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中生弃考之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6日 14:32  《中关村》

  大量农村学生放弃高考从而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当前中国教育资源欠缺公平以及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杨速炎(广州)

  随着又一年高考的日益临近,“高中生”与“高考”这两大名词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4月初,重庆市招生办人士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临近高考,单重庆一个地区竟然就有上万名考生放弃了高考的权利,那么放眼全国,又会有多少类似的弃考考生?在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令这些高中生们在“鱼跃龙门”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机会?

  高中生放弃高考为哪般?

  重庆上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的消息传出之后,即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无独有偶。4月15日,湖北省又传出消息,2009年该省约有2.6万学生放弃高考。2006年,湖北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45.8万,而今年只有43.2万应届生报名高考,约有2.6万学生放弃高考,弃考考生比例占总数约5%。在这些弃考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绝大多数。

  对于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一般院校特别是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从而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中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是其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大量通过高考的农村学生进入大专院校读书。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倒逼专科生岗位的现象,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农村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这一现象,刺激着即将参加高考的农村学生。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读一般大学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挣钱。

  而对许多学生家长而言,当前高额的教育投资与低端的教育回报率也使他们对当前的高考制度充满了失望。网络上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一个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教育年限为19年,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为15万元,而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耗费的教育资金最高,平均需要6万元左右,倘若按照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年净收入1万元来计算,基本连续6年一家的全部收入都要供孩子上大学,而这仅仅是普通的农村家庭。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农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而言,这笔费用更让他们难以承受。

  反过来,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即使大学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工作,按照目前起薪2000元(必须在大城市)计算的话,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10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广大的家长如何能够接受呢?因此,对许多学生家长而言,孩子如果考不上好大学,真不如早点就业。

  再者,就当前来看,尽管国家针对大学生毕业后即可独立创业的支持政策越来越多,但自主创业需要启动资金,更需要有一帮经验丰富的合作者,虽然大学生们有激情、敢闯敢拼,会义无反顾地向成功迈进,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必然要接受失败的现实,虽然说成功让人渴望,但一旦失败,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对于经济脆弱的农村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导致了一部分农村学生放弃上大学,毕竟农村学子最关心的,是如何最快地解决经济问题。

  此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流动的社会渠道也不再局限于高考这一条路。以前,高考的严酷不仅在于竞争的激烈,还在于高考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人们所说的“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就是对高考不可替代作用的形象描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和机会去改变自己的生活,高考的魅力也就随之有所下降。在农村人看来,既然出去打工赚的钱并不比读大学后赚的少,既然在城市打工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何非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读大学呢?虽然,读书依旧是农村学生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但已经不是唯一的出路。

  本质原因:教育资源欠缺公平

  对于大量农村学生放弃高考从而引发的“读书无用论”,有专家表示,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当前中国教育资源欠缺公平以及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就当前而言,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是一个必须承认而又无奈的现实,毕竟,有限的教育资源如果真的能做到公平,那需要国家投入相当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由于受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所限,国家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相对公平。也正是这种先天的地域性差别,导致了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在不同地方差别巨大。

  而且,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到农村教学资源贫乏的影响,他们未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课外知识;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他们也不能通过家教补习、名校名师点拨掌握学习技巧。自一开始,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就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却必须面对同一张高考试卷,自然升入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的难度就更大。另外,虽然高考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加分看似公平,但农村学校和家长无力培养孩子的特长,学生也无法以加分的途径提高高考成绩。这种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的竞争残酷性,使得很多农家的孩子在竞争中不堪重负,从而被迫提前退出。

  其次,中国教育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大量高中生放弃高考的本质原因之一。从目前教育系统的业绩考核来看,学校高考升学率是评定一个学校优劣的关键指标。学校迫于升学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这种预考形式,想必在一部分学校已经成为高考潜规则。不是学生们不想高考,而是有人人为阻断了他们追求进步的梦想。在这其中,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也是一部分学子放弃考高的原因之一。读书无用是因为学生一直在读无用的书,如果是适用的书,不用劝诫,大家都会争着去读。中国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提升。几十年来,中国教育已经钝化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启蒙平台。填鸭式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被绝大多数无用的教材充斥……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造成中国社会的创新不足。创新不足,必然就会衍生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无法升级,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从而步入就业困难的恶性循环中去。

  此外,当前社会对成功标准评价的异化,也催化了“读书无用论”的进一步蔓延。现在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以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专业能力或者其它特长,而是唯金钱化的评价标准,扭曲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既然读大学赚不到钱,那为什么还要读大学?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现在一些所谓的“好单位”(例如银行、电信、石油、电力等垄断企业),如果没有熟人,就算你学业再好也是很难进去的,这使得“大学毕业能够找个好单位”的预期在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农村学生中消失了,无形中降低了上大学的吸引力。

  在当前的全球竞争中,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致胜的唯一资本。人力资源的优劣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如果“读书无用论”在一个国家蔓延开来,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在与其它国家的竞争中,我们已经在起跑线上就注定了后半程必输无疑。

  放弃高考是理性的回归?

  对于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的现象,也有部分专家持赞同观点,认为这部分学生放弃高考代表了一种理性的回归。

  从目前来看,孩子能上大学,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种教育投资,且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历史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孩子能考上大学,家长脸上“很风光”,人们似乎有一种“习惯思维”——学历越高,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就业越容易。

  然而,现实又是如何的呢?当下,很多大学一些专业的设置“随大流”,不仅教学设施跟不上,一些突击提拔的“讲师”、“副教授”的教学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甚至一些硕士生、博士生,都有些“粗制滥造”;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却仍然自以为“我是民族的精英”,毕业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每年全国有数百万大学生就业难,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境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孩子上了大学却找工作难,这种“买卖”实在是“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上万名学生选择放弃高考,其实代表了一种理性的回归。

  早在2008年10月9日,教育部在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此前,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20万人,比上年减少8.2万人,这也是2001年以来报考人数的首次下降。也就是说,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风暴袭来之前,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于当下虚浮的“高学历热”,已经有了理性的思考。特别是用人单位,2007年11月发布的《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在用人单位看重的指标中,“知识技能”、“实践经验”等更被看重,“学历”仅排第六位。而吉林、山西、广东等省都出现了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学历与就业的这种“倒挂”,无疑给高学历盲目崇拜热泼了一盆冷水。人才市场逼着人们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找工作是凭真本事,还是凭高学历?

  一个国家合理的教育制度应该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协调发展。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协调下,让众多的学生能够掌握一门求生的技能,这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任务。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发达而服务业滞后,金融证券等高端服务业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有限,按理应该是职业学校特别是高等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人数多于普通大学。而如今我国教育的形势却体现在高等教育膨胀发展,职业教育畸形缓慢而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至于难以生存。

  有鉴于此,专家们发出强烈建议,希望国家的党政机关能够好好的认清这种形势,及早做出政策安排,让那些放弃高考的学生,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真正学到生存之术,让他们也能充分的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届时,“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论调必将自行消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