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曲黎敏:从生命之道解读国学能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4:08  《中国商界》杂志

  文/孙一枚

  当下,国学、传统文化的复兴“热”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且正未有穷期。不过把中医拎出来,在电视上说得热火朝天,把收视率说得节节攀升,还引得一群老百姓如痴如醉,曲黎敏得算是第一人。从《黄帝内经》到《从头到脚》,播出后在社会上掀起了中医养生热潮。2009年年初,曲黎敏再度推出《从字到人》的系列讲座,依然是引经据典,破译汉字中关于生命的思考。作为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为何会迸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来到元泰堂,倾听曲黎敏是如何从生命之道解读国学能量的。

  《中国商界》:最近,国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如讲《论语》、讲《三国》。去年,以养生为代表的传统中医也火了起来,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曲黎敏:大家的生活环境好了,很多人尤其是商界人士,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蛮辛苦的,透支身体,到现在事业是打拼下来了,但是身体却垮了,所以这个群体会很关注这一方面。而老百姓由于现在医患关系很紧张,包括现在的医改都试图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老百姓本身也很关心这个问题,这是第二点,就是医患关系的紧张造成了老百姓自身想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问题,我是尝试着用传统的像《黄帝内经》的医理把里面的道理讲出来,落脚点是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讲如何治病。首先你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这样对老百姓来讲特别实用,老百姓能够接受。还有一点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套系统,就是养生。现在咱们讲到国学,包括百家讲坛,里面讲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该如何去定义国学呢,我觉得更恰当的是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面,我个人来看是分成两类东西,一类是政治文化,就是如何入世,如何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就是中国古代讲的儒道互补,儒家是积极入世的,而道家呢,是出世的,而这种出世也不离现实。在道家这一派里面形成一套系统就是养生文化,所以说一部分是政治文化,一部分是养生文化,这个传统自古就有,这个文化的根基是存在的,很多人认为是我讲黄帝内经,所以引发了养生热,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这个文化传统一直存在,关键是我们如何传承的问题。现在大家开始重新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重新开始学习像《黄帝内经》这些已经被束之高阁的东西,让大家重新拿过来读,能够发现对我们现代的生活依旧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对目前现象的分析。

  《中国商界》:你如何看待传统中医未来的走势?

  曲黎敏:我个人一向坚持一个理念,其实大家在这场金融危机已经看出中国的实力和强大,但是中国要真正的想在世界上有最充分的话语权,主要是在传统文化这方面,因为由于科技的发达,要想大幅的超越西方是不可能的,我们真正能超越他们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历史的积淀是了不得的,我觉得传统文化将来一定会在世界文化领域里面是一部重头戏。

  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我经常在外面讲学,我发现,目前国内真正在学习国学的,能够系统的去学习的,恰恰是商界和政府的一些人员,比如说北大办的总裁班就是这样的,这是一场恶补,这次学习,不涉及到文凭,更多的涉及到个人修为和个人修养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的开始,这也有助于将来中国国学走向世界,会有一个很好的群众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再讲《黄帝内经》一样,我在山东讲完《黄帝内经》,现在很多人都能说出几句来,至少《黄帝内经》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书,都可以接受,最关键的是这部经典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了。前段时间我讲的《说文解字》,我就是想让中国最古老的最有价值的经典能够真正地深入人心,这些经典深入人心了,才是我的目的所在,我们每个人的修为提升了之后,这才是中国文化落到实处,不只是字面上的问题。

  《中国商界》:一些人讲国学大都是从文化角度去阐述,而你是却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国学,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角度?

  曲黎敏:我有一个感触,我很感恩上天给我一种机缘,要说国学的东西,我在大学里接触的不是这些东西,后来到了中医药大学,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的国学有一个基本的涵盖的道理就是——道,但是只讲一个“道”字是说不清楚的,要想说清楚就必须要落在实处,自古中国的圣人都是这么做的,任何学问都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在讲人,所以只有落到生命这个层面这个道才不空,所以我有一句话叫做从医入道是一个捷径,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生命这个本体,你要想把生命解释的清楚合理,就要从自身学起,先把自己的五脏六腑弄清楚,正思维,这是国学里面强调的一条,就是思维要先正,把这些弄好了,才能学到真正的道,所以我自己说的有两句话,一个是从医入道是捷径,一个是道以医显。

  中国所谓的道学体系,是通过一个系统,中国文化都在讲阴阳,阴阳最容易解释就是男女。整个社会文明的体现就在于,北大的一个教授曾经说过,看社会的文明程度并不是看它建了多少高楼,而是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男人是否是君子,女人是否是淑女,这才是核心。医学就是在讲,男人为什么老发火,实际上是因为你的身体出问题了,你肾精不足,收不住虚火,所以你就老发火,比如现在的人都有车,天天在路上,叫路怒一族,动不动就和别人一起飙车,为什么呢?首先你修为不够,但这种修为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方面是修为的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你身体的问题,是你身体的不和谐造成了你思维的不和谐,最后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这是我一贯强调的,这次我再讲汉字就是《从字到人》的时候,就讲过一句话就是整个的和谐都有一个层面,首先是身体的和谐然后是男女的和谐,所以我就说社会和谐是大道理,男女和谐是真现实,男女不和谐,自身如果不和谐了,这种真实的现实不存在了,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了。因为这个社会就是男人和女人组成的,我们怎么去协调这个和谐才是最关键的。

  《中国商界》:你大学里面接受的是西方哲学,现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这种转变对你个人有什么影响?

