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感触: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6:41  《中国商界》杂志

  文/本刊特邀撰稿人   沈立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邻居或同事,生活或工作在我们的身边,低头不见抬头见,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一直对他们熟视无睹,因此他们就成了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中国的很多消费者与企业家而言,虽然很多人常常出入瑜伽馆、茶馆、澡堂、美容院、按摩院、足疗所等地方,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这些服务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高感触,因为高感触就属于“熟悉的陌生人”。

  一、高感触,你从哪里来——从高科技之“蛊”谈起

  蛊是传说中人工培育的毒虫,相传的造蛊之法是“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蛊毒能让人心志惑乱,精神昏狂。古人还把精神方面的疾病称为蛊,唐代孔颖达就说过:“蛊者,心志惑乱之疾,若今昏狂失性,其疾名之为蛊!”

  人们突然有一天发现,高科技已经无孔不入地淹没了我们几乎所有的生存空间,各种高科技产品难道不就是人工培育的毒虫吗?经过实验室层层淘汰与市场的激烈竞争,最终走向消费者的高科技产品都已经成了含毒的“蛊”,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能够使我们中毒。

  约翰?奈斯比特在《高科技?高感触》中指出,高科技利用愉悦、承诺与便捷引诱我们上了瘾,想方设法遮蔽了我们可以发现高科技之毒的视线,让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约翰?奈斯比特总结了我们被高科技中毒之后的六大症状:

  1、从宗教到营养,我们都喜欢迅速搞定。

  2、我们敬畏与崇拜科技。

  3、我们模糊真假之间的差别。

  4、我们接受暴力,把暴力视为平常。

  5、我们喜欢科技,犹如喜欢玩具。

  6、我们过着一种疏远而烦闷的生活。

  好在约翰?奈斯比特不仅给我们进行了诊断,还给我们开好了解除高科技之蛊毒的解毒剂——高感触。他说,就如同阴与阳一定要平衡,技术和精神或技术与社会变化也应该平衡,但是今天都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科学与技术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通过家庭与社区、通过宗教与灵性、通过艺术与文学一再审视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而所有这些都落在与高科技相对应的另一边——我称之为高感触的一边。

  英文版《高科技-高感触》封面

  二、什么是高感触与高感触产业

  阴阳是一个相对而统一的概念,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无从谈论阴。高感触与高科技也是一个相对而统一的概念,我们把电脑、网络、电信与机器等属于工业文明范畴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高科技;反之,我们把一切远离电脑、网络、电信与机器而强调身体、心灵、自然、意义与价值的属于人文与自然范畴的东西都称为高感触。

  约翰?奈斯比特为说明高感触,列举了很多属于高感触的例子:

  女孩回首时的嫣然一笑、儿女对父母的爱、攀岩时的喘息、倾听流水之音、宽容朋友的过错、改过迁善、渴望有人爱、被狗舔了一下脸、静坐、触动灵魂的意念、被美感动而流出的泪水、引起心灵共鸣的旋律、与婴儿凝视、心心相印、通过涂鸦而自娱自乐、善待侍者、承认他人的定位、尊重他人、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空间、回归自然、忠于家庭、接受自己的情感、敬畏宇宙、敬畏神明等等。高感触是承认生与死的宇宙力量,高感触是欣然体认某种伟大的精神。

  约翰-奈斯比特的问题是在阐述高科技的时候,他所举的例子是比较具体的与产业有关的概念、现场、用品、产品、企业与行业——键盘、手机、汽车、高速公路、宽带、超级油轮等,很容易理解。但是他说明高感触的事例几乎不是风花雪月或情景意象,就是意识形态,比高科技难以理解,其实与高科技一样,高感触也是由很多产品与服务所组成的一个庞大产业群落。

  简而言之,不以机器与机械等工业产品为核心,而以人的身心灵与自然万物为核心,注重人的感触、感性、灵性、温情、人际关系、人与自然万物关系,强调人生的意义、价值与境界的产业都属于高感触产业。

  坐上按摩椅,打开电源开关,让机器为你进行按摩,这是高科技,生产与经营按摩椅则是高科技产业;躺在按摩床上,没有任何仪器,让按摩师为你进行按摩,这就是高感触,经营按摩业务的酒店宾馆、足疗店、洗浴中心、中医诊所、美容中心、康复养生中心与度假中心就属于高感触产业。在开心网上,通过点击鼠标播种、浇水、捉虫、收获、养鸡、养狗、养猫、养猪、养牛与养兔子是高科技,开心网站就属于高科技产业;在郊区与乡村,实地“真枪实弹”地种植瓜果蔬菜与养殖猪狗牛羊,这就是高感触,传统农业与养殖业、都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园、都市农园、私人农场与私人庄园等都属于高感触产业。收发短信与邮件属于高科技,电信与互联网是高科技产业;四目相对,心有灵犀一点通是高感触,提供现场相亲的婚介服务是高感触产业??

