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家艾未未谈设计
□记者 王晓玲
这是一个没有特征的时代
《商务周刊》:在您看来,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制造大国,真正的设计大师和大设计公司都很罕见?
艾未未: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什么是设计。设计作为一种跟产品有关的活动,实际上是对人的状态和行为方式的界定,是具有很强的文化话语符号的东西。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处在一个文化很强势的时代,才可能出现和这个时代相应的设计。
比如说,革命时期有革命的设计,马克思说汽油是工人阶级的香水,这就体现出一个阶级对美学的定位,革命时代有很多革命的需求,对于美的定义一定会表现出时代的大特征。
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是建立在一个非常简单的价值体系上的,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美学实际上是伦理学的一部分,所以在这30年里,我们的美学定义是缺少依据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是对富裕、奢华的崇拜,看看我们产品的名字,小区的名字,都是表现出一种对奢华的膜拜。
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生产了什么?发展最快的房地产是中国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但是和地产有关的设计,称之为建筑也好,规划也好,基本上全军覆没。在工业领域,我们是作为世界的加工厂而生存的,我们的产业拿到单子,去满足更富裕的世界的需求,就像你只是农村来的打工者,别人也不需要听你对产品的意见。
当然这是个不断被淘汰、被否定的过程。近年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困境、出口模式难以维系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要有创造力,需要创造性产业。这虽然已经做为国家的共识甚至是国策提出来,但是创造力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不是说提出来这一天我们就有了创造力。创造力是整个社会的人性、总体的文明程度、对创造的需求以及我们整体的教育文化属性的关系等等的综合性结果。
我们离这些基础性的目标还很遥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近几年一直在鼓励创意产业但仍然没有任何实质进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商务周刊》:在很多设计中,作为中国特征的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也是混淆的。
艾未未:现在大多数声称利用了中国元素的设计,对中国的传统是无知的。中国元素和中国传统是不能够等同的,如果说中国元素是茄子,是蕃茄,那不能说茄子紫和蕃茄红就是茄子和蕃茄。
当然误解仍然能够引发创造力。因为传统本身并不能产生出今天的产品,今天的产品也可以从误解中产生。比如说很多西方人对东方传统的认识,包括对日本版画的追求,对中国书法的认识,完全是出于一种片面的、幼稚的或者错觉的理解,但仍然能够引发设计者的创造力,但这种设计其实是和我们的传统无关的。
而且我们说到中国历史,唐宋元明清有一半的时间是外夷统治,唐朝已经是崇尚波斯文化,宋朝比较中原,元、辽、金都不是,明朝又回归,清朝又变了。所以我们中国的传统是根据时间、地点、政治环境以及民族的盛衰,像水一样在流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又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不是中国传统的思考,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咱们谈到传统的时候,谈的到底是什么,说老实话,中国人自己说不清楚。现在动辄就说老子,老子都死了两千年了,中间这两千年到哪儿去了?
《商务周刊》:现在社会上的三代人也都成长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中。
艾未未:而且中国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大中午了。世界已经是全球化,信息化的烈日焰焰,现在又稀里糊涂的进入经济大萧条,这些我们只能受着。
没有强势的文化话语权,或者说没有自我欣赏的心态来生产出有足够自信的产品,确实我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当然,我们也在成长,增长了见识,心态也放松了。你看街上来回走的人,穿得也漂亮多了。这是哪来的呢,就是自信比较强了。
水还没有烧开
《商务周刊》:经济上的劣势,是不是一定就会带来文化的弱势?
艾未未:这其中就有一个悖论。本来这样的时代仍然可以出现好的东西,但是你没有很好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时候,不可能出现好的设计、好的产品。我们拿日本做例子,日本在设计上很成功,包括建筑、服装、平面设计以及各个重要工业领域,都在世界上能够占有席位,但中国没有。我看过一个统计数据,世界上排名前100位的驰名产品没有一件是中国的,日本占7件,韩国据说也还占个一两件。
实际上,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经济和文化不一定是正相关的,劣势其实也可以是你的优势,我们都知道日韩都是冷战时期崛起的。我们的问题在于,处于经济弱势的时候,文化也被蹂躏的一塌糊涂。经过无数的政治斗争后,知识分子不要说产生独立思考的可能性,连这个愿望都不存在,没有辨识力,没有发出声音的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很愚钝的生物,在这种时候也不可能再谈思考的力度、锐度。
醒过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没有什么理想。本来尽管我们贫穷,但是仍然可以保留一些标准,比如说最简单的,关于公平的思考对于穷人更重要,中国革命最早也是出于对于公平正义最基本的思考才获得了成功。但中国实际上自我了结了这个优势,变成了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的走狗,也就只能够停留在吆喝上了。
我觉得还是要有基本的尊严。很多国家,像冷战时期的韩国、日本,他们在文化上还是有所坚持的。中国文化的柔性更强,但现在是看不出这种坚持。在这个前提下中国损失的机会太大了,现在只能接受最简单的经济竞争。
我们的高速发展依赖低成本大消耗的制造,这是一个很独特的时代,这种大规模的设计和需求的市场是别人所没有的。这种时候也完全可以出现好的设计,比如说中国的普通住房。但问题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穷人的优势在哪儿。因为我们每一步都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实际上大量的机会都损失了。
认清自己的位置,要历史的看,全球的看,我们具有哪些可能性,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不能太情绪化,中国人比较情绪化,我个人也比较情绪化,亏也没少吃。问题还都在那儿,死不承认还是自己吃亏。今天说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针对现实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对策,用一些小的产品给予中国表情和特征。
现在看来,全国人民的创造热情始终还没有沸腾起来,水还没有烧开。
创造力是一个体系,需要一代人或者几代人努力构建的一个体系,前提是这一代人都要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我相信我们的文化仍然具有自我生存和演化的能力。但愿这不会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小的奇迹。
艾未未的话语权
《商务周刊》:你自己也在做设计,你设计中的自信、判断、概念等等来源于哪里?
艾未未:我的工作也可以说都与设计有关,比如说建筑设计中一系列概念的生成、判断,包括对制作的掌控。同样我做策展,也就是对展览的设计,也跟概念有关,跟选择有关。今年我要在东京和慕尼黑做两个个人展览。个展是我个人长期思考的表达,所以我会比较谨慎。
“艾未未”做为一个产品如何在世界文化中有位置、特征和话语权,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没有办法重塑我这个产品。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应的特征,比如独特的发展的轨迹,历史的影响,包括传统的影响,还有做为产品的个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我的情况稍有特殊,我是不受雇佣的,就像有人说的,我既是甲方又是乙方,所以我就获得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第一,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不太受到时代限制,个人的觉悟和行为方式就决定了我这个人。这种状态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从1978年就开始做了,30年没有间断;第二,这30年又有12年是在纽约的同一个圈子里折腾;还有,就是我比较幸运,在最近的10年当中做了比较综合性的工作,比如说建筑、策展,包括我个人的作品,包括摄影、摄像和博客,使我跟这个时代保持了多面体的关系,这对于做现代设计是很重要的。
我最近也在做工业设计,半年多前和一家跨国公司签约为他们设计家具,现在还在研究阶段。工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工作,重要的不是找到一个点子或是创意,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想法做到没有了,这是最难的。要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设计的优势,而不是看到。
对于外国公司来说,我既熟悉现代又熟悉传统,所以他们希望我能够把新的语汇带到原有的系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