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方靖:一个广告魔法师的嬗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6:59  《中国商界》杂志

  文 / 赵发中

  从生性腼腆的穷学生到作风剽悍的策划人,从痴迷诗歌的文学青年到剑走偏锋的商界精英,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创办自己的公司,而今身价千万,安徽乡下后生方靖在七年里完成了一场激荡人心的蜕变。

  2003年他操刀三十余篇报纸广告,协助背背佳老总杜国楹的好记星学习机一飞冲天,从而一举成名。

  2004年他帮助朋友策划9快9减肥茶,就像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一个月红透江苏,很快蔓延全国。

  2006年他一篇不足两千字的软文广告,让高考教辅《试题猜想》全国卖断货,引爆高考教辅大战。

  2007年他策划运作、拍广告、打样板市场的《单词不用记》,帮广州负债百万的客户一年内盈利两千多万。

  他制造“把人脉关系当商品买卖”争议话题,引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三百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

  2008年史玉柱的五粮液黄金酒,全国启动第一个月销售1亿,第二个月2亿,缔造了保健酒历史上的奇迹,幕后依然闪烁着他的身影。

  大学岁月

  命运就像跟他开了一个戏剧性的玩笑。1997年的高考志愿指导书把本属于重点大学的“上海金融学院”印在了本科目录,老师在班上开会纠正,他迟到了,偏偏把这所大学填到了本科第一志愿,然后稀里糊涂“送”进了合肥一所大学读会计学专业。

  然而,谁又能料到大四下学期,他第一次去上海找工作,就被史玉柱的健特公司一眼相中,成为那一年公司招聘的三个应届毕业生之一,从此在上海扎根。

  大学里把校服一年穿到头的他,第一次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最羡慕北方同学吃馍的胃口,因为吃馍最省钱”。

  他曾跑到城隍庙批发一批充电电池、收音机,拿到其它学校贩卖。他的经验是,“看到哪些宿舍门口晾晒着绿色军训服,那肯定是新生,他们刚入学手头宽裕,而且不懂行情,能够卖出高价。”

  奔波一天之后拿到赚的一点小钱,在校门口摊子上美滋滋吃上一盘三块钱的炒河粉,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看到有人在四牌楼新华书店门前举牌子做家教,他也跑去举了一天,一无所获,还像猴子一样供路人参观。

  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合肥一个电台,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出来,电台主持人感动了,郑重其事地播出,结果他留下的家教BP机号,几乎被打爆。

  方靖笑着说,这是他第一次发现广告的效力原来有这么神奇。“并不是你一定要多么优秀,有多少过硬的资本,别人才会选择你,关键是你通过什么途径和形式推销自己!”

  生性腼腆,不善言辞,再加上实在对打算盘、做报表提不起兴趣,方靖在大学里独来独往。他从小喜好文学,初中就拿到第一笔稿费22元钱,被他父亲拿去买化肥了。大学里他又捡拾起写作的兴趣。

  安徽影视频道举办了一次影视评论征文,他用一上午写了篇稿子寄过去,竟然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步步高DVD,当时还值两千多。他顺便多花了两百多块钱买了台旧彩电,取代了家里的老黑白电视机。

  安徽电影评论协会吸纳他为最年轻的会员,经常煞有介事的接到通知,跟合肥一些教授、编辑、记者开会,讨论电影现状和出路。入会的好处是有一张安徽电影总公司的《看片证》,可以在合肥各大影院免费看电影,然后给报纸写影评赚稿费。

  营销启蒙

  2001年春节刚过,方靖从合肥坐火车第一次来到上海,为自己毕业寻找出路。在上海

  在社科院一个远房表哥的家里,看到报纸上一则招聘文案策划的广告。表哥说,这是史玉柱的公司,你现在就去试试看。

  那段时间史玉柱浮出水面的报道,已经在报纸上出现。史玉柱跌倒了又爬起来,东山再起的传奇经历,无疑切合他从小看武侠小说培养起来的英雄情结。

  他来到史玉柱的公司面试,拿出厚厚一叠在各个报刊杂志发表的作品和获奖证书。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方靖一改木讷本性,向策划部门的主管口若悬河的大谈怎么做策划,其实心里像敲鼓一样。

  第二天上午他便接到电话叫他立即去上班,试用期工资2500元。父亲得知他到了一个民营的保健品公司,暴跳如雷,半夜三更打电话劈头盖脸一顿痛骂,“这种公司说倒就倒了,我宁愿你到安徽国有企业拿几百块。”

  史玉柱第一次到策划部开会,方靖壮着胆子提了一个心里想了很久的问题,“为什么脑白金广告里的那个老头那么恶心,换一个好看的不好吗?”史玉柱耐心回答,我们也花了很多钱请名人代言,拍了好看的广告,播出后销量下滑,但是一播出这个土得掉渣的老头,销量就上升。通过很多次测试都是这样,实践证明这个片子最有效。

