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江:砺笔一支种秋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5:10  《中国商界》杂志

  文/向小园 徐元 周步惠

  葵。葵花、葵阵、葵园;壮硕的葵、残败的葵、枯砺的葵;钢雕成的葵、水彩画的葵、蜡凝就的葵?一种以阳光为骨肉和色彩的生物,在上海美术馆整整三层的空间里肆意铺陈,其壮其美,震人心魄。

  把美术馆变成站满老葵的生命之原

  密密匝匝的葵阵之中,走出一个着土红色外衣的男子,表情与身后呐喊的葵一般凝重。他就是这“葵园”的主人——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这是“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现场。在这场从4月3日持续至4月24日的展出中,葵是唯一的主角。久已成名的画家许江,用近年来潜心创作的300余件“葵系列”作品,进行着一场对于生命和坚守的致敬。

  “我的葵虽然苦难,但不颓废,内里有坚强不屈的东西。画葵,就是画自己,画我们这代人——曾经荒芜过,却又肩负起了责任的重担。”许江说。

  “苦难的葵”一经亮相,就吸引了诸多名家的目光,他们徜徉于葵园,情不自禁地解读许江的葵——

  “世界各地的向日葵团体都派来了代表??向日葵们百感交集地聚集在许江的画布上”,作家余华同样百感交集。

  “许江的葵是集体性的,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此力量绝不仅仅属于葵本身,而是来自那孕育并承载万物的大地”,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赞叹不已??

  万物的短暂、四季的更替、大地的包容、命运的轮回??许江说,这些对葵的理解都对,却又不全对;唯有不断地赏葵、画葵、听葵,才能渐渐趋近葵本身。

  许江和葵的邂逅

  一个夏日黄昏,在土耳其马尔马拉海边,一片漫无边际的葵园扑面而来。霎时间,许江被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淹没——“那葵与大地同体同色,风烧火燎一般,在原野上守候一场辉煌的老去。天与地的灵犀被这庄重的表情所激活,大自然的神性将这一幕永远塑在大地上??”多年后,许江用诗意的语言把这一刻的震撼凝成永恒。

  自此,一场欲罢不能的“葵之恋”主宰了许江的生命,他开始画葵。事务繁忙的下午,他每每躲进画室与葵独对,待得夜阑人静,方依依不舍地回到公务之中;葵的搏斗需要大画幅来表现,他登梯站在3米高、9米宽的大画布前挥洒,颜料倾泻下来,洒遍全身;为了画出燃烧的葵,他把各色颜料像小山一般堆在调色板上,又一摞一摞抹上画布??五年来,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葵的世界,终于开拓出了这片苍茫葵园。

  “许江故意将精细的画笔打磨到粗砺,像是一把微型的扫帚。我可以想象他创作时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笔仿佛不是抹上去的,而是刺上去的。”余华喟叹。

  人们说,许江是在画布上种葵,而他也真的种了一园子的葵。“去年收获了大约3万株,本想留起来风干,放到展览现场,可惜秋雨恼人,所有葵毁于一旦。”言及此,许江颇为惆怅。

  许江说,是葵的精神感召着他。因此,多年来,这位画家以“葵的精神”投身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在全国各地,他组织与策划了“上海国际双年展”等大量当代艺术展览,被业界权威的《艺术评论》杂志评为“国际艺坛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士”之一。

  在西子湖畔的国美校园,他提出“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理想,建造具有远望青山、远游心灵品质的象山中心校区,主张“居敬、守勤、近思、笃志”,呼吁学生们“爱生活,虔诚地去爱,无论像莫奈那般与之和谐,还是像凡高那般与之抗争”。

  在倾心内向的文字世界里,他写诗性之思、畅意之言,接连出版《一米的守望》、《视觉那城》、《南山肖像》等诸多文集。

  甚至,连他数十年来创作之路的转变轨迹,都暗合了葵来自大地、俯归大地的情怀。“许江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回归’绘画本源趋势。从空间回到架上,从观念重返绘画,直至当前回到传统绘画的源头,恰如一场‘精神远游者的返乡’。”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胡不适如是评价。

  砺笔一支“种”秋葵,许江心里,永远凝着一片庄严的葵园。   (转载自《光明日报》)

  许江艺术简历

  许江,福建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去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

  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于一身的优秀油画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代表了表现主义艺术在中国当今艺术界的最新成果。

  许江作品中气势恢弘的氛围除了源于场面的宏大和深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更多的是由于具有重量感的空间给观者心理上造成的历史知觉,在大跨度的时空建构中隐喻了文明和精神历程中的兴衰,包含一种强烈的悲剧式的视觉震撼力。他的作品有机的融合了传统思维与现代表现方式,那颤动疾飞的笔触,那晦涩沉厚的色块,交织成生存与殇逝之间强烈对峙着的战场,在史诗般的激越与悲怆的绝唱中,令我们体验到历史和生命的情殇。

  许江的作品以严谨的理性思维和超然的感觉方式,以高度的艺术创作激情和对艺术风格的勇敢挖掘,以对历史和当下的透彻审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更深层次的当代文化精神和文化批判。

  许江的作品既不是马远、夏圭式的寄情,也不是莫耐、塞尚的视觉印象。它已超越了艺术的界限,融汇了东西方文化中某些深刻的内涵。他从一个独特的艺术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许江艺术的无穷魅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