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的商业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18:37  《创富志》

  不是美元的商业模式,更不是日元的商业模式

  清议/文

  为什么需要探讨人民币的商业模式?这是因为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已难以继续为世界贸易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缺少用于贸易支付的货币,也使中国出口陷入低潮。那么,人民币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美元靠贬值获利的“储备货币商业模式”,还是日元靠升值获利的“汇兑性收益商业模式”?其本质都是:你的得,就是别人的失!都是货币战争思维!都是以邻为壑的经济学!人民币的商业模式不该是这样,而应赋予其“流动性换资源”的内涵,将过剩的流动性,输出给“资源出口国”,以换取将来的资源供给,并通过人民币结算,实现双边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这才是对的!

  如果将“人民币国际化”理解成争取“储备货币”地位,那将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总人口将从2021年开始陷入一个长期递减周期,最终在2100年减至5.6亿人,令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萌生重大变数,以至于人民币主权信用缺乏持续的扩张空间。

  于是,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目标很可能最终无法实现。假如换一个思路,将“人民币国际化”理解成中国“流动性管理”的手段之一,输出部分过剩流动性,局部缓解因“储备货币”短缺而出现的“世界贸易危机”,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与国际收支平衡,实现人民币贸易伙伴的互惠互利,那将是另一番景象。

  说到底,货币的基本功用在于充当“贸易媒介”,成为储备货币,亦福亦祸。为此,人民币国际化不能走英镑、美元、日元国际化的道路;没有必要将“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当作目标;更没有必要去谋求“货币霸权”以及与此有关的利益。

  货币的商业模式,或许是最普遍和最复杂的商业模式。其普遍性在于,任何一项生意都必须借助货币的媒介来实现;其复杂性则在于,作为贸易媒介的货币,其价值的形成与变化,涉及到国与国之间几乎所有因素的竞争性比对。

  过去一年里,我们先后探讨过英国的流动性管理、美元的商业模式、白银的商业模式;讨论过“17世纪危机”和如今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其对“储备货币”以至世界贸易所构成的极为负面的影响;也讨论过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体系的逻辑,并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对可能在2028年前后出现的“中国式灾难”做了初步分析(详见《创富志》2008年合订本)。

  贯穿上述系列文章的基本思路是,作为与“劳动力”并列的两大资源,“流动性”是财富增长过程中的关键,妥善管理流动性是财富可持续增长的不二法门。

  所以探讨人民币商业模式前,先要谈流动性管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