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数风流人物 看古代智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 05:05  《环球财经》杂志

  ■  本刊记者 赵鸿涛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却是由英雄演出的,而任何一个成功演员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导演。历史大剧的这些导演们,有很多种称呼:幕僚、幕宾、幕友、门客、谋士、策士、军师、师爷等,最接近这些历史名词的现代汉语词汇,便是“智库”。

  清代大学者袁枚曾谈过:“古名士半从幕府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个特殊群体应当是历史最活跃的推动者,因为他们的社会属性、精神特质乃至社会地位,均介于人民和英雄之间,却兼有二者的特性。

  养士之风

  “上古逐于道德,中古逐于智力,现今逐于气力”。说这话的是韩非子,他是战国时期人,一般认为,他所指的中古,是春秋时期。

  “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是中国思想界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群雄争霸的激烈斗争中,王公诸侯们认识到“士”是决胜的重要因素,“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得士则昌,失士则亡”。因此,他们广收有学问、有技能的人,或精通法家、或通谋略、或精制造、权术、方术、辩术,甚至是会学鸡鸣、像狗盗之类人也为其所用。这种养士之风,在战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代表人物是当时的“四君子”——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和齐国的孟尝君。

  有核心竞争力的门客往往为多家挣抢。这种情况下,贵族们打破了“贵贱尊卑”的社会秩序,“仁而下士”,而不能“以其富贵骄士”。因此,当时的门客中不仅有诸多破落的贵族子弟,比如韩非子,许多底层游民也因此脱颖而出,得到历史的破格提拔,其中就有“脱颖而出”这个成语的始作俑者——毛遂。

  在赵国兵败长平,秦国大军兵临邯郸,国家危如累卵之时,毛遂的主人平原君准备出使楚国求援,想从3000食客找20个人随行,找来找去也只有19个人勉强能用,默默无闻的毛遂于是自我推荐,在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的谈判陷于僵局时,挺身而出,一番慷慨激昂、有理、有利、有节的发言,扭转了局面。在招呼大家签字时,毛遂讥十九人曰:“公等碌碌,因人以成事也”。有高才便能够高调,那个时代真的很可爱。

  据《史记·孟尝君传》的记载,那时的门客往往分为三等:有一技之长但不突出的,得几人共室,穿葛制衣服,食无肉无鱼;技能较好的有肉有鱼,有单独的房子;上等者不但独居食有鱼,而且上哪儿都有专车接送——至少享受现在的厅局级待遇。

  信陵君为了结交看门的隐士侯赢,在闹市中和颜悦色地牵着缰绳站在一旁,等待侯赢和别人谈话完毕,才恭恭敬敬请他上车。燕国的太子丹是通过“节侠”田光的介绍才见到平民荆轲,太子丹“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贵族们这样恭谦风气,使许多埋名隐姓于民间的有识之士被重新发现。在门客社会中,人与人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进人这个圈,至少在人格上都是独立的。

  但到秦国“四海归一”后,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门客们只能侍奉一个主子了。门客们没有了选择的自由,便失落了较为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精神。孟子说:“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而后世的游士门客服膺的人生信条却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果不能“货与帝王家”就成为清客,依附豪门,以闲情逸趣取悦财势,打秋风,充串客,谓之“帮闲”。

  中国士人的历史也随之由“四君子”时代进入“四大智库时代”。

  智者经邦

  在“智库”成为中国显学和热点之时,草根学者们在网络上评出了中国古代的四大智库,依次是:刘邦智库,曹操智库,李世民智库和朱元璋智库。

  智库水准首屈一指的刘邦,本人却是学问平平,这位只能领兵10万的纨绔子弟,依靠“初汉三杰”的帮助取得了江山。他评价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治国安民,理财筹粮,不如萧何;行军打仗,克敌制胜,不如韩信。”这是大实话,不过那时高位者能够这样低调,对于有才者也不失为一个可爱的次优时代。

  曹操的智库屈刘邦之后,却是后者缔造的大汉王朝的实际终结者。东汉末年的三个军事集团都极为重视延揽人才。其中,曹操的智囊团最为庞大,核心谋士就有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刘晔、司马懿等18位。

  曹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武器,是“唯才是举”——用人不问出处,只看才能。其实这只是继承了“四君子”时代的思想,这一点使得这个宦官养子在人才争夺战中,完全压倒了动不动就以汉室宗亲自居、下意识强调血缘出身的刘备集团,以至于诸葛亮后来哀叹“蜀中无大将”。至于孙权,尽管看似人才济济,但大多数是有名无实,因此这些人大多数出自所谓的江南四大家族——顾陆周张,此时,曾经作为历史最活跃推动力的“士”,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群体——士族,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反动力。

  李世民更是将氏族发展到顶峰,这也是他的智库只能排在曹操之后的根本原因,他的智库主要人物也是18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虞世南、许敬宗等。李世民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治。”对于臣子的意见,可谓从谏如流,言听计从,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李世民比大多数一把手都做得好,他的唐朝因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出生乞丐,贫农、和尚,不学无术的朱元璋,其实是刘邦的翻版。至少能带10万兵的他,手下也有打仗比他行的徐达,治国安邦比他懂的徐善长,出谋划策比他强的刘伯温。

