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尚商业新势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0日 16:56  《商界时尚》
时尚商业新势力
《商界时尚》2009年第6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女明星们占据多年时尚潮流的顶级资源之后,不再执着于成为某个企业的代言人,而是把其个人魅力转化为品牌风格,将个人理想与精神发挥到极致,并以商业的方式重新表达,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最无所谓时尚的商业领域渗透,这必将对社会、对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执行/ 田园 采写/ 朱月怡、王剑 摄影/ 徐永明(M-studio) 造型/ 王茜(东田造型)、王奕为(东田造型)

  服装提供/ NE·TIGER 、JEFEN 、nocturne、Maryma马艳丽高级时装定制中心 场地提供/ The Temple Hotel 嵩祝院23号 www.drougett.com

  曾有人撂下这样的狠话:“明星是理财头脑最弱智,又最热衷于投资的一批人”。

  是的,毫不客气地说,明星进军商界对真正的企业家来说不构成任何威胁,尤其是女明星——或许,在中国企业家眼里,她们最大的价值仍然是品牌代言或陪吃陪喝。尽管若干年来,渴望得到另一种成功认同感的女明星们无数次尝试经商,但成功者寥寥;即便在商业上有所收获,也大多不过是开个餐馆,弄个酒吧,小资情调,小打小闹。女明星们纵然能够凭借知名度在社会活动中获得一些便利,但市场竞争残酷又公平。利益面前,智者胜。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她们简单粗暴的生意经在其近亲的操持下平庸无奇——是的,我们必须明确,只有当商业与理想和智慧挂钩,才有可能出现例外。

  作为一股进军商界的新势力,我们眼下要讲述的是一群与众不同的女明星。

  首先,她们不是开个餐厅就满足的商界玩票者,而是希望以更强的实力、更大的野心、更具魅力的方式实现镁光灯之外的人生理想。其次,她们选对了商业的切入口——女明星进军商界,那么先富者必定来自时尚产业。明星当然不可能比王石们更了解房地产,但试问还有谁能够像她们一样占据时尚发声的最高点,用她们的品位来影响产业呢?女明星们占据多年时尚潮流的顶级资源之后,不再执着于成为某个企业的代言人,而是把其个人魅力转化为品牌风格,将个人理想与精神发挥到极致,并以商业的方式重新表达,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最无所谓时尚的商业领域渗透,这必将对社会、对经济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服务业、家居业、时装业,尽管其商业起步时间不同,发展阶段迥异,但每一个行业都闪耀着其强烈的个人烙印;名主持、名模特、名演员,那些我们所熟知的明星,在她们完美的外表下,更有着智慧的头脑和坚强的内心。最重要的是,与一般商业模式不同,女明星的品牌理想中充溢着更为强烈的情感因素——感性当然有可能成为商业模式的致命伤,但在明星光环的庇佑下,更加自由的经营方式反而给了其更广阔的发展可能。

  马艳丽在她模特生涯最辉煌的时候选择隐退,那是因为她发现了一条让她感到更加踏实的理想之路;刘孜把经商当做是“修心”,在拓展自己人生的同时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还有更多未能被我们的镜头光顾到的女明星,她们都在用极其认真的态度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中国时尚产业正在摸索式前进的途中,或许,她们正是我们要找的创造历史的人。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Mary Ma-rvelous

  马艳丽:

  高级定制本土时尚

  采写/朱月怡

  无论以什么方式来撰写中国时尚产业渐进的历史,马艳丽都必定是其中极其重要的角色之一。如今,再也不会有人将类似“花瓶”之类的浅薄词汇与马艳丽的名字挂钩,而她在高级服装定制的领域里也可以拉出一长串令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VIP顾客名单:大卫·贝克汉姆、谭晶、《阿依达》女主角、好莱坞影星Chris Tucker⋯⋯

  “有时候想想,就觉得这个马艳丽还挺棒的——那么多很棒的人都在穿Maryma的衣服。”马艳丽笑着说。如今的她早已不再贪恋T台上的无限华丽,而将心思统统用在设计服装和服务客户上。