  曲黎敏:上大学的时候是学中文,汪洋恣肆的文学的东西很多,那时候从柏拉图到萨特,整个西方哲学史全部看下来了,还学了古代文学的很多东西。因为我是分配到北中医的,我觉得《黄帝内经》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它给我一种沉静的力量,它让我开始对生命静下心来去思索,生命之道到底是怎样的,同时又能结合我原先学的东西。有一点非常重要,古人就非常强调这一点,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就是你必须要把传统文化的东西都学透了,你才能真正地把医里面的东西悟出来,中国文化,所谓国学,学传统文化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字就是“悟”,你要悟这个道,这个道要是靠别人讲是得不到真谛的,悟要靠心,靠自我的努力,所以“悟”字有一个“竖心”,一个“我”,一个“口”,就是你要靠自己的心把它悟出来,中国古代叫做立功立德立言,除了用心悟出来,最终还要说清楚,就像撒种子一样,其实悟很简单,大道至简是什么呢,就是指一句话可能就让你开悟了。不见得我非要给你讲一本书,可能再给你讲一本书的时候,里面听到一句话,那句话和你缘分最深的,由此而开悟,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商界》:你的演讲内容博大,深入浅出,即能让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使受众参悟到大道至简,开始反思自我。

  曲黎敏:我认为有一部分人看节目、读书是想解决自己身体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中国人自古就有这个传统,一定要知道生命之根之礼之道在哪里,不单纯是要知道之法之术在哪里。中国人是有深度需求的,国学之所以这几年会热起来,这就说明中国人开始重新反思自我、反思自己的的文化了,能够反思才是重要的,不是说纯粹的拿来主义,什么都拿来,古文都是文言文,拿来不容易。古代人的简洁现代人谁能做得到啊。

  《中国商界》: 2006年有人对传统中医提出质疑,甚至联名提出要废除中医,为何在这种情况下,你挺身而出宣讲《黄帝内经》?

  曲黎敏:我接触中医20年了,可以说对中医有一种近乎狂热的热爱,当听到有人说反中医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你出去和他们理论理论呗,我说没有必要,因为我是女人,我不喜欢吵架,我不喜欢和别人辩论,那怎么办呢,那我就把中医到底是什么,尽自己的所能把它讲出来,我把事实摆在面前,你们觉得还要反,就反,但是现在看来已经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了。关键的是人不要打架,不要争论,要先好好学习,所以我觉得毛泽东时代的那句话特别好,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依旧是我们现代人应该保持的一个座右铭,你要想与时俱进,进入和谐社会,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每天悟到一点,就了不得了,所以不用急于去争斗,说取消谁不取消谁,中医已经存在了两三千年了,也不是谁想取消就能取消的东西,它是我们老百姓血液里的东西,像我们的母亲和祖母都会懂一些中医的东西。目前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表现在人们逐渐地沉静下来,通过对传统尊重的方式,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把里面的好的生活习惯拿过来用。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是有判断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的。

  《中国商界》:西方人当年把基督教带到中国,是让医学先行,现在你也提到由医入道,你认为在国际大舞台上,中医会如何发挥自己的能量?

  曲黎敏:我觉得,中国文化要想推到世界上,推什么都不如推中国的传统医学,生老病死全世界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会关注自己的身体。西医也有它的困境,我觉得中国的国学要想往外推,从医学入手也是一个捷径,不要急着去卖药、针灸,一定要把理念传递给世人,只有接受理念才可能接受药和针。国家体育总局正在和我做一个项目,想把传统的健身气功等几部经法推到国外,他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在国外教的时候很多老外特别喜欢学,比如传统的易筋经、五禽戏等。但是练着练着他们会有一种疑惑,为什么要做这个姿势,有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解释了,所以现在他们找到我让我把功法的理念全都讲一遍,这样以后他们出去给老外讲的时候,就会言之有理。因为所有传统的东西里面都有个很核心的东西,都是在讲经络,从体育锻炼上来讲,西方讲的主要是肌肉,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锻炼的是经脉。外国人已经开始练中国的功夫了,你再给他把道理讲清楚,其实这个传统文化的推广已经开始了。

  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导,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特聘顾问,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她既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主张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对自我的生命本能和心灵有着充分认知和反省的时候,才可能拥有对中华之道的觉悟和健康自在的人生。

  元泰堂养生文化中心的宗旨核心:弘扬传统文化,推行大医之道。建设一流的健康管理机构,让每一个人都健康,快乐。

  工作方向:教学,养生。让每一个人做自己的医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