  仿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科技与高感触业会在魔道之争的此消彼长中竞相发展,不断创新变化,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升级换代与花样翻新,高感触的产品与服务业一样会层出不穷地进行创新,我们可以不断发现很多新的高感触产业形态。

  三、从太极图看高科技与高感触的关系

  在21世纪的今日,完全废弃高科技,回到工业革命之前的原生态时代也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约翰?奈斯比特原本就是用阴阳的理念来说明高科技与高感触的关系,其关键要达到高科技与高感触的均衡,在人类利用高科技好处的同时,用高感触来弥补高科技的不足与消除高科技的毒害。

  其实从太极图的角度来看高科技与高感触的关系是比较系统而明晰的,太极图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圆,这个圆既是我们当今这个时代,也是由高科技与高感触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高科技与高感触缺一不可;第二,用白色表示的高科技和用黑色表示的高感触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面,而是可以共存、互补与统一的;第三在黑白之间有一个S型的界面,这个界面是动态的“波动”,高科技与高感触在某种形态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高科技中有高感触,在高感触中也可以有高科技。

  高科技与高感触要在动态中达到均衡状态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或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人性问题,因为高科技的过度膨胀已经损害了人类发展高科技的目的——为了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意义与价值,高科技与高感触的均衡就是要重新实现这个目的。

  四、高感触与高科技均衡发展的具体事例——给每个电脑配一小猫

  一到北京与上海等大城市,人马上就会被高架桥、高楼大厦与水泥地面所吞没,就如同步入一个漫长而灰色的恶梦之境,喇叭与刹车等各种数不清的噪音犹如一根根刺接连不断地扎向我们本已麻木的神经,身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会时不时地从内心升起一种渴望——渴望野草、野花、猫狗、鸡鸭、牛羊、山川、树林、小溪与田野??。

  张丽媛是位生活在苏州的自由职业者,她住在小日晖桥畔的一栋高楼里,她的房间位于第22层,通过高大敞亮的落地窗几乎看不见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只能看到鳞次栉比的楼房与马路。与很多现代都市年轻人一样,屏幕在张丽媛的生活与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电脑屏幕、iPod屏幕、手机屏幕与数码相机屏幕,她利用这些屏幕来做设计、画图、听歌、拍照、联系朋友、搜索、阅读、发图、写文章??;除了这些属于高科技的屏幕,她还有一只小猫,在她与屏幕打交道的时候,这只小猫咪就不停地出入在屏幕的内外,猫咪就成了张丽媛生活空间中唯一的灵动之物,给她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快乐、安慰、情趣、活力与灵感。张丽媛的这只猫咪就是高感触,她的生活不能只有屏幕——高科技,还要有一只猫。不要小看这只猫,有了它就能为人达成高感触与高科技的均衡。

  张丽媛式的“屏幕+猫咪”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个特别的个案,而是我们现代都市人为了解决高科技过度膨胀导致的“高科技中毒”的一种自发解脱方式。我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无论休闲还是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屏幕,时间一长,我能亲身感受到我的身体、心理与灵魂正在逐渐变得麻木、烦躁与机械,自从我们家来了两只小白猫,它们就改变了这种枯燥乏味的“高科技”生活,给我带来了情趣、安慰与灵动。

  高科技的确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物极必反,但是人类不能只有高科技,只有高科技的人类必然迅速走向身心灵的全面崩溃。

  假如你有电脑,给你的电脑配一只小猫;

  假如你有桌子,给你的桌子配一盆花草;

  假如你有一所房子,给你的房子配一条狗;

  假如你常上网,给你的网络配块菜地,配个牧场;

  五、高感触是中国崛起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大道至简,发达国家的国家竞争战略其实只有两大途径——高科技与高感触,缺乏悠久发展历史与深厚人文积淀的国家只能实行以高科技为主的国家竞争战略,其中的典范就是美国;具有悠久发展历史与深厚人文积淀的国家则推行高感触为主或高科技与高感触并驾齐驱的国家竞争战略,法国则是以高感触为主的发达国家代表,而日本则是同时发展高科技与高感触的典范。

  美国建国只有233年(1776-2009),是一个典型的缺乏悠久历史与人文文化的新兴国家,传统与人文并非她的竞争优势,因此美国一向不断强化以创新与变化为特点的高科技,当然美国也不是就没有自己的文化,她的文化不是以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积淀见长,而是以商业文化、快餐文化与移民文化为主。恰恰是美国以高科技为主的战略造成了人类整体的“高科技中毒”,从反面催生了高感触的诞生与发展,而高感触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反过来限制与削弱了美国的竞争优势。

