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佛实习生在中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 18:38  《第一财经周刊》

  大型央企中粮集团向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5名实习生敞开了大门。

  文|CBN记者 昝慧昉

  从北京大学到朝阳门的中粮福临门大厦,需要换两次地铁。每个早高峰,人会多得挤不上车。这个夏天的这一段路,成了Matthew最挠头的事。

  “中国人太多了。”Matthew对他的导师—中粮酒业有限公司进口酒市场推广部经理刘萍小小地抱怨。来中国实习之前他做了很多准备,但有些事情一时还是感到难以适应。

  5月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校园里,历史与微观经济学专业的三年级本科生Matthew,被一则落款为哈佛大学中国基金的实习招聘吸引了。该学术风投基金从2006年起,一直在资助哈佛大学教师在中国的活动,并为哈佛学生提供接触中国企业的机会。

  中粮集团的名字原本不在名单之中。它的下属公司中粮地产接到万科的搭线,集团对此表现出很大兴趣。中粮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迟京涛觉得,这是一个向海外人才“宣传中粮的好机会”,于是他们主动联系了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并派人参加了哈佛一年一度的中国年活动。

  在通过申请的45名学生中,Matthew和另外4个一年级校友成为了进入中粮的首批哈佛实习生。他们对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充满了好奇,想要亲自到中国来看看,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中国人”,并借机学习语言。

  5个人在来中粮之前都在哈佛选修过中文,但面对一群中国同事,他们还是怕无法沟通。

  “我中文词汇量不足,怕不能胜任在中国公司工作,还担心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因为我之前并没有在像中粮这样的大企业实习过。”在哈佛学习管理与环境科学的Jan是一个高大腼腆的小伙子,说话时他总是很认真地盯着对方的眼睛。

  倒是留着金黄色的齐肩短发、爱尔兰裔美国女孩Niamh显得更“勇敢”。她学习过东亚历史,还到东亚旅行过,所以对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感觉”做好了心理准备,“发现新事物会让我觉得很激动,倒不会觉得是个挑战”。

  然而,在实习的第一周里她还是苦恼于该怎样和同事、上司交流。她花了一到两周的时间来适应中国文化、适应公司环境,还是不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如果能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加速这个过程,毕竟大家处在不同的文化下。”Niamh说。

  Jan则发现自己原来的一些担忧有些多余。他们几个人的中粮导师基本上都会讲英文,甚至他的导师还是从哈佛毕业的。在他所在的集团战略部里,同事们的英语都不错。这让他松了好大一口气。

  另一位叫Amy的女孩则对这家中国大型央企的核心管理层表现出的平易近人感到意外。在中粮忠良书院的培训课上,她们带领中粮高管成员大跳hocky pocky,这是一种在美国小孩中非常流行的舞蹈。

  中粮把这5名实习生安排在集团内几个不同的部门。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公司,中粮尽力营造了一个Open的实习环境,并没有仅仅把他们当作实习生,而是直接让他们参与所在部门的具体事务,参与销售,拜访客户,甚至还让他们旁听一些重要会议。

  迟京涛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为了“宣传”。“这是一次前瞻性的尝试。在还没有踏出国门收购、兼并、成立公司的时候,必须先宣传中粮。尤其集团现在正在打造全产业链,对人才有更高的需求。”

  他并没有希望这几位实习生将来会留在中粮发展,而是想让他们回到哈佛能把对中国国企的理解和印象带回去。迟京涛透露,中粮计划每年都接收一些哈佛学生到集团来实习。

  像绝大多数哈佛学生一样,来自德国的华裔女孩周莉在到中粮集团实习之前,对其认知十分有限,仅止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一些教学案例,也根本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走进这家大型的中国央企。

  周莉第一次与自己的导师—中粮集团大米国内销售部总监张志敏面对面时,就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希望了解中国市场的意愿。于是,张志敏帮她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实习计划。她的工作就是,在充分了解部门业务后,给出建设性的建议。

  于是,在同事的带领下,周莉跑到家乐福等几家大卖场去拜访和实地观察。她发现,同样一个品牌的大卖场,对待中国大米制造商的市场操作方式跟她在美国看到的完全不同。中国市场会针对各地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喜欢在门店里对多种消费者进行不同形式的沟通和促销活动;而在美国,因为销售的产品比较单一,更喜欢通过户外媒体或电视、报纸打广告。

  在观察到价格对消费者选购大米的重要影响后,她写邮件给张志敏—由于后者的工作繁忙,邮件是他们主要的沟通方式—提出“应该让人们觉得买中粮的大米是一件时尚的事情”,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周莉的建议刚好与中粮的想法相吻合。从大悦城到悦活果汁,中粮已经在尝试使旗下产品引领时尚人群的生活方式。

  这位“学习能力很强”、开朗、擅长沟通的女孩,给张志敏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从开始就没把她看成是实习生,也没有用条条框框限制她,就是希望她不受影响,自由发表意见。从她身上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而在进口酒推广部实习的Matthew,由于曾在哈佛选修过3年中文,还懂西班牙语,他被分配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推广资料进行翻译和校对。也许是年龄的缘故,习惯一身西装打扮的Matthew是5个学生里最显“老成”的。但面对这家国企时,文化上的迥异,也让他有时感到很委屈。

  7月初的一天,Matthew拿着一份要求他修改的销售手册,找到他的导师刘萍质问:“这是我刚翻译完的促销信息,为什么同样的事情要重复做两遍?”此前,刘萍曾安排一名正式员工同时翻译了这份手册,并对比两人的翻译结果,融合了其中较好的部分,然后在Matthew的版本上做了几处小改动。但Matthew却感到他不被信任而不能接受。经过一番详细的解释后,他才同意继续修改。

  相比文字工作,Matthew更喜欢在销售部门实习的感觉。

  中粮进口酒的销售团队需要经常拜访外国人管理的酒店、餐厅。最初,销售员们只是觉得Matthew的外国面孔能为谈判增加几分,谁知后来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Matthew特别享受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在切入谈判主题之前,他常与客户“神侃”一番,“使气氛变轻松了很多”。在实习后期,中粮的销售们干脆在介绍Matthew时,把“这是我们的实习生”,变成了“我们的同事”。这种认可让Matthew感到很兴奋。

  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了,现在这些学生已经返回哈佛校园。8月28日,将升入二年级的周莉又给她曾经的导师张志敏发了一封信。“这两个月我过得很快乐。你是一个努力了解不同文化的领导。”

  (实习生葛仲君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