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光标:高调做慈善的富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23:02  《小康·财智》

  陈光标向财富阶层演示了财富所通向的另一个出口,不作为追求未来更大利润掷出的筹码,而是作为给予社会的馈礼以慈善呈现出来。

   文|《小康·财智》记者 张润东 范颖华

  说起陈光标,许多人就会想起去年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电视画面中有一个身穿迷彩服的企业家,冒着余震的危险,奋不顾身地从废墟里抢救伤员……他奋战在灾区一线的身影成为一个标志、一个符号,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责任感,看到了民族的凝聚力。

  现年40岁的陈光标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相比较做企业,他更热心于慈善与公益事业,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7.48亿元,被资助人数达30多万人,并连续四年获得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他被称为“中国首善”。因为他乐善好施,特别是在去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千里救灾,救回131条生命,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道德楷模”,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2009年年初,陈光标又荣获“2008年度CCTV经济年度大奖”和“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公益奖”。

  陈光标为我们打开一扇门,这扇门是财富通向慈善通向爱的一条途径。也许这样的途径还有很多种,但其里程都不会是短暂的。只有我们将希望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下去,当慈善由企业家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发展到群体意识觉醒的时候,财富才最终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

  千里救灾 感动中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陈光标身先士卒,组织由推土机、挖土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和120名优秀操作手组成的抢险队,千里驰援救灾一线。为了星夜兼程,节省时间救人,在这支特殊的救灾队伍开赴灾区的分分秒秒里,陈光标的抢险队员们小便都不允许下车、停车,车辆飞驰,内急的人直接开窗“解决”。

  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冒着余震、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的危险,参与救灾抢险,打通了通往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线,推出了映秀镇的停机坪,在岷江边修出几公里的道路,为大部队进入灾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陈光标的团队共掩埋遇难者遗体近万具,救活了131人,其中陈光标个人救活14人,从废墟里亲自抱、背、抬出了200多具遇难者遗体。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给灾民共捐了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

  陈光标的义举获得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赏。5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灾区遇见了陈光标。“你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温家宝总理握着陈光标的手说。

  “我也多次遇到了危险,比如拿千斤顶顶起楼板进去救人的时候,发生了大的余震,如果千斤顶被震倒了,就把我埋在下面了;在前往汶川的路上,一块巨大的石头从我的面前滚下;在堰塞湖抢险的时候,激流也差点把我冲走。”陈光标告诉《小康·财智》记者,甚至有一天深夜,他在救援途中意外滑落到一个山谷,完全凭借坚强意志力,才支撑到天亮得以逃生。

  去年5月27日,陈光标与崔永元、濮存昕、王宝强等一行到德阳看望学生,被湍急的河流挡住去路,很多人担心过河有危险,有人建议先开一辆越野车过河试试;正当大伙犹豫不决时,陈光标跳了下去,挽起裤腿趟出一条路来。陈光标的这一举动让车上的人纷纷鼓起掌来。

  “陈光标是个有良心的企业家。我很佩服他。做一名企业家,一定要像陈光标一样。”这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对陈光标的评价。

  “我做慈善,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有困难的人,而另一方面是渴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企业家,将这种慈善的热忱传递出去。人们终会发现,慈善作为财富的一个出口,它最终通向的是爱。”陈光标如是说。

  抗争命运

  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参与慈善?在慈善事业上一掷千金的洛克菲勒家族曾有一个答案:把需要帮助的人当做自己的邻居。“你的邻居是谁?你对他负有什么义务?”老洛克菲勒曾经这样问他的孩子。而对于他自己来说,他的道德观很清晰:所有人都是你的邻居!

  “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在每天早晨早饭前的祈祷中,父亲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你必须像爱你自己那样爱你的邻居。慈善事业就是要当个好邻居。”戴维·洛克菲勒曾经这样说。

  同样,对于陈光标来说,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像一种家族基因一样,富有传承性。

  1968年仲夏,陈光标出生于苏皖交界一个以贫穷闻名的地方。靠种地为生的父母养了5个孩子,在陈光标两岁的时侯,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这种恐惧的记忆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已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的想法。