  “明初三杰”其实未必就比“汉初三杰”差,但时代不同了,大环境已经不那么可爱了:四君子时代,只有逐客令,没有杀士的风气;到了刘邦,只杀武将,文臣无恙;老朱时却把文臣武将都杀了个精光。

  这也从反面证明:士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逐渐从幕后的编剧和导演,不甘寂寞地走向了前台,开始抢那些英雄人物的戏了。

  幕僚柱国

  在明朝那出戏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智者们,在下一幕戏中又退到了幕后。

  这一次,他们退得似乎更彻底,以至于创造了幕后人物的代名词——师爷。他们无官无品,不食朝廷俸禄,但他们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去弥补那些只知读圣贤书,又不愿意纠缠在案牍劳形中的科举老爷们的不足,在经营属地、社会管理,甚至在军事指挥上出谋划策。

  他们是读书人,有的是世代相传,有的是科举失意。他们在父子相承或有目的的学习中,熟悉国家政策和法律条文,精通决狱断案之法,深谙世情百态。他们虽不是最后的裁判者,但他们的作用,就是让“五谷不分”的官员来只是履行投签拍板的法律手续。

  再次退居幕后,也让他们部分找回了失去很久的人格。师爷们不仅有一技之长,而且在办理政务更属娴熟,丰富的官场经验聚集丰厚的人际脉络。师爷们离了幕主可以再找,而幕主如果离开好的师爷,不说升迁,估计正常公务都难处理。清末人汪康年记载了一件事:一个姓金的师爷在知县处负责审判,因知县在背后埋怨了他几句,他就辞“官”不做,任凭知县怎么挽留也无济于事。这位金师爷凭着官场经验和人际捐了个官,最后倒成了知县的上司。

  地方行政如此,中央六部也不例外。当时各部办事的“潜规则”就是,堂官问司官,司官问书吏。书吏按照朝廷的律例列判案,司官略加润色呈堂官。堂官如果不驳斥,那么案子就算定了。中央政府的六部、地方政府的六房是国家支柱,但这些部门工作的胥吏、幕宾虽不是国家正式官员,但他们是真正办事的人,很多时候甚至指挥着官办事。

  例如嘉庆九年,有大臣上谕:每问一事,大臣就推属员办理。如问堂官,堂官就说不如司官熟悉,司官则说不如书吏熟悉。这种举国上下都听命于幕僚、书吏的作风一直与清朝相始终,并延续到国民党时期。

  当然,历史从来不是单线的,在幕僚智库作为一个整体递进发展的同时,作为一个群体也悄然发生着分化。

  思想勃兴

  传统意义上的幕僚的目标是,“习得好武艺,卖与帝王家”。通过主人的权势,追求人生的荣华富贵,进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人既买之,就要有用,因此幕僚们往往是很讲求政绩。一段时间内,不能让主人感受到你的作用,你就得卷铺盖走人,这便造成了幕僚们普遍的急功近利心态。

  而另外一些幕僚则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的是明朝后期的东林党人。东林党最初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匡正时弊,逐渐成为有影响的进步的集团。他们虽处泉林之却关心国家命运。东林党领袖高攀龙也说:“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士大夫之实念也”。在明朝后期,东林党人多次主政内阁,一度全面掌握政权、军权和人事权。著名草根历史学者“当年明月”在他的《明朝那些事儿》中称,远隔京城千里的东林书院,才是当时国家事务的真正主宰着。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林学院才是“史上最牛的智库”,它拥有了现代智库的全部要素:引领思想创新又能付之实践,属于民间却能影响政府。

  清末民初之时处于转折期的历史乱局,“乱世灭顶之灾来临,而滑头甚多,市侩充斥,机会主义、伪君子、鼠窃狗偷之辈大行其道;战士、君子、英雄、磊落丈夫则甚为稀少。”各种幕僚纷纷登场,如纵横家型、思想家型、策士型、现代参谋型等,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姿态。这些谋士或幕僚在精神品质是有品级的,上焉者谋国,中焉者谋事,下焉者谋私。上者如孙中山、郑观应、严复,他们是时代的幕僚,所谋超越了政治集团的利益。他们心系天下,目光宏远,更有一些人已经把眼光在民族、未来更远大的地方。

  郑观应认识到“君主权偏于上,民主权偏于下”,指出宪政文化适用于中国,这种眼界在当时可谓目光如炬。严复出身于李鸿章的幕僚,但是他却翻译西方的学说和理论,主推三民说:鼓民力,开明智,兴民德,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进行思想启蒙的人物。孙中山明确提出了三民主义,用自己的实践行动部分地实现自己的主张。

  知名学者伍立杨说:“思想家的影响是潜在的,是后发的”,无论在任何时代,尤其是今天,更需要大格局的思想家,没有他们的引领,整个社会的进步举步维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智库的思想精髓,是他们留给今人的最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对当代智库的最大期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