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旗:息事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6日 16:15  《第一财经周刊》

  高管团队的人事变动可能会取悦金融监管者,却加深了外界对花旗未来战略不确定性的疑虑。

  文|CBN记者 黄运涛

  7月9日,花旗集团公布了其自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管理层调整:任职不足4个月的首席财务官内德?凯利(Ned Kelly)被撤换;现年56岁的首席会计官(CAO)戈斯帕奇(John Gerspach)将接替与他同龄的凯利,成为花旗5年内第五任CFO(也是花旗今年的第3位CFO);凯利将被调任为花旗集团副董事长,负责公司战略及并购业务;集团前首席财务官、现任花旗控股董事长加里?克里滕登将离开公司。

  金融危机后,花旗高层已经有过好几次洗牌,但这次变动还是让许多投资者感到意外。

  惠誉一位分析师说,首席财务官换得这么快令人惊讶,因为通常首席财务官这个职位都是要待上一段时间才会换。况且,就在上述人事调整的消息发布后的一周,花旗将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市场预计可能出现亏损)。

  还有一个让人惊讶的原因是,凯利被认为是深受CEO潘伟迪信任的人,有分析说,凯利被撤换将使潘伟迪的地位受挫。

  尽管凯利在CFO任内赢得了银行同事的信任,但部分监管者认为,以他在投资银行部门的履历,似乎还不足以代表花旗在公众面前的财务形象。

  凯利的“罪证”之一是,在不到4个月的任期内,在对股东的讲话中经常夹杂华尔街的专用术语,此举显然很难讨得监管机构的欢心。相比之下,接替者戈斯帕奇在花旗供职长达19年,不仅对公司财务了若指掌,也深谙商业银行运营之道。

  在花旗内部,一些人把此次高层变动视为缓和与监管机构(尤其是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下简称FDIC)紧张关系的最新努力。以FDIC主席希拉?贝尔(Sheila Bair)为首的监管当局一直指责花旗缺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验(花旗集团现任CEO潘伟迪和凯利的“出身”均为投资银行家),多次要求花旗改组高管团队。

  监管层的指责有可能转化为有巨大杀伤力的现实压力。因为希拉?贝尔领导的FDIC现在已经被外界视为排在美联储和美国货币审计局之后的“第三位监管者”,它有权决定是否将花旗列入“问题银行”名单—这么做将影响花旗的运营能力。在此之前,FDCI还曾威胁下调花旗一项至关重要的财务健康程度评级。

  此次撤换CFO,虽事发突然,但并非毫无征兆。此前,为了化解贝尔的责难,花旗大举引进商业银行的资深从业人员:任命在零售和商业银行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波士顿舰队金融公司前总裁麦克奎德执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夏威夷银行公司的两名前总裁也在几个月前被委任为花旗的新董事。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戈登堡认为,一系列高层变动能够给公司注入“监管者一直说花旗缺少的丰富的商业银行运营经验”。

  一年来,花旗集团是受信贷危机和当前经济衰退打击最严重的银行之一,由于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其他信贷市场投资巨大,花旗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美国政府向花旗注资450亿美元,其中部分资金转化为34%的股份。

  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层相信,如果花旗集团不能进行自我完善,金融监管当局有可能更积极地介入集团高层改组,甚至撤换掉现任CEO潘伟迪。

  通过一系列的人员调整,花旗力图清除其与监管者之间的刺激因素,积极回应对其缺少足够商业银行业务能力的质疑,这些人事调整如果被监管者认可,将为潘伟迪和其他高管开展资产剥离和优化管理赢得更多时间。

  不过,“息事宁人”也并非没有代价—高层的频繁变动已经引发外界对于花旗政策连续性的担忧。里昂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花旗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管理的连贯性,这使公司未来的战略和策略充满了不确定性。”

  2006年,花旗年报上刊登了43位高级管理者的照片,现在只有17个人还留在公司任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