  这让方靖感到很震动,第一次发现商业策划和营销的学问很深,很多是违背我们的“常理”。这让他想起电影里的一个现象,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坏坏的”配角,会比一本正经、“高大全”式的主角,更让观众喜爱和记忆深刻呢?人们表面的喜恶,跟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方靖说,我不是学营销专业出身的,没有被大学教科书洗过脑,头脑里是一张白纸,所以很容易接受史玉柱的那些营销策划思想,何况,那都是在市场上摔打出来的经验。

  史玉柱非常重视策划,有段时间还亲自批改方靖他们做的文案。他们也经常参与公司全国分公司经理的营销会议讨论,从基础文案、营销布局、终端细节,到怎样阻击竞争对手。他们还经常下放到地方,上街拦住路人做市场调查,这些经历无不让他受益匪浅。

  做脑白金、黄金搭档,史玉柱都亲自写文案,言辞没有优美之处,通篇大白话,但是句句直抓人心。说到底,策划就是做消费者的心理工作。

  让方靖感触最深的,还是史玉柱工作的专注和执着,并以此为一生学习的榜样。正如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所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在健特,加班是家常便饭,经常下班后刚刚回到住处,就接到公司电话,立即回去开会。在黄金搭档试销期间,方靖患上了肠易激综合症,不得不辞职,换一个轻松的工作休养。

  回过头来再看以前,方靖说,实际上自己做公司更累,如果说我稍微比别人多一点点成功,是因为我比别人熬夜更多。

  初试牛刀

  2003年5月方靖应朋友之邀,在一家策划公司负责一个上市项目。当年7月份的一天,好记星副总蒋宇飞风尘仆仆赶到上海,请他这个出自脑白金的软文高手做报纸广告。

  操盘手杜国楹曾靠背背佳一夜成名,25岁成为亿万富翁,然而后继项目一亏再亏,败到再无后退之路。他们看到一款叫e百分的英语学习机卖得不错,便凑了两百万做一个跟风产品,这就是好记星。

  好记星是在复读机基础上更新换代的英语学习机,贴牌生产,并没有过硬的技术或商业噱头。创造过商务通神话的恒基伟业也正在主推同类产品“记易宝”。

  当时没有一个竞争对手把好记星放在眼里,更没有谁会想到,两年后好记星一年创下25亿的销售天量。

  就像当初史玉柱在江阴试销脑白金,战战兢兢的投放小成本报纸软文;在济南试销时,杜国楹也只能捉襟见肘的做报纸广告,把所有“兵力”集中在一点。

  同类英语学习机的概念诉求非常笼统,听说读写译样样全能,却缺乏一个具体的利益诉求。好记星主打的是记单词,利益更直接更具体。因为中国人学英语,遇到最大障碍就是记单词,词汇量也确实直接关系到英语成绩。

  方靖认为,软文的造势作用,是打心理战,好记星的使用者是孩子,消费者是家长,因此必须集中全力攻打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软肋,用情感的洪水去冲破消费的心理防线。

  《一台好记星,万千父母情》,《孩子英语差,最痛父母心》,《爸妈再爱我一次吧》,《送孩子一把学英语的金钥匙》,《中国家长更疯狂》等三十余篇整版广告陆续出笼。

  就像积蓄太久的火山一样爆发,方靖把一些广告炒作技巧,如“正话反说”,“伤皮不伤肉”等,淋漓尽致的发挥。往往凌晨三四点做好的广告,两天后就一字不差地投放出去,内容、版面不断翻新,轮番刺激家长,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好记星旋风。

  《中国家长更疯狂》投放《北京晚报》,咨询电话突破700多个。2004年春节前后,杜国楹在北京疯狂投放了60多个整版。样板市场的成功经验,迅速像病毒一样在全国复制,令竞争对手目瞪口呆,亦步亦趋,完全失去英语学习机大战的主导权。杜国楹也成功进入橡果国际电购系统,完成了凤凰涅槃的营销神话。

  经此一战,方靖被业界评为“中国第一文案”。正如后来史玉柱身边的一个高管所言,“方靖可能是学习史玉柱软文手法最成功的人之一!”

  杜国楹盛情邀请他出任好记星策划总监,他婉谢了对方的好意。那时候,他在一家公司负责产品策划,税后年薪18万,他认为打工打到头了,便毅然辞职创办自己的策划公司。他心里这么想,“在三十岁之前一定要闯一闯,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再去打工。”

  做广告军火商

  2003年底他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工作室,租了一个60平米的小办公室,地板裂开可以塞进一只手指,但是开出的价码是一篇广告两万元,这让很多人觉得是异想天开。

  在广告策划圈里,资历很重要,就像做郎中,老郎中更受人信赖。方靖没有在企业做过高管,没有人脉资源,资历尚浅,太年轻,仅有的是对自己的自信。

  方靖解释说,“很多策划公司喜欢搞一大套营销策划报告给客户,客户花了很多钱,最后发现买回来的是一堆纸,因为这些方案很空洞,客户根本执行不了。我给客户提交的广告,其实就包括了策划的东西在里面,就是能让客户直接扔到市场上,直接检验效果。我就是做军火商。”

  哪知道,第一个承接的降血脂产品,竟然要跟老东家发生冲突,2004年史玉柱开始推广降血脂产品。方靖为客户策划的报纸广告,一投放就引起轰动,被摆放到史玉柱的全国经理营销会上讨论。后来听原来的老同事说,“你搞得我们都挨骂,史总指着你的广告批我们,为什么你们写不出来?”