  1995年,当懵懂的中国时尚界还严重与世界脱节时,马艳丽便以近乎于误打误撞的方式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时尚坐标。通过她,我们终于意识到,女模特“冷漠”的面孔下也可以诞生极具生命力和个性的表达,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却在模特事业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隐退。仅仅把这样的隐退当做是女模特的习惯性转型是不准确的,事实上,运动员出身的马艳丽心里其实一直很有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也很坚定。从小我的父亲就告诉我,做人要自尊、自爱、自力更生,我认定我的人生不会仅仅是在T台上来来往往。那时候因为职业的关系拥有了更高的眼界,能看到世界上最时尚的服饰,就像小女孩迷恋花裙子一样,我相信我也可以拥有自己设计的服装品牌。”

  在两年的潜心进修之后,马艳丽在2003年创立了属于她自己的品牌Maryma。但仅凭对服装设计的热情和品位就想在商业社会里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完全没有过商业技能培训的马艳丽来说,她也第一次意识到从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2003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Maryma的时尚版图在非典的打击下扩张得极度缓慢。此后,经历了两年的蛰伏和历练,恢复了元气的马艳丽更加成熟,终于在2005年为Maryma品牌找到了更加适合的定位——创办马艳丽高级时装定制中心(Maryma Haute Couture),以高级定制的名义高调归来。在那场名为“在红地毯上”的高级时装定制发布会上,马艳丽展示了60款经典高级定制晚装,让人看到了高级定制无法抗拒的魅力。与此同时,费翔、谢霆锋、容祖儿、柯兰、彭丽媛、胡军、吴若甫、赵宝刚、张朝阳等名流悉数到场,使之成为2005年底最炫目的一场时装秀。

  如今,她所创办的马艳丽高级时装定制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国际化的新生本土品牌。每一次出访去学习,每一季新品的发布,每一个系列的推出,都使这个品牌日趋丰满,而马艳丽本人也在设计师和企业家的身份转换中游刃有余。14年间,她释怀了作为一个运动员在艰苦训练多年后冠军梦破灭的心,忘记了一晚试穿200多套衣服的劳累和一年搬8次家的不安,坦然面对商业社会里复杂关系所带来的苦恼⋯⋯

  “隐忍的奢华”,这是马艳丽对其品牌的最直接定位,明眼人亦能感受到这五个字之于马艳丽本身的深意。当她褪去华服,总以职业裤装的行头出现在时尚派对、公益活动,抑或是谈判桌前,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中国时尚界,甚至以独特的新中式风格闪耀在国际舞台之上,我们有理由对Maryma的企图心报以更强烈的期待。

  马艳丽:让“设计师”打败“老板”

  B=《商界时尚BIZMODE》M= 马艳丽

  B:现在一般人怎么称呼你?会叫你“马总”么?

  M:呵呵,好像没人这么叫我,除非是特别不熟的人——那几乎也没有。

  B:看来大家还是没把你定位成一个企业家。你自己现在怎么给自己定位?老板,时尚人士,还是设计师?

  M: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希望做时装设计师,纯粹地设计时装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做老板就不同了,在理想化之外还必须考虑市场。所以我脑袋里的“设计师”和“老板”常常打架,不过还好,通常都是“设计师”赢。

  B:在你最初做服装品牌的时候,你脑袋里的“设计师”似乎还要更强势些?

  M:对,那时候是绝对的理想主义,对自己的品牌也非常有信心,一切都按照我心目总最理想的状态来设计,可是很奇怪的是我很喜欢的一些设计总是卖得不好,反而是我觉得平庸的款式销量很好,很纳闷。过了好一阵子之后我才明白:凡是我认为很棒的设计,刚上市的时候总是卖得不好,可是半年之后就会特别流行——我的设计总是早于流行,老跟市场有时差,这虽然是个好现象,但导致的经济后果非常可怕。

  B:所以你就放弃了之前的大众服装品牌?

