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资改革实质是政府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5日 12:42  上海国资

  ——访原上海仪电集团董事长张林俭

  政府要创造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上海国资》  记者 王铮

  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下,上海市开始了新一轮国资改革。

  1季度,上海工业总产值为4946.2亿元,同比下降9.8%。市场的评价是“极其罕见”。

  此次改革的开始时间很容易让人想起1990年代,当时经济形势亦是一片萧条。其时,上海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在经历种种努力和牺牲后,国企终于走出泥潭,迎来了近20年的辉煌发展期。

  但时至今日,内外部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何改革更是众说纷纭。

  “最大的不同是,国有企业目前自身缺乏改革的动力。”一位国资专家如是评价。

  作为国企重镇,上海此轮国资改革成败如何,尤为外界瞩目。

  上海仪电集团原任董事长张林俭长期在上海国资改革第一线,对上海国资布局深有研究。他接受《上海国资》专访时表示,本轮国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改革。

  “政府要创造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张林俭认为。

  适应性改革

  《上海国资》:目前上海国资改革受到各界瞩目,您怎么看待这一轮的改革?

  张林俭:市委、市政府推动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是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方要深化对这场改革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战略意图。

  《上海国资》: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您认为在认识上还有什么问题?

  张林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是明显存在的。一是为什么要进行国资国企改革。改革进行的时间长了,很多人反而把这个最初的起因忽视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资产管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种以行政管理为基本特征的国资管理体系显然不能适应了;同样,国有企业也难以适应新的体制环境。这就是国资国企改革的起因,看不到这一点,就看不清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二是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抽象地说,国资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的国有资本监管和运营新体系。具体地说,这个新体系所管理和运营的国有资本能够不断增值,资本获利能力能够不断提高。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国有资本成分的企业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

  如何适应环境?一方面是国企内部机制要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政府要营造一个能够让所有企业正常经营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所以,国企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改革,是政府管理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制度和方法的改革。

  在此两者基础上,还要认识到国资和国企改革的关系。国资改革是国有资本管理和运营制度的变革,是宏观层面的改革,而国企改革是一个具体企业的改革,是微观层面的改革。

  《上海国资》:社会普遍认为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您的看法如何?

  张林俭:市委、市政府对这一轮改革的决心很大,具体目标很明确,方案很具有操作性。特别是在国资体系构思上,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上,在国有资本运作机构上都有很多好的设想,可以说是总体布局和具体操作都考虑得很周到的。

  改变政府职能

  《上海国资》:您提到了国资管理体系,您认为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国资管理新体系?

  张林俭:上海这一轮的改革方案中,强调了国资委的监管作用,提出了建设资本运作平台和发展产业集团等方面的想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认为可以研究构筑一个三层次的体系。第一层次是国资委,它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管理;第二层次是资本运营机构,他是具体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职能;第三层次是有国资成分的产业集团,这些产业集团有条件的都可成为上市公司,成为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集团公司。

  《上海国资》: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布局结构是合理的?

  张林俭: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布局结构明确了,所谓的“进退”才有操作的依据。我不赞成一些概念模糊的提法,比如“一般竞争性”领域、“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各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一样,操作起来会很困难。我主张在国资布局结构要有一个框架,一是必要的法律规定,明确国有资本进入或禁入的领域;二是政策规定,由政府相关部门包括国资委对当地国有资本、明确鼓励进入或限制、禁止进入的领域;三是国资运营机构,他们在执行法规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所投资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确定资本进出的方向。

  另外,还要区分国有资本和公共财政的职能,不能认为不赚钱的事就应该由国有企业去做。

  《上海国资》:您认为资本运作机构怎样组成是合理的?

  张林俭:国资委最好面对的是国有独资的从事投资和投资管理的资本运营机构,而且不宜太多,既保证有一个合理的监管跨度,也保证重组后的资本运营机构有相当规模,发挥资本积聚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时,可以让现有集团先行梳理,形成一分为三的格局,即一个投资主体;有竞争力的产业集团或是上市公司;非主流企业或历史负担。投资主体主要控制一个或几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团。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将若干个投资主体合成一个大的投资平台。

  当然,对于非主流部分,可以塑造一个综合性的投资平台,将这些资产集中管理,并逐步退出,形成较大的投资能力,后期可专门从事社会股权投资,成为一个大的从事股权投资和投资银行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

  《上海国资》:您对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前景怎么看?

  张林俭:1990年代初,上海抓国资改革推动国企解困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现在上海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是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我看至少会在几个地方有新的亮点:可能率先形成国有资本监管运营新体系和国有资本运作大平台,发挥资本积聚后推动产业发展和资本增值的作用。此外,会推动新一轮上市公司重组。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能将得到改变,会为上海营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