  虽然家里一贫如洗,但父母待人的言行举止给陈光标营造了一个真诚善良的环境。当时他们举家食粥,经常遇到来要饭的乞丐,父母就把乞丐请到家里一起喝稀粥,几次以后,乞丐都不好意思在吃饭时间路过他家门了。在陈光标很小的时候,弟弟还在哺乳期,隔壁邻居的孩子没奶吃,陈光标的母亲不管陈光标的弟弟,却去给邻居家的孩子喂奶,小时候的陈光标不明白,问母亲:“我弟弟都没吃的,妈妈为什么要喂别人?”母亲对他说:“你要记住,我们虽然穷,但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甘于向贫穷低头的陈光标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向命运抗争,小时候的陈光标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

  上小学一年级,上学要交课本费1.8元钱,家穷,母亲要到多家去借钱。这家几角,那家几角,最后凑够这1.8元钱。幼小的陈光标暗下决心,要自己挣钱解决课本费,不让母亲到处乞求借贷。小学三年级放暑假,10岁的陈光标发现,村子水井里的凉水甘甜可口,就汲水出来,用一根小扁担和两只木桶挑到两公里外的集镇上去卖,“一个暑假卖了4元多钱,我交了课本费1.8元钱,还剩下不少。”10岁的孩子挣到了钱,虽然是那样的微薄,但意义重大。但隔壁邻居的孩子没这1.8元钱,无法去上学。陈光标知道以后,替这个孩子交了课本费。

  陈光标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还透露了他年轻时“谋生”的一个秘密:陈光标十几岁的时候,由于穷,为了生存,他买了本武功方面的书,跟着书上的招式学了武功后,和一个伙伴一起到街上 “卖艺”赚钱。第一天卖艺赚了8元钱,他拿出4元钱给伙伴买了一双鞋。

  至今,遇到比较好的朋友,陈光标还会露几手“绝活”——玩魔术。玩起魔术来的陈光标,不断展示着刀子穿衣服而不破、大变活人等魔术。此时的陈光标,在《小康·财智》记者眼中,俨然就是一个“魔术师”。

  艰辛创业

  从十五六岁开始,陈光标就做起了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一天赚个五、六元钱到一天能挣到300多元钱,陈光标在致富路上尝到了甜头,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侯,陈光标挣了两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陈光标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逐渐显现了经商的才干。

  商海有机会也有陷阱,心地善良的陈光标在经商过程中也曾被骗过。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光标认识了一个在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的外地人,两人决定合伙做棉鞋生意,那是陈光标第一次与人合伙做生意。当时,陈光标先行支付了3万元的货款,可是等货发过来,才发现全是伪劣产品,鞋底全是硬纸板糊的,晴天还看不出来,一到雨天鞋底就烂了。这一次陈光标把辛苦几年挣来的钱全赔了进去,心疼得几天睡不着觉。

  挫折并没有吓倒陈光标,几天之后,他又振作起来,从自己的老本行贩粮生意重新开始。没有本钱收粮,陈光标只能暂时赊欠着,而凭借着当年做生意留给乡亲的诚信形象,家乡的老百姓都愿意把粮食赊给他,“卖了再给钱,咱信得过你”。多年以后,当陈光标回想起这段往事时,总是眼含着泪水,他常说,正是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陈光标扭转了危机之后,又相继跑过客运运输、贩过花生,生意虽几起几落,但却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磨炼了陈光标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正是这一点成就了陈光标,使他在以后的商战岁月中面对大潮翻涌也能从容应对。

  1991年,22岁的陈光标离开家乡,踏上了到南京创业淘金的征程。可几个月下来,陈光标并未找到创业的捷径,摸着渐渐瘪下去的口袋,陈光标站在南京的街头,紧咬牙关,每天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放弃”,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舌头都咬破了,鲜血直流。黄天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陷入困境的陈光标重获生机,也由此掘得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一次,陈光标在街头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袖珍式的仪器反复询问。原来,这是一个新近上市的耳穴疾病探测仪,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陈光标灵机一动,他想: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大受欢迎。

  次日,陈光标拿着仅有的3000元钱,请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提供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新仪器研制成功后,陈光标已经没什么钱了。那时正是八九月份,为了节省开支,陈光标花15元钱买了一个被子,一张细席,露宿在南京街头,每天白天在路边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就睡在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清晨起来,花两角钱到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刷牙。陈光标每天顶着烈日在路边为路人检测身体,时间一长,皮都晒出泡来,但陈光标始终咬牙坚持着。当时,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一天可以收入200多元。两个月以后,陈光标已经挣到1万多元。

