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曲式高感触:打开心灵视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6:45  《中国商界》杂志

  文/ 孙一枚

  20世纪,人们经历了高速发展的科技革命,进入到21世纪,我们开始注重科技发展与自身感触的平衡。人们渴望了解自己,回归自然。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中国企业家们,在积累完原始资本后,希望得到更高层面的认识和开解,曲黎敏告诉我们很多问题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更多的是心灵和灵魂上的问题,很多疾病把心结打开了,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商界》:在人的某些感觉系统上,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是更高级了还是退化了呢?

  曲黎敏:现代生活导致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感觉系统关闭了很多,远不如远古之人。我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比如时间的问题,对时间我们现在根本不靠自己的感悟力去感受,只是通过看表,随处一抬眼哪里都有表。比如说天亮了,我们先去看闹钟几点了。而古代人没有这些东西,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知力,他可能闻闻味,看看太阳就知道是几点了,这种感受的能力,我们现代人非常退化。我们过多的依赖外在的东西,反而把我们内在的感觉,眼、耳、口、鼻等几个窍全都给关闭了,这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不是一件好事,使人的感觉处在急剧的退化当中。

  《中国商界》:给我们举一个例子,解释一下我们生活可以感知的东西吧。

  曲黎敏: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东西是需要感悟的,包括现在我在讲汉字,我觉得西方的文字就是没有感觉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一个个方方正正写在那里,首先就会感觉到形美、意美。比如我们看到的这个“美”字,由羊大组成,看起来很大气,当你发音的时候,你的脸是笑着的。汉字讲究的就是“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悟,音美以感耳”。中国人就怕自己的感觉系统关闭了,之所以我们要保持汉字,其实就是要保持我们民族的那种感悟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单看一个字母是看不出什么感觉的,但是汉字在很多时候,特别是词语的搭配,比如死亡这个词,就有很多感觉的东西在里面,死是指肉体,亡是指灵魂,它涵盖了两个概念,而西方的死就是一个death,就没有什么感觉在里面。

  《中国商界》:您如何看待现在流行的一个群体——乐活一族,他们和古代人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区别?

  曲黎敏:传统文化会培养我们一种悠然的心态,乐活一族和中国古代提倡的还不太一样,他们有一些很前卫的东西在里面,比如环保啊,少制造垃圾啊,尽可能少使用什么啊等等,这些都是很高雅的,比如穿衣服穿棉布的,他们都很回归传统,但这个里面有一个核心,就是要找到古人那种悠然的心态,首先要把心放下来,静下来。我经常开玩笑说,《黄帝内经》是一种贵族医学,贵族在我这里的定义就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一定要有闲,让你的心闲、静下来,你才能去真正的感悟生活。比如说你在谈古琴的时候,你心里面必须有高山流水,然后你才能弹出那种意境。

  所以我经常说,人活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是活了一个心境。像我就觉得我有书,有朋友,然后把我知道的东西和大家分享,顶多里面有点责任感,就是唤醒。我从来不相信那些东西不在你心中,只是因为你工作忙,把这个忽略了。我是希望通过讲讲这些东西和大家分享,唤醒大家内心深处沉浸的东西,就像每天早上起来阳光唤醒了我们的睡眠一样,简直太美好了。

  《中国商界》:您是如何从自身经历去定义高感触的?

  曲黎敏:我认为真正的高感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那些,更重要的是心静,悠闲,懂得唤醒自己,还有一点就是自己要感悟,要让自己感觉的系统锋利起来、敏锐起来。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个例子:西医大都是靠仪器来检测,而中医就靠三根手指头,三根手指头就是高感触,像把脉是一种皮肤贴近皮肤的感觉,但是这里面蕴藏着很多的东西。通过把脉不仅是知道你血脉的搏动,还可以知道人内心很深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很多做法本身就是高感触,但是现在把脉很好的人很少,这是个很遗憾的事情。

  我之所以出来讲课,还有一个契机,就是有一次我在电视上听到一个人讲中医,我当时大吃一惊,他说望诊,不用望了,西医的仪器比我们望的厉害很多,他这样把我们中医最根本的东西丢弃了。其实望诊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高感触的问题,我瞥你一眼就可能把你的很多问题看清楚了,包括你的坐姿,你的肤色等,这不是西医的仪器能测出来的;他说起闻诊就说是闻味,这就整个错了,闻诊是听,听对方的声音,听他五脏六腑的声音,听的能力,也是高感触;关于问诊,中西医都问,中西医已经结合了,其实问的方向很重要,往哪里问,问什么。中医为什么问二便,其实就是问心肺。中医问哪里疼啊,他一定要找到是哪条经脉的问题。中医是生命对生命的接触,而西医面对的是冰冷冷的机器。其实,双方的起始点就错了,西医就认为人就是一个机器,而中医认为人就是一个生命。

  《中国商界》:高感触不仅仅是讲身体,对灵魂层面也有一定的触及,您是如何看待的?

  曲黎敏:从2006年开始,我讲了两年的《黄帝内经》,2007年讲《从头到脚》,今年你会看到我有一个变化,我开始讲汉字,我一向的一个原则就是认为人与身体的层面是最基本的生存层面,中国文化讲究身心不二,有心灵的层面,最高还有灵魂的层面。所以我从身体讲到心灵,其实讲汉字就是在讲心灵,就是讲怎么做人。以后我还会讲灵魂,通过写小说、诗歌的方式,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灵魂的表达。

  《中国商界》:您创办了一个元泰堂养生文化中心,在这个会所里面,您和您的会员主要做哪些层面上的交流?

  曲黎敏:我的一些会员,他们到会所来,首先会感觉到这里是家,我是他们的朋友。他们来这里不是谈事情,而是和我做心灵的交流,这才是最根本的交流。中国人是很明白的,比如商人在谈生意的时候要先喝酒,喝酒就是先谈情,喝好了事情就谈成了,其实这样是毁身体的。很多人就是看彼此之间的缘分,有时候一句话打动了对方的心灵,这句话就解决问题了。看很多企业家的成长史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因为做到了一个细节,就成功了。做生意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做人要成功。一些企业家过来听我讲讲《黄帝内经》等,他们会觉得第一心情上很放松,第二在心灵上觉得很开阔了。因为没有利益冲突,完全可以和他们谈一些很深入的问题,这才是核心。凡是事业很成功的人士,在内心深处很多东西都是非常敏锐和脆弱的,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都是很优秀的,对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如何使得他们的身心更加和谐,这就是我这几年所做的一个努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