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原教旨主义之伪善和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 21:32  《环球财经》杂志

  “金融危机或许已经过去了,然而一切都变了,完全地变了。”金融海啸周年之际,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如是说。金融海啸到底改变了什么呢?我以为是金融危机给人类思想带来的根本变化,虚伪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已经破产,至少日渐式微。

  简而言之,市场原教旨主义就是相信“市场万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越少越好。只要坚定相信市场自由、市场竞争,“看不见的手”就可以搞定一切,繁荣、稳定、公平、正义翩然而至。尽管思想渊源甚至追回到法国“自由放任”思想传统和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原教旨主义之兴起却是1980年代撒切尔-里根自由市场革命之后的产物。

  1990年代,市场原教旨主义逐渐成形。对内主张无条件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对外是“华盛顿共识”,核心是资本自由流动、金融体系全面开放和汇率自由浮动。英美学术界、英美政府、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以及美国掌控的国际金融组织(首推IMF)则是向全球推广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急先锋。

  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其实是英美金融体系之危机,其他各国皆是受害者。市场原教旨主义则是导致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思想根源。恰如斯蒂格利兹指出的那样:“华盛顿共识”所主张原教旨主义之伪善和终结的金融市场自由化,不会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只会促进美国金融集团的狭隘利益,美国财政部就是这个利益集团最坚定的代言人。资本市场自由化,意味着旨在控制热钱忽来忽去的一切措施都要被连根拔起。1970年代以来,“华盛顿共识”之政策哲学煽动起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动荡,这次金融危机不过是最剧烈的一次。

  我将“华盛顿共识”所代表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称为伪善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因为它所主张的政策是单边主义政策,甚至是一种霸权主义或新时代的“经济金融殖民主义政策”。其优先政策就是金融业的自由开放和资金自由流动、不受监管,然而,那是指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向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资本开放,反过来就不行。譬如英美金融巨头纵横世界,赚尽暴利,然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要想到英美市场谋一席之地,却比登天还难。

  伪善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与伪善的自由贸易理论一脉相承。英美等西方列强,向来以自由贸易相标榜,然而,他们鼓吹的自由贸易历来是单边主义的政策。凡是英美列强实力强大之产业,必然极力向其他国家扩张;凡是他们相对劣势或不容外人染指的产业,则以各种清规戒律拒他人于门外。数百年来西方列强对弱小国家的侵略战争,就是以坚船利炮来占领市场。近几年美国动辄以贸易制裁相威胁、压迫人民币升值、迫使中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否决中石油收购优尼科,前几日批准对中国出口轮胎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澳大利亚(背后也有英美的影子)暗中挫败中铝收购力拓股份;要发展中国家担负沉重的全球减排责任……说到底,其思想根源都是西方单边主义战略思维和伪善的市场原教旨主义。

  市场原教旨主义和自由贸易学说,最虚伪和最不公正之处,是对全球自由移民的否认。数百年来,凭借坚船利炮,欧洲殖民暴力像卡特丽娜飓风一样横扫世界,白种人占领了世界上最广阔的大陆和海洋,以及森林、矿产、石油等战略资源。尘埃落定之后,则画地为牢,严密控制其他“地球公民”踏上白种人拥有的领土,甚至连原住民的生存权利也要连根拔起。

  今日,像伯南克、格林斯潘、马丁·沃尔夫、鲍尔森、布朗等盎格鲁—撒克逊大佬们,天天拿“全球失衡”说事,甚至将“全球失衡”的责任完全推给中国人的“过度储蓄”。其实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全球失衡最根本的原因乃是人口和资源配置不平衡。西方人自己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早已证明:假若全心全意遵守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原则,就应该解除一切贸易壁垒,除了商品、服务、科技、资本,远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之壁垒。自由移民是实现自由贸易最大利益的最佳捷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卖力鼓吹单边主义的市场自由和开放,却闭口不谈全球范围的自由移民,逻辑上如何讲得通?金融危机将残酷的真理展示给地球公民,迫使我们以崭新思维来考虑未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