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联人是怎样帮助我们造汽车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23:37  《第一财经周刊》

  文|吴晓波

  在1950年代的中期,有8500名苏联专家来到了中国,帮助我们建成了156个重大工业项目,这是一支不应该被遗忘的“国际纵队”。

  这些天,美国的汽车产业陷入了一场大混乱,通用申请破产保护,底特律几乎乱了套。要知道,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汽车一直被视为“工业王冠上的明珠”。1930年代之美国崛起,汽车制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到今年初,中国的汽车销量已跃居全球第一。这一指标尽管不再像当年那么重要,但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象征。

  在这里说说中国汽车业诞生的老故事,顺便,真诚地感谢一下昔日的苏联同志。

  自主研发和制造汽车,是一个中国梦想。早在1931年,张学良在沈阳建过一个汽车厂,生产出民生牌载重卡车,但试产成功后就被入侵的日本人占领。阎锡山治理山西时也建过一个汽车修造厂,仿造出几十辆美国1.5吨的小货车,但这些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汽车梦的真正实现,正是在建国之后。

  1953年3月19日,政务院正式下文批准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毛泽东下达死命令,要求三年见到车。一汽的厂址选定在吉林省长春近郊一个叫孟家屯的村庄,设计全部交给了苏联汽车拖拉机设计院。工厂的第一个员工叫陈祖涛,时年25岁。

  陈祖涛11岁时就被送去了苏联,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中学,然后考进鲍曼最高技术学院的汽车专业。1951年2月,他提前毕业回国,受命参与筹建汽车工厂。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建设一座综合性汽车制造厂,其规模、设备和生产水平将与当时苏联最大、最先进的斯大林汽车厂一样。

  陈祖涛日后回忆说:“整个设计都是苏联人做的,组织了最棒的一批人,把斯大林汽车厂所有技术科长都集中起来,那是很有经验的一批人,头发都是白的。”他在《我的汽车生涯》一书中写道,“1951年12月,初步设计做完了,设计院通知我去,把厚厚的几十本设计书和图纸交给我。陈云召集中央各部委对苏方的设计进行审核,大家基本上没有什么讨论就完全通过了,然后盖上鲜红的大印,全部手续就算完成了。什么设备都是苏联供给的,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我们是封锁的,除了苏联以外,我们拿不到东西。”

  陈祖涛举例说,有一台设备是生产汽车车架用的压床,有三千吨重,这个设备在苏联都没有任何一个制造厂可以制造,因为实在太大了,需用专门的大厂房。为此,苏联在斯大林汽车厂盖了一个超大型的车间,用它为中国铸造了一台。造出来后,要运送过来,这台设备又重又宽,所行铁路沿线,对面的火车均需中停避让,苏联铁路系统全线总动员,从斯大林汽车厂到长春,一万多公里长驱送达。

  援建设备的同时,苏联又帮助中国培养汽车人才。在斯大林汽车厂厂长克雷罗夫的亲自主持下,苏联专家提出了一个从生产到管理的各个部门、各道生产程序所需的完整的人员清单,这份名单的人数多达518人,全部送到斯大林汽车厂实习,苏联方面给每个人每月发送700卢布的津贴—相当于苏联工程师的月薪,并配备了皮大衣、毛料西服等。这批实习生日后成为中国汽车乃至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核心,其中的佼佼者更成为国家领导人,如江泽民、李岚清、叶选平等等。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十辆汽车下线,它被命名为“解放牌”,由毛泽东题字。它以苏联的吉斯150型为范本,载重量为4吨,装有90匹马力6个汽缸,最大车速每小时65公里。

  在1950年代的中期,有8500名苏联专家来到了中国,帮助我们建成了156个重大工业项目,这是一支不应该被遗忘的“国际纵队”。

  费正清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因此评论说:“苏联技术援助和资本货物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估计也不为过,它转让设计能力的成果被描述成技术转让史上前所未有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