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 13:59  国际先驱导报

  “花几千块钱在22院街买的一幅画,5年或者10年后变成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不是神话”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与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聊天,很难想像他还有一个“地产商”的身份。谈及地产或者商业话题,他很自然地就会转到艺术上,或者用电影来给他的地产项目打个比方,或者不经意地说出只有少数人知道的顶级艺术家的名字。

  张宝全说自己是“地产商”。不过,在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他总是脱口而出“我们搞艺术的”,透露出其浓厚的艺术情结。

  惟因如此,他才能做出“22院街”这样的艺术商业街。张宝全笑言,这是“前无先例,后也难有来者”的一条街。

  近日,在梅兰芳艺术中心、嘉木Walter Knoll艺术空间、摩登天空三大艺术机构签约入驻22院街之际,张宝全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的独家专访。

  中国需要这样的艺术平台

  《国际先驱导报》:您当时怎么想到要做这么一条街?

  张宝全:我经常看到在最好的商场画廊里出售的画,其实并不是艺术品而是工艺品,这令我很困惑。老百姓的房子装修完了,需要一幅画,去商场里的画廊,买到的根本不是艺术品,而是工艺品。这种作品买回家一钱不值。1000块钱买的,过两三年可能只值500或者200元。中国这么多艺术家,包括年轻的、新锐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很便宜,价钱有时还卖不过这些工艺品。市场应该来支持这些真正的艺术品,而不应该让假冒的艺术品盛行。

  中国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像美国纽约苏豪那样的艺术品展示和交易平台。

  《国际先驱导报》:北京也有宋庄、798等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它们不是这样的平台吗?

  张宝全:宋庄和798是艺术家生活和创作的地方,带有一定展示和交易功能。整个艺术品的展示和交易没有形成系统和标准。

  目前艺术品交易大部分就两种情况,一种是少数人参与的高端拍卖交易,一种是私下交易,因此容易鱼龙混杂。

  中国缺乏面对大众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这方面的需求实际上很大。如果不建立这样的平台,市场继续支持以各种各样面貌出现的非艺术,这对中国的艺术发展非常不利。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具有学术标准,面向大众,高中低端健全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有标准才会发生故事

  《国际先驱导报》:您几次提到了标准,作为一条艺术商业街,22院街怎么保证艺术品交易是在某个标准之上?

  张宝全:像很多地方,只要你付房租,就可以进入。22院街不是这样,艺术家和画廊的进入,不是付得起房租就可以的。他必须要经今日美术馆提名或认可,其次才是付得起房租。甚至有些我们认为很好的年轻的艺术家,付不起房租,我们也让他们进,用画来顶替房租。哪天他的画卖得好,不需要以画抵租了,再交钱。

  能够进入22院街的艺术家和画廊,都是今日美术馆选来的。今日美术馆是中国唯一加入世界博物馆联盟的美术馆,所以我们的提名选择,也是个门槛。

  《国际先驱导报》:为什么想到给22院街设立这样一个标准?

  张宝全:我去考察过很多艺术家群落,前几年流动的艺术家群落,整体素质和差异不大,但是现在的艺术家群落,整体差异很大,甚至一大部分都不是艺术家,可能是艺术爱好者。这更容易造成混乱。

  作为民间独立的艺术运营平台和机构,22院街是798、宋庄这样的地方向艺术产业化升级的一个新的形态。我们希望发掘真正的艺术资源,让它们获得市场的支持,有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而运用今日美术馆在艺术方面的标准和学术能力来提供选择、提名、推荐,可以促进中国艺术品交易、展示的形成。

  《国际先驱导报》:如果不设立标准,艺术品市场本身也会优胜劣汰吧。

  张宝全:像传统经典的艺术品,大众还是可以把握的。但是当代艺术这块,一个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大众能够把握的。

  中国的家庭收藏潜力很大,需要被重视。很多人家里都挂着工艺品,花钱也不菲,但没有收藏价值。为什么不买艺术品,为什么要买没有增值空间的呢?我觉得,消费艺术品的习惯要慢慢培养和引导。

  我们站在独立艺术机构的角度,或者说,站在艺术产业的角度,希望中国艺术品市场和中国艺术家的发展能有一种良性的秩序。

  作为艺术品交流、展示和交易的集散地,22院街是中国年轻的艺术家、包括未出名的艺术家展示的平台。也许你花几千块钱买一张画,5年或者10年后,变成了几十万或者上百万。我相信,这类的故事,10年内一定会在22院街发生。

