不意味着小品牌。只有打响“饼成一派”的招牌,以品牌知名度为拉动力,才能使生意在全国各地都能够红火。张冠军斥巨资请来了大明星曾志伟先生做代言,他开心的、胖胖的形象和香港文艺界大哥级的身份,正好可以传递出“饼成一派”的产品特点和品牌内涵。

  “买车买房可以分期付款,为什么加盟不可以分期付款?”张冠军的第二个答案有些别出心裁——加盟费和代理费可以分期付款,先付70%,成功经营两个月内再付余款。这既减轻了创业者的资金负担,又把公司对项目的信心传递给了创业者,使他们也信心百倍。

  遭遇金融危机的迎头阻击后,张冠军成功地变换了一个绝佳的阵型,进攻就此展开。

  冲锋

  市场之门被猛然撞开了,前来咨询的加盟者逐渐增多。然而,张冠军没有丝毫懈怠,而是选择了快马加鞭地冲锋。

  2009年3月,他在上海的闹市区漕溪北路开了一家旗舰直营店。门店一开业,现场烘焙的奶香味飘满大街,引来顾客排起长龙,竞相品尝。上海电视台的美食栏目也赶来报道,场面甚是火爆。

  在餐饮竞争激烈的上海滩取得成功,无疑给全国各地的加盟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此时的张冠军还思考着,如何让加盟商们能赚更多的钱?

  通过开店初期的考察,张冠军发现,顾客吃饼时,往往都想喝上一杯饮料,边喝边吃。从消费链的理论层面分析,饼的关联消费品是饮料。为何不在消费链上延伸,用饮料来配合饼的销售呢?于是他又引进港式奶茶、果汁和凉茶等饮料,不但拉动了饼的销售,还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为了与加盟商共同越冬,张冠军还将原来10%的供货利润,降低到2%,比如:“饼成一派”的预拌粉从每公斤25元降低到23元,专用粉从10箱2000元降低到1800元。公司总部让利给加盟商,不但让他们赚得更多,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稳地走上生意的正轨。因为只有他们成功了,“饼成一派”才是真正的成功。张冠军以最大的诚心感召加盟商,扶持加盟商。

  市场的实际表现没有辜负张冠军的苦心经营。以临近地铁出口的漕溪北路店为例,面积仅七八个平方,平均每天销售额超过3000元。

  随着招商进度的顺利开展,“饼成一派”的招商战火已经在全国各地熊熊地燃烧起来,东三省,长江沿岸,南方诸省均有“饼成一派”的加盟店了,在张冠军看来,时下的经济环境正为这种低门槛、大品牌、高保障的项目提供了最佳的土壤。他深信,越来越多心怀梦想的人,将会选择“饼成一派”成为创业之路的第一站,他也坚信这把火将很快蔓延到中国的各个角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