  不久,陈光标租了房子,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这个被陈光标命名为“跨世纪家庭 CT”的新仪器,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一上市就广受好评。他还在安徽电视台做了广告,打开了安徽市场。就这样,一个原本简单的疾病探测仪,经过一番创新之后,立即身价倍增,从原来100多元的样机改装后卖到了8000多元。陈光标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次年,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使陈光标掘得了人生的第二桶金。当时的泰安盛产灵芝,而且价格较低,200元一公斤,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陈光标敏锐的目光发现其中大有商机,“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带着这个令自己兴奋的想法,他敲开了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又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这样一来,200元一公斤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元一公斤,这使陈光标收益颇丰。而更令陈光标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发的“灵芝胶囊”项目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还因此颁发给陈光标特殊津贴。

  少年极度贫困的经历和父母的谆谆教诲,使成功以后的陈光标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他开办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第一年就拿出利润的七分之一——3万元资助安徽的一个白血病患儿,第二年又拿出利润的半数——28万元为偏远山村修建“阳光路“,无私帮助处于困境的老人及失学儿童。

  慧眼相中拆迁“金矿”

  陈光标现在的事业也同样不凡——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事实上,在陈光标2000年组建江苏黄埔集团的初期,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后来的一次机会,使他对循环经济产生了兴趣。

  当时老南京国展中心需要拆除,南京市有关领导找到陈光标,问他愿不愿意接手,陈光标表示愿意试试。结果一接手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一座金矿,仅拆下来的废旧钢材就卖了400多万元,刨去人工等成本,净赚285万元。

  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加工成再生胶粉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利于环保。以后,陈光标又将这一循环经济模型,移植到废旧家电、电脑、生产设备甚至高速公路设施方面,在为自己带来倍增效应的同时,陈光标找到了自己价值所在:“创造不止、回报社会”。

  在陈光标看来,捐款捐物是一种慈善,而搞好环保,搞好循环经济,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慈善,他决心做一个慈善家,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从废旧拆除开始,陈光标将公司的业务领域逐渐扩展,如今,公司已有各类专业技术和施工人员3700余名,拥有大型机械设备近300台(套),主要承担大型厂房、桥梁、烟囱等爆破、大型高技术含量机械设备拆除、大型建筑、桥梁拆除等复杂施工,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专业拆除公司,具有国家级拆除资质,拆除过程中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和水压、液压、爆破拆除法等国际领先的拆除工艺,有效降低了噪音,减少了灰尘;对于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公司突破了传统拆迁公司将钢筋剥离后建渣外运到郊区填埋,大量占用土地、严重污染环境等弊端,采用国际先进的移动式破碎筛分机组,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现场破碎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三合土集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商品, 科学合理地直接提供利用,大大提高了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有效实现了拆除工程的环保化、无污染、零排放。

  “我们公司拆解的混凝土作为道渣使用,可供沪宁高速公路由南京铺设到上海,拆解出的钢筋,够建几座长江大桥。”陈光标自豪地说。

  2005年,江苏黄埔荣获“中国诚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成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2008年公司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江苏省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在中国属于朝阳产业和环保产业,“从事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这本身就是在为社会造福!”陈光标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江苏黄埔公司已将慈善事业制度化,规定公司每年都要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设立慈善基金,列出捐赠目标计划表,专款专用。公司捐赠坚持雪中送炭的原则,定向在基础教育、孤残儿童、老少边穷和突发灾难四个方面。

  陈光标常说,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商场闯荡这些年,陈光标从不抽烟、很少喝酒,更不参与赌博,也不出入夜总会、歌舞厅等场所。闲暇时间,陈光标坚持读书学习,这已经成了他多年的习惯。他读书涉猎很广,这有力支撑了他的事业,也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个人境界。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而陈光标也常常与人分享他对财富的认识,即:财富如水。他认为,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高调做慈善就是为富人树立榜样

  2009年4月2日,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陈光标共同发起创立“光标榜样基金”。陈光标为该基金首捐2000万元款物,主要用于援助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救灾、孤残儿童、节能环保四个领域。陈光标说,光标榜样基金每年接收到的捐款,除了少部分作为发展基金外,80%以上都要在当年使用出去。捐赠的钱用到了哪里,怎么使用,都会给捐赠者出具一份详细的清单,同时也将定期在报刊和网络媒体上公布。

