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牌在京沪高铁线上传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 15:22  《企业文明》

  文 / 本刊记者 李万全 特约通讯员 范建国

  ——中国中铁八局一公司京沪高铁建设纪实

  千里卧龙,在京沪高铁线上蜿蜒伸展;千军万马,在跨7省市辽阔大地上摆开战场。京沪高铁建设,这项前无古人的旷世壮举,正在由当代华夏儿女让梦成真!

  长达164.8公里、为世界铁路桥梁长度之最的京沪丹阳至昆山铁路大桥,修长的身躯仰卧在秦淮大地,其恢弘的气魄正在蓄势中待发。承担特大桥中部常州段建设的中铁八局一公司京沪项目部,2 000多名建设者夜以继日的艰苦鏖战,正在让这条钢铁卧龙渐渐显现出骄人身躯。

  2009年5月,暖阳铺洒的苏南大地,水乡清风扑面而来,京沪高铁建设总指挥部检查组一行沿苏南线检查,他们惊喜的目光聚集在常州段施工现场上,由中铁八局一公司施工的DK1142+724(48+80+48)连续梁,不但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标准,并且所有安全措施到位,完全达到了安全、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京沪高铁苏州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建东兴致勃勃地将“绿牌”颁发给了中铁八局一公司京沪项目部。“绿牌”是京沪高铁设置的一种奖励,“灰牌”即警告,“黄牌”为严重警告加罚款, “红牌”则令其退场。自2008年11月29日以来,中铁八局一公司京沪项目部已经有5次获得了这来之不易的奖励。

  “绿牌”是一种荣誉,她体现着京沪高铁指挥部的高度信赖与极大鼓励;

  “绿牌”是一种使命,它蕴含着中铁八局一公司京沪项目部承担并履行的重大责任;

  “绿牌”是一个接力棒,它需要从始到终、从此工地到彼工地的有力传承。

  为了这“绿牌”,建设者们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士气——从上到下提振

  士气是一种资源,谁开发谁就占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士气是一种精神,谁掌握谁就拥有了令敌颤抖的武器。士气来自于思想,思想全凭营造。

  江苏千里沃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富甲天下。具有“八邑名都”、“中吴要辅”美誉的江南文化古城常州,为江苏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四通八达的道路、河流纵横的水运,更给这座美丽城市频添了繁荣景象。总长度1 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号角随着2008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的一声令下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它的胜利开工,彻底打破了西方人“中国人不能建京沪高速铁路”的狭隘预期!

  一时间,10万施工大军云集京沪高铁线;蓦然间,数千名能工巧匠汇集常州郊外。旌旗招展的工地上,建设者搏击的呐喊淹没在机器的轰鸣之中。

  然而,建设者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

  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承建的京沪高铁土建工程五标段第17工区,全长18.9315KM,全段均为桥梁工程,工程具有“两大、两严、一高”特点,给施工带来了极大难度。更难估量的是进场初期由于受征地拆迁等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使工程施工一时受阻、建设者士气一度受挫。

  开创世间先河者,从来就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唯有的只能是永不言退、永远进击!

  如果说思想决定一切,那么思想一旦发动则万事顺利,思想一旦沉睡则前功尽弃!

  集团领导现场指导

  ——2008年4月23日至2009年3月12日,中铁八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徐敦美一行先后三次实地检查了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各项工作。徐敦美要求项目部全体员工戒骄戒躁、踏实工作、敢打硬仗、打好硬仗,努力打造出中铁八局品牌效益。

  ——2008年6月20日,中铁八局集团公司总经理杨峰、副总经理李俊陪同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义一行对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进行实地检查,并对相关工作给予了明确指示和鼓劲。12月29日,杨峰再次来到京沪项目部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

  ——2009年4月28日,集团公司董事长曹义、副总经理李俊在中铁八局一公司总经理罗磊、副总经理罗玉恩等的陪同下,检查了京沪高铁的各项工作。他祝愿项目部再创佳绩,希望天天都听到京沪的佳音。

  公司领导蹲点助力

  ——中铁八局一公司总经理罗磊带领工作组蹲点施工现场,认真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他明确提出要“为荣誉而战” !