  M:是。但其实我在心底里一直没有放弃它,它应该是一个很棒的休闲装品牌,时机成熟之后我会把它捡起来,好好做。

  B:之后是什么让你选择了高级定制?

  M:大概是2005年,那个时候高级定制服装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我本能地察觉到高级定制将在未来的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而我本人的设计风格也逐渐清晰,所以在那一年创立了“马艳丽高级定制服装中心”。至于现在Maryma的版图则更加清晰:高级定制是核心业务,也是我放心思最多的地方,是Maryma的形象品牌;另外还会有一个中高端的休闲装品牌,一个珠宝品牌等等——Maryma将成为一个非常丰富的有机时尚帝国。

  B:跟其他擅长设计的设计师品牌以及擅长营销包装的高端服装品牌相比,你最大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M: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必须承认这一点,所以在我背后有个很强大的智囊团,就是我的朋友们。说来你可能不信,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不是大家想当然的“名气”,而是我的为人。跟我接触久了的人都会说,马艳丽人很好。所以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客户,他们都很乐意帮我,我们能在很好的氛围里完成工作。有时候我很霸道,比方说跟一个朋友说:“这件事情我不管,你必须帮我搞定啊。”更多时候是朋友们很热心,比方一个朋友总是跟我说:“MARY啊,我求求你,用我的一次创意行不行?”(笑)劣势肯定是商业经营上的,不过很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很棒的人来帮我,可以补足这一点。

  B:可以说你的模特生涯见证了中国时尚业的起步,而现在你的作品里能看到你在努力用国际化的语言表达中国文化,这能否被当做是马艳丽希望中国能在世界时尚界占据一席之地的野心?

  M:呵呵,我希望是这样。中国的确有太多的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利用。每一次看到国外设计师滥用中国元素,我都会觉得很遗憾: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只是看客。所以,几乎在我的每一件作品里,我都希望中国元素能够有所体现,或多或少,但一定是最具风格的亮点。

  B:与其他企业家相处的时候,他们对你来说更多地意味着是“客户”还是“同僚”?你怎么看待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的“时尚”?

  M:在我的客户中,企业家的确占据很大的比例,但他们跟我的关系,大多都是朋友,而不仅仅是供求双方(笑)。我把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时尚态度分成四种。第一类是他本身不在乎,认为他的魅力在于智慧和财富,不修边幅反而更能体现这一点;第二类是不懂得在乎,没有这种意识,不知道还要考虑在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这件事;第三类是很想跟上时尚的脚步,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跟,有时一味模仿反而弄巧成拙;第四类自然是有着很好时尚眼光的人,这部分群体的数量是在日益壮大的。其实过去的徽商也好,或者再早期的商贾们,都很讲究穿戴,非常时尚,只是我们没有能够很好地传承。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把这样一种传统复兴起来,这当然难度很大,但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B:现在的你,如何看待“幸福”?如何看待“爱情”?

  M:爱情,就是牺牲。我想对所有女人来说都是如此,而幸福就是有另一个人愿意为你牺牲。(笑)

  B: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的慈善行动中,很多次被你的言行所感动。关于慈善,你是出于怎样的心情去做的?

  M:慈善这件事,我不想说得太高太深,其实对我来说那是一种个人情感上的满足。以前有时候心情不好,我会去做义工,那时候你会觉得其实生活很简单,付出自己的一些能量,就有可能改变别人的生活。去年,我去北川的时候,看到许多明星带着助理去那里看孩子们,拍完照采完访,他们可能就再也不会去理那些孩子们了。其实孩子们都不傻,他们也讨厌被利用。最重要的是,慈善不是作秀,而是真的能让灵魂获得放松。所以不管多累,工作排得多满,我都会尽可能去做慈善方面的工作。那好像是内心力量的加油站,可以净化灵魂。

  Life beyond

  Business

  刘孜:

