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莫成镜中之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 19:51  《新华商》杂志

  文/名之

  新能源蓝图的确令人振奋,但面对重重障碍,这一切能成为现实吗?

  降温“新能源热”

  伴随着对新能源革命的鲜花和赞誉,一股不同的声音也向业界吹来。

  有人指出,任何一个产业只要投机或炒作过度,就有可能形成泡沫并最终破灭,新能源产业也不例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当前应该给“新能源热”适度降温,使新能源产业朝着理性的方向前进。也有人担忧,上述提法是给新能源泼冷水,在眼下有些不合时宜,或者是小题大做。

  当然,人们清楚地记得,网络泡沫的破灭给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造成不小的冲击。有人说,如今新能源领域出现的某些苗头和网络泡沫形成初期惊人的相似。譬如,新能源股不断遭到暴炒,大量的资金甚至包括大批“门外汉”,源源不断地进入新能源领域,市场非理性成分日渐膨胀,等等。

  然而,一个被历史重复印证的规律是:从100年来的工业进程来看,要阻止和挽救一个泡沫破灭之后出现的衰退,要么通过一个更大的泡沫来填补上一个泡沫的亏空;要么通过一场战争创造巨大需求来填补亏空。后者属于极端的情况,不过,在未来能源短缺的年代,能源危机最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此时,也有专家提醒,人类能不能走出这样一个“宿命”,关键在于人们能否保持一份清醒和克制。

  有人分析,目前,中国没有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后经济陷入一蹶不振,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的国内需求,但这并不能说中国不受上述规律的影响,更不能说中国始终可以高枕无忧。

  “弯道超车”

  “泡沫”苗头不得不正视。与股市新能源板块表现抢眼交相辉映,新能源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光伏领域最为突出,已经出现了产能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

  有人指出,在上述现象背后,是新能源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滞后,产业缺乏必要的市场支撑,一些制度性的障碍有待突破,行业目前缺乏科学的规划引导,产业政策配套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一句话,新能源产业基础尚不牢固。倘若千军万马涌入,对于处在襁褓之中的这一新兴产业而言,未必是一件幸事。

  业内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目前,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过快潜伏深层危机。一些熟悉国际国内新能源开发现状的专家认为,由于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料“两头在外”,我国盲目上马的部分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引发深层危机。

  因此,专家们呼吁,尽快向基础理论研发倾斜,向以零部件为核心的制造业倾斜,才能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两个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不久的将来,随着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相信新能源产业将迎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快速发展时期,但是能不能挤掉泡沫,还要看投资者的心态,和政府的监管手段是否到位。从目前来看,有关部门有必要考虑设置新能源产业的准入制度,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警示行业风险。

  节能和新能源技术是21世纪人类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日益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新能源投资热潮是一件好事,但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过这一尺度就有可能产生泡沫。这是有关部门不得不提防和尽力避免的情形。

  尴尬处境

  目前在“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风电上网标杆电价等政策陆续出台后,业内对于出台全国性的太阳能上网电价法的预期较高。

  专家认为,短期内出台全国性的太阳能上网电价法可能性不大。如果现在出台全国性的上网电价法,给出非常优厚的补贴政策,政府将面临巨额财政支出。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如何制定落实,是光伏产业内生性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新能源振兴规划中,对上网电价的形成机制肯定会有相关规定,可能会参照敦煌光伏示范项目1.09元/度的光伏上网价格。

  “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补贴的力度和范围有限,补贴总额仅100多亿元。而对于上网电价的补贴总量,将远超过上述两大政策。但目前来看,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时间,新能源发电量全部实现上网需要过程,对上网电价的补贴不会在短时间内对财政形成巨大压力。

  在以往的发展规划中已经规定电网必须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额收购、有限上网”,但没有具体的执行规范。事实上,这一规定难以做到,尽管通过国家补贴上网电价,电网收购的新能源发电量有经济性,但还面临运行不安全、不稳定、设备改造等问题。

  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我们的电网没有能力接入更多的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量,如果强制性规定一个收购的比重,对电网运行可能造成损伤。智能电网的改造建设需要时间,对智能电网的直接财政补贴将有助于提高电网积极性。

  专家指出,现在已经出台了风电标杆电价,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上网难,二是风电有效利用率低,三是地方积极性不高。

  但是,以行政方式推动电网收购新能源发电量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本身新能源发电总量就较小,强硬推动效果不好。要鼓励电网的积极性,除了依靠社会宣传、人才供应外,政策还应该鼓励从相关设备建设和改造补贴中分一部分给电网,使其享受到更多补贴。

  政策缺失

  千家万户的“阳光屋顶”和摩天大楼上的“发电幕墙”所发的电,如何能并入大电网,是我国目前推广太阳能应用的最大障碍。

  早在2007年7月,国家电监会就已出台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但由于缺乏操作细则,至今仍无进展。业内专家呼吁电力部门应尽快“开门纳电”,尽快设立接受光伏发电系统入网申请,并及时成立对之进行审核批准的机构。

  此外,由于现阶段技术水平的制约,光伏发电成本仍居高不下。目前,常规电力的价格成本在0.40元—0.60元/千瓦时;而太阳能“绿电”的价格在1.50元—1.80元/千瓦时。要扩大光伏发电应用,政府还必须在价格、税收等方面加以扶持。

  换言之,政府要“肯吃眼前亏”。例如,德国政府采取的鼓励方法是:贷款优先并对贷款贴息3%,鼓励居民购买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同时,高价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汇入总电网,而居民使用太阳能电力的价格则与普通电价相同。在日本,居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投资由政府补贴50%,太阳能发电政府高价收购,居民用电的价格则低于收购价格,让居民从差价收益中感受到“绿电”好处。  从2006年开始,上海在国内率先探索实施“绿电认购机制”,然而直至去年,“绿电”认购量仅占可供量的13.5%。企业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可见,上海如想在光伏发电应用上有所作为的话,政府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运行电价和初装补贴、税收补贴,政策性贷款和贴息,以及金融机构创新参与等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