  法国曾经想模仿美国高科技一枝独秀的国家竞争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法国走出了美式模式的误区,走上了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道路。加拿大出生的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布里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曾经这样评价法国的定位:“法国与其花费巨资成为一个高科技国家,还不如把力量集中在他们最了解的领域—高级时装,酒类,饮食与其他一些艺术。”每当我们想起法国的时候,我们就会首先想起高级时装、香水、迪奥、夏奈尔、法国大餐、美丽的巴黎、艺术品与普罗旺斯等,而不是想起一大堆高科技产品与高科技公司。

  日本是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东方国家,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确立了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来实现现代化的方针,因此日本本着“和魂洋才”的方针,一方面继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持续地学习与引进欧美的科学技术与管理,走上了一个高科技与高感触齐头并进的发展道路,在保留了东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日本现代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直在就学习与引进欧美的科学技术与管理,但是在发扬自己优势与继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得十分不够,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做到在战略层面的“知己知彼”。论高科技,虽然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欧美日本的最新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劣势;可是论高感触——基于悠久历史与人文文化的新产业与新趋势,却是中国无与伦比的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中医、中药、儒、佛、道、武术、传统农业、传统手工业、传统生活方式、风水、气功、养生、琴棋书画、经史子集、名山大川、洞天福地、隐士高人等,凡是种种,无一不是高感触。高科技产业的特征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机器密集与污染密集,可是高感触产业的特征是文化、人力、工艺、手工与生态的综合集成,这恰恰都是中国的优势与长处。就拿发展迅速的足疗行业来说,足疗是属于人力密集型产业,整个服务过程几乎是零排放与零污染(如果不用塑料袋),足疗的核心是传统中医的按摩技术与中药配方,治疗不能用任何机器替代,只能依靠足疗技师的手与客人的足部零距离的“感触”来完成,这不是高感触是什么?我们过去常说,中国发展的一大劣势就是人多,可是在高感触时代,人多反而是一种优势,掌握了一定高感触技术的人多尤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优势。高科技产品与高科技服务的一大弊端就是人际关系的分离,缺乏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的“感触”,高感触产业的特点就是人对人与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或者人与自然万物的零距离接触,心灵手巧的众多中国人加上千百年来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是中国发展高感触产业的极大优势。

  中国国家竞争战略应该确立优先发展高感触,走高科技与高感触同行并重的发展道路,在扬我们高感触之长的同时,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高科技之间的差距。湖南省省长周强提出了在危机中“弯道超车”的发展路径,这个说法不仅蕴含着大智慧,对湖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而言都是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意义。

  中国可以利用世界经济危机,全球产业进行大调整的契机,迅速改变国家竞争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利用高科技发展减速而高感触发展加速的“弯道”,明确中国在高感触产业上的千年天然优势,装满油箱,做好准备,在高感触的行车道上加大油门,在2010、2011与2012年这三年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在缩小高科技差距的同时,中国完全可以从2013年开始在全球的高感触产业上一路领先,引领世界走上一个高科技与高感触均衡发展的阳关大道。

  六、高感触是中国世纪的支柱产业

  从西方世界超级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英国世纪(1800-1914)的支柱产业是殖民地经济与海上贸易,美国世纪(1914-2014)的支柱产业是高科技,而即将到来的中国世纪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高科技、高感触、文化创意产业、绿色产业、生态产业还是乐活产业?我唯一可以否定的选项就是高科技,中国世纪的确立肯定要依靠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优势的产业,支撑中国世纪的支柱产业肯定不止一个,但高感触产业肯定是中国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

  知己知彼不仅要了解对方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更要了解对方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了解对方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学习,但是了解对方的短处与自己的长处却可以让我们战胜对手、超越对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直就着眼于欧美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没有正视与找到欧美的短处与我们自己的长处,所以一直习惯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一切;时过境迁,我们应该毕业了,在高感触为主流的中国世纪,中国早晚要站到先生的讲坛上去,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长处与欧美的短处,调整心态与角色定位,美国是高科技的先生,但早晚会成为高感触的学生。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自古以来,中国在生命科学上一路领先到现在。无论对一个人还是民族来说,认识自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科学技术对宏观与微观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一种极限,但对人自身的了解与探索还刚刚开始。中国近两百年的背运与衰弱使每个中国人都形成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才有好姑娘”的错误思维方式,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与优势。欧美高感触的崛起,是中国人反思自己优势,继承自己优良传统的良机。有不少经济学家在大谈“美国再次崛起”的基础——美国的高科技存量,但是几乎没人意识到中国崛起的基础——中国无与伦比的五千年文化存量。世界五百强中,十大西医医疗公司的收益可以超过其他490家大公司,当我们只要发挥一部分文化存量——中医与中药的能量,我们不仅能够使整个西医行业崩溃,还能够缔造若干中医与中药帝国,为中国创造庞大的收益。

  中国五千年文化存量中蕴含着难以置信的能量,这是中国高感触产业的坚强基础,发展高感触产业是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现实路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