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广告60年基石沉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 13:53  《现代广告》

  现代广告杂志编辑部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了,60年里,广告活动一直都没停止过,而是用不同的形态,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用广告来总结过去的60年?

  十月刊,正值祖国50年华诞。在这一期,我们没有选择60年中发生过的精彩案例,而是试着用人物谱的形式,进行了一次非紧凑型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广告前后30年人物风云榜

  中国广告历史,可以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成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1949-1979年。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些阶段各自诞生了一些代表性的广告人。

  1949-1965,黑夜前的摸索。在建国的最初岁月里,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名字:徐百益,一个经历了将近整个20世纪的广告人;丁浩,中国近代报纸广告设计的杰出代表之一;还有蔡振华、庞亦鹏、刘秉礼、姜弘、范鲁斌等。

  1966-1976,政治广告行天下。在这个时期,商品广告几乎一片空白,大字报和政治宣传画大行其道,画家多数投身宣传行列,如陈逸飞、沈复明、沈尧伊、李慕白、金雪尘等。

  1977-1979,曙光渐起。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广告业也在此时迅速转入一个新的起点。这期间,有两位人物非常值得重视。王巨忱,改革开发后第一条商业广告因他而诞生;丁允朋,1979年在上海的《文汇报》发布《为广告正名》一文,吹响了中国内地恢复广告业的第一声号角。

  从此,中国广告迎来了激荡巨变的后三十年。

  了解前三十年这些风云人物,请见本月刊详细报道。有关1978-2008的后30年中国广告业的杰出人物,请见2008年《现代广告》杂志出版的《影响中国广告30年杰出人物》。

  未来30年谁领风骚

  未来30年,将会出现什么类型的广告人?我们尝试作了一些预测。现代广告业已经从刀耕火种的手工时代,进入到所谓“云计算”、“框计算”时代。现在的发展是60年前人们不敢想象的或者只是出现在他们的科幻小说中。总结60年的一些发展规律,我们会发现有6类人在未来30年可能会风骚不已。

  第一类,是对传统手艺情有独钟的人。看起来,传统手艺是要被逐渐抛弃的,可是传统中包含极深的广告运作哲学,这才是指导广告人思维的大智慧。

  第二类,是具有充分想象力而善于整合资源的人。想象力创造价值,价值决定成败。想象力决定创意力,创意力推动整合营销力。

  第三类,是具备新技术的人。从改革开放30年里广告业的发展来看,新技术往往是推动广告业跳跃性发展的惟一因素。比如网络技术或者搜索技术等,都为广告业写下了新的篇章。

  第四类,对“全媒体”的经济学意义能充分理解并且发挥的人。当今的媒体传播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那种传播频次或者传播半径,传播过程不仅互动,而且深入。能从中发现更多的经济学价值者,将是未来最重要的广告人群落之一。

  第五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立足本土,用国际视野做广告,可能是对未来广告人最重要的一项要求之一。全球化浪潮根本无法拒绝,这就需要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

  第六类,真正的广告理论研究者。实践总是需要理论指导,60年来,中国还是缺乏能站在国际上的顶尖的广告理论研究者。未来30年,这样的人会出现。而且将为行业制作更多的思想武器。

  了解更多,请见本期专题《中国广告60年基石沉稳》。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