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魏革军:世界需要和谐的中美经济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6日 13:07  《中国金融》

  建立更加和谐的中美经济关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利益博弈和排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关键是理清我们自己的规划、战略和思路,适当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少走弯路

  魏革军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两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结构性矛盾。

  危机时期,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经济恢复正常增长,防止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蔓延,日益上升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经济体都把关注点放在“救市”和刺激经济恢复方面,很难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金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其经济关系备受瞩目。一个几乎是普遍的共识是: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积极的中美经济关系,对于中美双方以及世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几年前,伦敦一家知名研究咨询机构出版了《中国与美国》的报告,详细分析了中美两个大国日益紧密的经济关系及其彼此畸形的经济结构。尽管其中一些观点有失偏颇,但却折射出了中美双方相互依赖的关系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中美双边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两国的交互影响,而且也表现为其对全球经济的巨大影响力。美国2008年的GDP为14.33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中国的GDP为30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从经济角度看,几乎没有哪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能像中美关系这样重要。中美建交30年来,双边经贸合作的内容已经扩展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中国与美国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5亿美元,2003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8年为4092.5亿美元。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美国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双边贸易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与美国的金融联系不断加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和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资本;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资本。2008年9月份,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850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2008年6月底,中国持有美国证券资产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中国与美国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2007年前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居于头把交椅。2007年后,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火车头。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测算,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左右,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对亚洲经济的贡献更大。

  中美经济联系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中美之间经济金融之间的物流和资金流关系,被一部分人视为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平衡。现在看来,这种平衡关系是脆弱的,需要逐步建立新的更加稳固的关系链。不过,寻找新的平衡并非易事,将是一个漫长的结构调整过程。尤其在当前复杂环境下,急于打破这种平衡在经济上、战略上乃至政治层面都存在着风险。因此,维护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照顾彼此的利益关切,对于双方和全球经济都意义重大,合则两利,斗则俱损。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彼此以建设性的态度、发展的观点看待未来双边关系的调整,从而构筑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中美经济关系。

  在中美经济关系问题上,存在一种急躁的情绪,比如,认为中国应大幅度减持美国国债,把更多的外汇用于资源性和战略性投资方面,以减少资产过于依赖美国市场的风险。但是,中美经济关系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也非单纯的产品供求关系。中美两国现有的贸易与金融格局,是现存国际分工格局以及现存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体现,反映了两国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的差异和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这些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运用外汇储备直接投资于非金融资产存在一定的政策和法律障碍,同时,资源投资与金融投资一样存在风险。历史上看,国际市场上资源价格的波动有时并不亚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因此,激进式减持美元资产的做法缺乏可操作性,容易触动敏感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必须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美经济休戚相关、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就决定了应以十分谨慎的态度处理双方的争议。特别是,在目前国际环境下,如果大量抛售美国债券,会引发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连锁反应,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在中美经济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一些傲慢与偏见。长期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包括个别媒体唱衰或者唱盛中国的观点不绝于耳,比如,中国金融破产论、中国威胁论、国际责任论、汇率操纵论等。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一直以坚定的步伐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与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经济外交方针,从不以邻为壑、转嫁矛盾。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不失时机地推进国际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展示了负责任的风范和形象。但是,这些年来,一直有人在汇率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把汇率当作政治工具,指责我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获取出口产品价格优势,赢得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实践证明,这种论调是荒谬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看清了问题的实质,看到了美国经济的问题所在。汇率操纵说不过是避实就虚、掩人耳目。实际上,中美贸易差额除了复杂的经济原因外,主要是因为美国对正常贸易资本活动的干预所致。美国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国实行管制政策,而其国内对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需求却居高不下。另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币长期和美元挂钩,一升俱升,一降俱降,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不断扩大。这表明汇率不是影响贸易差额的主要因素。汇率操纵论不符合事实,且助长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实际上,自2005年7月份以来,中国正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联动关系明显,体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规律。

  发展健康的中美经济关系首先应当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过去几十年,我国坚定履行改革开放承诺,对外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领域不断扩大。相比之下,美国通过一些技术性壁垒,以开放之名行保护之实,在金融机构准入、资本并购等方面对我国设置了诸多限制。这实质上是贸易与金融投资领域的保护主义。处理双边经济关系应建立在互信、开放、包容、对等的基础上,不能过于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更不能动辄以所谓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名义限制正常的商业活动和资本流动。要看到,中美经济存在着互补互利性。这种互利关系惠及两国企业,惠及两国人民,也推动了各自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同时,稳定的中美经济关系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当说,总体上看,中美两国经济关系是向着比较平稳的方向发展的,毕竟双方拥有的共同利益在不断增多,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两国存在利益排斥的一面。中美双方应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主动调整影响两国经贸正常发展的因素,推动经济关系的良性互动。

  加强对话沟通是构筑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平台。通过引入对话机制,双方可以充分表达彼此的利益关切和文化认同,有效解决贸易分歧和争端,推动经济金融合作的不断发展。从2006年9月中美双方宣布启动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以来,两国已经成功举行了六次对话。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深化中美经济关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经济可持续增长”、“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以及“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等主题,双方就宏观经济、能源与环境、贸易与投资、金融服务业、创新、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加强和深化了中美双边经济关系。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已成为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样的对话机制,认真分析我国的需求,加强战略研究,充分吸收企业界和各类协会的建议,科学制定与美国经济合作规划,推动双边经济关系均衡发展。

  加快经济调整是构筑中美经济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模式都存在局限性,建立在中国高储蓄率与美国高消费率基础上的平衡是难以持续的。美国应高度重视自身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自我约束,改变过分依赖消费、过度透支信用的状况;应当实行更加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充分考虑其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责任,充分考虑其他经济体的利益诉求,避免过度转嫁矛盾和风险。我们注意到,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化趋势明显,财政赤字加剧。据预测,2009财政年度美国赤字将达到1.8万亿美元,占其GDP的13%, 2010财政年度赤字将为1.4万亿美元,占GDP的10%。美国未来10年总赤字将高达9.3万亿美元。这是令人担忧的。

  对中国来讲,不能走过于依赖以外需为导向的发展道路,应更加重视内生性经济增长。通过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把过高的储蓄率降下来。通过不断深化经济改革,自主创新,形成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经济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减少外部金融依赖,有效防范经济发展中的外部风险。

  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中美经济关系完善还应在多边和全球范围内统筹考虑,正确处理双边与多边的关系,重视发展其他双边关系。要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推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

  建立更加和谐的中美经济关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利益博弈和排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关键是理清我们自己的规划、战略和思路,适当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少走弯路。■

  作者系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辑、《中国金融》杂志主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