  不是生意,

  是生活

  刘孜几次提及自己的星座——天蝎座,“我是一个骨子里非常理想主义,再加一点文艺青年的半疯的人,其实这是和经商需要的脑子背道而驰的。”刚刚从巴塞罗那回来的她,和我们谈论着高迪梦幻的米拉公寓和古埃尔公园,以及她迫不及待地对家中地板“高迪化”的处理,“大面积的白,在不经意的角落,铺上一圈色彩斑斓的马赛克,再镶了两只蝎子——我的星座。”她说这是高迪给她的灵感。

  从华服重彩的演艺圈跨界商海,从最初的时尚宠物店到代理国际一线家居品牌Kartell(意大利),并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空享”⋯⋯刘孜的“华丽转身”有些让人惊异,在一派明星开饭店、酒吧的潮流中进军设计界已算异数,而获得专业领域的认可更是难能可贵。凭借着把自家别墅设计成了“提拉米苏风格”,刘孜一举拿下2008年《时尚家居》的家居设计“最具品位”大奖。在金融危机中“逆袭”而上的家居店越来越受欢迎,“空享”工作室接下了开发商的单子,要设计一个会所⋯⋯“这看起来有些像是做梦,但是梦醒了却发现都是真实的。”刘孜说,一步步走来颇有些水到渠成的意味,并没有刻意追求,“甚至最初都没有想过这些梦想中的事会一一实现。”

  演员、宠物店的主人、家居店和设计工作室的老板⋯⋯刘孜的头衔越来越多,但她依然是那一个感性的女子,“爱空想”的天蝎座。“我在想我的家居店不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商店,它也卖咖啡,在下雨天的时候打折,放很多设计的书,让大家安静地阅读。”

  采写/ 王剑

  跨界“乐活”

  说起当初涉足商界的缘由,似乎颇有些戏剧性。那时的刘孜有一些危机感,“我喜欢拍戏,但是如果一年中90%的时间都在拍戏,即使是自己不想要的角色也还是停不下来的时候,这条路便走得焦躁,很局促。”她试图放缓自己的节奏,考取了北影的MFA(艺术硕士),“想让自己的步伐放缓下来,静一静。”

  刘孜喜欢简单而从容的生活,她养宠物,对设计的兴趣更是从小就有,但以往忙碌的演艺生涯让她觉得要涉足那些领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心态变了,你看世界的角度也会变,突然有一天,你的梦想就自己找上门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的朋友朴树提到了要开“高级宠物服务店”的想法,大家一讨论,刘孜便兴奋起来了,“宠物店我自己也去,”但能让大家真正呆得住的宠物店却很少,甚至没有。”她对设计的偏爱也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它应该是咖啡馆式的宠物店,隔音、没有异味,能上网。空间应该是干净的白色的,用现代的手法装饰⋯⋯”

  一来二去,刘孜就这样跨入了商界,成为了“Pampers”高级宠物店的老板,这间开在北京顺义别墅区的极简风格的宠物店也可以看做是她的第一件室内设计作品,整个空间的设计、用色、装饰她都亲力亲为。刘孜对她的“作品”也很满意,“我把想象中的事物实现了,朋友们都觉得不错,他们说,这是真正喜欢宠物的人交流聊天的地方。”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对于刘孜来说,宠物店只是一个开始,机缘巧合,她又拿到了意大利家居品牌Kartell的代理权,这个于1949年创立的品牌,以独创的、革新的构思而载誉无数,喜欢设计的刘孜对其也是情有独钟。

  “这个事情对当时的我来说似乎有些遥不可及,充分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我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但她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沟通去解决的,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背景和身份。”她甚至想到了用拍摄一部纪录片的方式向Kartell意大利总部展示她在燕莎商圈“官舍”的店面选址。“他们说从来没有一个代理商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和他们谈判的。”经过了半年的沟通,她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代理权。