  ——中铁八局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开伟提出把公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搬到京沪项目部现场召开,集班子之智慧帮助项目部提振士气、“脱胎换骨”。

  ——中铁八局京沪高铁项目指挥长罗玉恩长期驻扎现场,亲自调研摸底,主动搞好内外协调,指导项目部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

  项目班子呕心沥血

  ——项目部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他们白天扎进现场,深入了解施工情况,晚上聚集在一起探讨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出“聚人心、抓管理、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此增强全体员工使命感与责任感。

  ——项目部经理冯云强,率先垂范发挥“主心骨”作用,过度的操劳使他肝病复发,大伙儿劝他休息几天,但他却一天也没离开过工地。

  ——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吴德良,身患高血压却没请假休息,远在重庆的老父亲生病住院危在旦夕,但他强忍着眼角打转的泪花,一门心思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任凭家人的多次呼唤却始终“无动于衷”。

  ——项目部总工邓浩宇,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围绕急难险重节点工程不分昼夜地研究解决方案,其妻在四川老家怀孕临产,数次打电话来催他回家陪伴,可他却硬着心肠置之不理,致使妻子生气地责令他:“你如果再不回来,孩子将来就不认你这个爹!”万般无奈之下,他才匆匆赶回去,待小孩一出生,连名字也没顾上取就风风火火地赶回了工地。

  ——项目部某作业队,开工初期作风疲塌,施工进度缓慢,指挥长罗玉恩与项目部领导分别找到作业队长谈心交心,疏通思想障碍,作业队一改往日工作旧面貌。

  思想一经发动,伟大的思想就会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路径——从施到管创新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缺乏方向的行动与有方向无线路的行动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无意义的行动。管理创新就在于有与众不同的新点子和实现新点子的办法。

  舞台是竞技的平台,舞台规模决定竞技水平。在京沪高铁建设舞台上表演,宏大的舞台首先挑战的是施工管理,没有一流的管理就不可能创造出一流的工程。

  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人人都有一种坐不住、停不下的感觉,因为京沪高铁建设大舞台上声声紧逼的号角催促不同角色纷纷登场,并且必须表演到位。不要说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对此感到“如履薄冰”,就连西方发达国家新建这样的高速铁路也不敢贸然而为之。

  改革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改革的追求。面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建设者必须以全新面貌投入。创新路径,建设者的前景一定会柳暗花明。

  管理组织扁平化

  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所施工的五标段第17工区,按照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必须组建数个项目部来承担,否则工期质量很难保证。传统模式是否继续沿袭?

  一个重大的思考在深思熟虑中迅速形成。

  中铁八局一公司领导层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破常规地作出了用一个项目部来承担如此重大施工任务的大胆决定!

  在探索中创新,这种创新必须用胆略与智慧去酿造。

  扁平化管理模式在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拉开帷幕。

  项目部设立6个职能部门,按职能划分行使行政职能;项目部下设4个作业队,分设4个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动作高效”原则,按“1152”基本要求配置架子队主要领导、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骨干,其人员由工区内部管理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形成完善有力的现场管理机构。架子队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任务,合理组建工班。项目部赋予每个作业队准项目部职能,其队长与技术负责人分别享受项目经理与项目总工待遇。

  项目部充分实施“例外原则”管理,使项目部既能站在更高层面有序监控工地施工,又能不因具体事务缠绕而难以脱身应对解决“特殊例外”的重大问题,有效提高了项目部的管理与执行能力。

  施工过程标准化

  走进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现场标识统一、工地规范有序,给人肃然起敬之感。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从抓现场和驻地建设入手,合理规范现场布局,无论是施工平台、施工便道,还是排水设施等,都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生气蓬勃的“三工”建设,更为项目部形象添色增彩,使之完全符合并达到了全标段要求与标准。按照中铁八局京沪项目建设指挥长罗玉恩所说:“建设世界一流的京沪高速铁路,现场建设必须舍得投入,决不能因小失大!”

  事实上,项目部从上到下全面推行的“四个标准化”,即: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使项目部正阔步迈向“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的“三高”施工目标。

  绩效奖惩制度化

  在项目部经理办公室的案头,曾经堆放了一大叠处罚单,处罚金额足足有三四万元,这些罚单都是来自施工现场责任人的不良作业,对此,也有人前来说情希望“刀下留情”,但项目部经理冯云强硬是“六亲不认”,因为他清楚:一旦处罚打折扣,一颗耗子屎将会损坏一锅汤!