  会“生长”的街

  《国际先驱导报》:很多人都不大明白,这条街为什么取名“22院街”。

  张宝全:在中国,一套21张汇集了21种中国古典民居建筑风格的邮票非常著名。它给了建筑师重要的启发和灵感——思考着是否有第22种风格,能完美地融合21种建筑语言。这就是22院街中的“22”的起源。

  艺术,崇尚个性,崇尚不同。22院街这个名字也是希望和别人不一样,便于大家记住。但是这条街的建筑,是多元化和先锋的。它抽象了中国民居建筑文化符号,如安徽的马头墙、北京的四合院垂花门、云南的一颗印宅院、广东的镬耳屋、江南的四水归一天井院……

  22院街的建筑本身已经成了艺术品,在国外获了很多奖。承载艺术的东西本身也应该是艺术的。

  《国际先驱导报》:您在描述这条街的时候,曾经用过“自然生长”这样的字眼。

  张宝全:我觉得这条街自己会生长。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金的时候,将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在消费上的体现就是从硬性消费转向软性,或者软性消费的需求和价值会越来越受重视。目前,中国从供应型消费转向精神文化型消费的转变,刚刚起步。我们会发现很多新兴的行业和新兴的东西。相信22院街起来后,会证明这一点。

  新城市核心

  《国际先驱导报》:这样的一条承载艺术的街,为什么要放在商业发达的CBD,而不是其他更有文化氛围的地方?

  张宝全:城市核心是什么,在工业文明时代,可能就是像国贸这样,最高档的酒店,最高档的写字楼,加上最贵的奢侈品。在后工业时代,则是时尚、艺术、文化、休闲、娱乐。

  CBD是中央商务区,是这个城市的核心区,22院街在这能够生存,因为它是城市的核心。现在很多时尚活动,都集中在这个地方。

  《国际先驱导报》:在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建造艺术商业街,经济效益是不是比做普通的地产项目要差?

  张宝全:艺术还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的时候,效益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我觉得,中国需要一条这样的街,非常需要一条这样的街。

  一条街,你不能看它三年的效益,要看30年、50年,甚至70年、100年。22院街经过一两年的培育和孵化后,前景会很好,因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非常好,民间的需求相当巨大。

  《国际先驱导报》:这个项目有风险吗?

  张宝全:现在看没有。但在这之前是有的,就像拍电影,需要构思、编剧本、导演、表演,到把故事演成好电影一系列过程,当然会有风险,尤其在编剧阶段。

  现在这条街已经完全按照艺术街的方式在进行。工业文明时代,我们是在比金钱,比谁的房子好,谁的钱多。但是现在,比的是精神层面东西。在国外楼的租金高低,与艺术收藏是有关的。他收藏的是梵高的作品,你收藏的是高更的,他的租金就可能比你高。在国外,这已经形成了概念。

  把艺术引进商业很累

  《国际先驱导报》:我想未必所有人都有您这样的艺术情结,你做这条街的时候有没有反对的声音?

  张宝全:因为我们经常做创新的项目,有22院街这个想法的时候,公司内部的担心是有的,不过明确反对的很少。

  当然做起来比较累。传统的东西,你规划完,大家全都懂。像这种创新的东西,就需要一遍一遍地说,让每个人都听懂,然后教他们去做,做得不对帮他修改,改不成就需要帮他去做。这很累人,一件事要付出5倍的劳动。

  搞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造是艺术家最重要的生命价值。我们总想把艺术引进到商业中,虽然很累,但在商业上会带来特殊的效益。普通的商业街永远会处于同类竞争状态,这条街不会。只要孵化成功,没人和他竞争。是独一无二的。

  《国际先驱导报》:会把22院街的概念复制到其他地方吗?

  张宝全:不那么容易。它有很多限制和条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像硬件的条件、资源的条件、区域的条件、机遇的缘分、时间的缘分、人的缘分等等,它是诸多因素合成的。如果没有今日美术馆,也很难做成22院街。

  就像种树,种的时候就得想好,如果要招凤凰,要选好的梧桐树,凤凰才能落下。北京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国正面临转型,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条街。我们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做了一件恰当的事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