  “以前总觉得自己老是在空想,但只要你敢想、敢做,没准哪一天,命运就会青睐你,实现你的愿望。”在演艺和家居设计领域跨界而行,“两方面我都能走得从容一些,而不会只依附于某一个行业。”她不喜欢被标签化的生活,有一次参加一个活动,有人告诉她,说刘孜你不要把自己打扮得跟明星一样,因为来的都是设计行业内的人士。“我觉得很奇怪,在你眼中我是一个明星也行,是一个设计师或老板也没有关系,但我就是我,我穿的就是我自己喜欢的。我不喜欢被标签化。”

  投身商海对于刘孜来说是找到了生活的另一个出口,“开店对我来说就是修心,可以跟不同的客人去交流,能有更多的机会和理由‘走’出去。在选自己喜欢的戏的时候,也更沉得住气。”以前每年春节过去后刘孜都一定会去拍戏的,但现在她显然有了更多的选择。“到意大利,到西班牙⋯⋯去看很多好的设计。”

  生活设计师

  刘孜很善于描绘她头脑里所梦想的境界:“我喜欢慢调电影,在那些片子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女主人在店里招待不同身份的客人,他们听着音乐,慢慢喝着咖啡,在那一刻他们都爱上了那个环境,成为了朋友。”她喜欢这样宁静而安详地享受生活的感觉,“当时也是缘于这样的理想,所以开了这家家居店。其实所谓生意,很多人想把它做成规模的,或者说很大的事情。但对我来说,这不是生意,而是生活。经商赚钱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

  有来家居店的客人和刘孜聊天,说你为什么不去开发新的城市,开更多的店,把自己的生意做大?“我说我想的是怎么把这个店做好。”刘孜每半个月就会换一次店里的陈设,并且在店里做一些关于设计的展览。“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却能让客人能感受到店里不同的气氛和我们的诚意。”

  家居店的第一个客人是一个钢琴家。“他刚开始买了几件东西,后来我们到他家里给他搭配。他觉得效果非常好,一下就要了很多。”而让刘孜尤其感动的是这位钢琴家之前已经买了一个沙发了,“但当他看见我们的一款沙发后,一眼就喜欢上了。后来他去了国外演出,打电话给我们,说希望回国后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那款沙发。”半个月后,这位钢琴家得其所愿。而在另一边,刘孜也非常兴奋,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在她的家居店开业之前,曾经有人告诫她说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开店并不是个合适的时机。虽然最后她没有因此却步,但心里还是忐忑。

  开了一个好头,家居店的生意很快走上了正轨。后来刘孜分析,来店里的客人分为两类,一种是这个品牌一直以来的忠实拥趸,“但这是很小的一群人”。而绝大多数的客人则未必迷恋于这个牌子,“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热爱生活,喜欢有意思的生活方式。”这一部分人是刘孜所着力开发的客户群——“我现在在想我们应该建立自己的阵地,比如网站之类。把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好的设计,或是我自己对设计的理解、理念,对生活感受放在上面,和大家去交流。这样的话,我们居住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每个人的情绪也是愉悦的。”

  她的“空享”设计工作室被阐释为“空间里的享乐分子”。由刘孜和一个建筑师合伙,对方侧重建筑,而她自己则偏重装饰。虽然主业是为开发商一级的客户提供设计,但对家居店的客人,他们也会给出一些建议。“开家居店也是一个平台和载体,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设计的美感。”

  对于未来,刘孜并没有给自己的经商事业定多么高的目标,“做生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天把自己的精力花在赚了多少钱上面,那样活得很累。经商不是我的目的,是一个途径,目的是让我更简单地生活。”

  她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一份浅淡的从容与平和,亦如她所喜欢的设计风格,是简单而朴素的。“譬如日本的安藤忠雄那样的设计师,他们的设计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显示出了自己的本真。”刘孜又回忆起了在巴塞罗那的午后,“你的气场被美妙的音乐和精巧的建筑所笼罩,每个人都会沉浸其中,到那里能感受到美,感受到震撼,这才是永恒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