  然而,处罚并不是项目部的主要希望和目的,因为“苛政猛于虎”,贴近人性化的奖励与待遇才是永不衰竭的前进动力。

  中铁八局一公司早在之前就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员工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意识、规范员工工资收入与分配的举措,为员工的绩效分配奠定了制度基础。

  京沪项目部进一步完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奖惩制度,制定并颁布了实施细则,使奖励更加贴近人性、贴近人心。

  既要让马儿跑,更要让马儿多吃草。今年初,项目部新孟河工程施工进入关键时期,为了抢抓进度,施工者放弃假日加班加点,春节的喜庆只能悄悄伴随他们紧张的施工擦肩而去,项目部拿出现金当场重奖。作业队为了现场激励,队长有时竟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垫支当场奖励有功者。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并不否认重奖所能起到的巨大激励作用,但是此时此刻,建设者们看重的不仅仅在于钱,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参加举世瞩目的高速铁路建设的无尚荣光。正如一位员工毫无掩饰地说:“能看到我们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顺利通车,我们心里就是最大的愉快!”

  智讯——从你到我共享

  ——集团作战需要群策群力,智慧的火花只能在集群的相互碰撞中燃成燎原之势。互动共进的学习型团队永远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

  京沪高速铁路将跨越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客货运输需求十分旺盛的四省三市,因此,新建这样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现代化高速铁路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由于涉及方面广泛、制约因素多等一系列特点,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成京沪高铁没有敢于创新的拼搏是难以实现的。集群创新,成为京沪高铁建设的关键。

  中铁八局京沪项目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也要求必需集众人之智慧,在施工中学习,在学习中前进,群策群力,共克时艰。

  技术交底抓落实

  项目部坚持技术交底,既做到每个重要部位技术交底,还做好技术交底落实情况。技术交底分两步进行,对于复杂部位,首先由技术总工对现场副总工、质检人员、领工员进行交底;其次由副总工负责交到实际操作人手中,确保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部位思路清晰,准确领悟技术要求和意图。

  加强内训挖潜力

  项目部培训主要针对京沪高铁具体情况,采用快速培训方法,完全贴切项目施工内容,进行细化和梳理,列出难点重点进行考试考核,促进理解掌握。对现场的实际操作,组织测量人员操作“大比拼”,对优秀队伍给予应有奖励。

  强化复核求精细

  项目部建立项目复测组,专门针对结构工程重要部位进行确认;还采取“换手测量”、“换人计算”等办法,做到每次测量必须形成闭合,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另外,他们还及时定期对控制点进行复核,避免点位发生沉降以及平面位移。

  外学内换促共进

  项目部采取“外学对标”、“内换互进”的方法,一方面多次组织技术骨干到中铁大桥局、中交集团、中铁五局、中水集团等单位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又将作业队出现的问题通过相互探讨交流,吸取教训,帮助成长,使智慧流传共享。

  大胆用才助成长

  对于新来的大学生,项目部加大锻炼机会,先让他们试作方案,然后相互交换学习,最后由总工审核,对不妥之处及时纠正。项目部还大胆启用后起之秀。2008年,大学生焉海勇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后来到京沪高铁工地,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项目部不拘一格提拔他为项目工程部部长,如今,他已担当起了项目部副总工的重担。

  创新工法提工效

  施工方案决定技术与经济的成败。项目部力求对方案的编制一优再优,达到从技术上创新、在经济上更省的目的。

  常州西桥段465#~466#墩德胜河96m系杆拱桥,由于原设计的支座反力过大,局部承载力不足,必须创新工艺,经过群策群力,使技术与成本控制实现了预期。

  项目部现浇梁施工有234孔,按原方案基础处理费用总共高达300余万元(同时需要复耕产生处理废料费40万元左右)。项目成本管理小组经过仔细研究,将原方案优化,经实践不但达到了技术要求,并且可节约成本160万元左右。

  项目涉及深基坑开挖10余处,最初的方案仅常州西桥段179#墩、178#墩就支出费用高达180万左右。经过反复研究后创新,不但节省工时20余天,并且节约直接成本约60万元。

  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在集团施工中尚属首次引进应用,作业人员经过反复学习摸索,有效解决了运行中的难题,为此,节省工期1个月左右。

  工艺创新,让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年4月18日,京沪高铁苏州指挥部组织综合大检查,对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次性颁发了三块“绿牌”给予通报表扬。中铁三局京沪高铁土建五标项目部率部前往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学习观摩;人民铁道报对中铁八局京沪项目部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

  千里京沪高铁建设线,如果把五标17工区算着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已经彰显出特有的活力,并正在与其他点有机结合,铸就起钢铁巨龙气宇轩昂般的身躯。它将穿越从华北到华东的66个市县,创造出无限福祉给沿途广大老百姓。

  骄傲啊,京沪高铁建设者;赞颂啊,为京沪高铁建设付出巨大心血的人们!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