  很快方靖的公司就峰回路转,口碑传播之下,全国各地很多公司老板专程飞到上海请他合作,长江商学院有一届班五个总裁学员都是他的客户。

  几年来,方靖的公司连网站都没有做一个,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好好包装策划一把呢?方靖的回答是,“像我这样不善言谈的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出成功案例。这几年我的业务完全靠口碑,客户就是你最好的宣传人员。”

  言谈之中,方靖始终对巨人公司充满崇拜和敬意,他说那是他的“母公司”,改变他一生的地方。他说,只要有机会,他都愿意为之效力。

  有一次,一位他尊敬的上司让他帮忙做产品软文,把他的文案夹在一堆文案里面,史玉柱选中了他那一篇,让他很有成就感。后来,黄金酒上市之前,他被请去参与策划和撰写产品新闻。

  他也有委屈的时候。北京一家大公司找他做产品策划,他把自己做过的广告作品发给对方。客户打来电话,语气严肃的质问,“我们董秘发现,你有篇广告是抄别人的。你怎么解释?”

  他感到十分委屈,赶紧搜罗一大叠证据,证明是别的商家在抄他的广告。客户收到后,二话没说就跟他签了合同。后来,这家公司跟他持续签了四份合作协议。

  “这个客户在《征途》上投了三千万,变成了十几亿,现在是业界有名的投资公司。”方靖开心地说。

  从“文斗”到“武斗”

  奔驰、别墅,在同龄人看来,方靖的成功令人嫉妒,应该知足了。然而,做广告的时间长了,方靖觉得不过瘾, “这就像你谱的曲子,看着被别人唱走调。我还是要自己来唱。”

  2006年年底,广州有人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说他们有套英语教材,想请他策划上市,推向全国,但是他们没有多少钱。他敏感地发现,这套产品大有前途,一口答应让对方用货物来抵策划费,并承诺帮客户打出成功的样板市场,要求是自己拿下江浙沪经销权。

  2007年元旦他成功启动县级市常熟,他和手下几个业务员搬货、接电话,送货,然后成功启动地级市常熟、无锡,还自己拍了广告片,启动江苏全省。

  让业界直喊看不懂的是,他在江苏某省台播一次广告就是六十分钟,然而,投入产出比十分可观。这一年,广州客户从负债百万到盈利两千多万。

  做广告稳稳当当赚钱,有头有脸,而自己做产品要冒很大风险,所以一般的广告人、策划人都不会真刀真枪杀到市场一线。“有人天生是风险偏好者,我可能就是这种人,骨子里有冒险的基因。”方靖如此说。一位朋友评论说,从广告人到企业家,方靖这是从“文斗”到“武斗”。

  2007年方靖和一位朋友陈渡风创建“智客网”,原来定位于任务悬赏,方靖认为,同类网站已经有了两三家,已经没有新意,于是大胆定位于“把人脉关系当商品一样买卖”,做人脉关系的“阿里巴巴”。

  很快,上海《青年报》一篇千字新闻,让智客网陷入风口浪尖,引起一片争议之声,海内外三百多家媒体蜂拥报道,就连《人民日报》都连续两天报道,智客网成为焦点话题,而这正是方靖想要的结果。

  有人义愤填膺,认为把人脉关系当商品一样买卖,是在助长行贿腐败之风。不过很多专家认可“人脉关系是一种无形商品”,复旦大学社会系于海教授认为,“人际关系其实是中性词,熟人朋友之间的人脉使用上有时看起来是无偿的,但实际上是互惠互利的,而陌生人之间的人脉交易有偿化,这相当于将社会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

  方靖估算,短短半年时间,这些给我们报道的版面加起来不少于5000万。智客网不仅顺利拉来“天使投资”,评为“2007年中国互联网最牛的十大事件”、“2007年中国互联网最具潜力项目奖”,还引起软银等多家国际风投巨头的密切跟踪,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金融风暴一夜袭来,作为智客网第二大股东,方靖将会成功转型为网络新贵。

  早在四年前,方靖就敏锐的发现教育、图书市场的前景,认为新华书店将会像国美、苏宁、家乐福一样成为商家激烈争斗的大卖场。所以他一直在教育图书领域发掘机会。

  最近,国家新闻出版署长接受媒体采访,谈到出版业将向民间资本开放,这让方靖热血澎湃。据他吐露,他已经和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总培训师、口语王子郝彬老师达成深度合作,他的目标是,要把“口语王子”系列英语教材策划打造成堪比“疯狂英语”的经典案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