  陈光标说,在工作人员的录用上,要由公安、民政、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共同把关,规定必须要有参加志愿者工作、社会服务、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经历,或受过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表彰的人员,才能进入“光标榜样基金”工作。陈光标表示,此举旨在让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人管理好“光标榜样基金”,推动基金的透明化、科学化运作。

  曾经的陈光标喜欢悄悄行善,不显山露水。陈光标后来的“高调做慈善”,是受他父亲的启发。2003年的春节,他父亲对他说:“为什么做好事要不留名呢?你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大家都来做慈善。靠你一个人,终究力量有限。”陈光标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于是开始“边做边说”了。“这是为了让更多的富人也来做慈善。”陈光标说。

  就在不久前,陈光标还号召企业家和富人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扶。对此,他也早已胸有成竹:他打算带领他的江苏黄埔公司对每个少数民族拿出100万元来对口支援,帮助他们改善基础教育、卫生、文化设施条件,并以此带动更多的企业家和富人参与进来。

  作为清华大学EMBA学子的一员,陈光标的善举也得到了清华师生的褒奖。在陈光标获得“2008年度CCTV经济年度大奖”之后,清华大学EMBA办公室发来贺信。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评价说:“作为清华学子的一员,陈光标的行为不但会促进清华乃至整个高校公益意识的培养,推动对学生的教育,而且陈光标的榜样力量,也会动员更多的企业家用他们的个人行为唤起社会的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人对慈善的最朴素的理解和认识。而当人类的脚步迈入财富时代,开放的市场化进程缔造了许多财富英雄和优秀的企业,市场的繁荣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巨大的社会财富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实现了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收入实现了第二次分配,而慈善事业的开展,则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

  陈光标在热心慈善事业的同时,还积极宣传慈善理念,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的开展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分配形式的出现,标志着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慈善意识的觉醒,通过慈善事业,将有同情心的人们的互助行为转变成一种社会行为,成为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就能真正诠释“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的慈善事业的精神和真谛。

  “生活在人们尊敬中的慈善家,比孤独地占有银行存折上僵死数字的守财奴,要更伟大、更光荣、更快乐。”陈光标说。

  对话陈光标

  《小康·财智》:您这么多年一直做慈善,您觉得做慈善给您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陈光标:最大的动力就是我觉得帮助别人能让我快乐。我从小就是一只小手被一只大手带大的,我现在长大了,就要帮助别人。

  《小康·财智》:您认为企业家做慈善是否影响企业发展,您如何处理企业发展与做慈善事业的关系?

  陈光标:我认为做企业与做慈善不矛盾,这几年我50%的时间用在慈善上面,50%的时间用在企业上面。通过我捐赠的数额就能看到,我捐赠的数额一年比一年多,这就说明,做慈善不但不影响企业发展,反而能促进企业发展,回报社会越多,社会对我的回报也越多。

  《小康·财智》:外界评价您是高调做慈善,甚至有人怀疑您是在“作秀”,您如何看待这种高调?

  陈光标:我已经做了10年慈善了,头三、五年有人说我“作秀”,我已经听够了,后几年,有人说我“作秀”,我听到就像没听到一样,一笑而过。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拿出真金白银来“作秀”。我也建议那些不做慈善的人,给做慈善的人一点微笑,一点掌声,一点鼓励。

  《小康·财智》:对于今天的财富阶层乃至整个社会而言,慈善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您认为慈善行为本身对中国现有的财富阶层的意义是什么?

  陈光标:我认为没有慈善就没有和谐。因为慈善没有门槛,人人都可参与,大家都献出爱心,我们这个社会就更加和谐。富人应比别人多献出一部分爱心,因为富人的钱包比别人鼓。中国慈善事业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大胆地尝试,大胆地闯,当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怎么做都不为过。

  《小康·财智》:您认为当前中国富人的财富观与国外富人的财富观有什么差异?如果您认为有差异,您认为理想中的中国富人的财富观应当是怎样的?

  陈光标:在西方国家,父母给子女留下的是债权债务,你像美国人、英国人,他们有100万,恨不得把它全部消费完,他们给子女留下的是创业精神。中国富人的财富观受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富人一般是把辛辛苦苦一辈子创业赚来的钱,都留给子女。所以,我在加紧做两件事情。第一件:我在引领推动着中国富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子孙后代留一片蓝天白云,做企业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件:我在引领中国富人对人生观怎么认识,对财富观怎么认识。我在研究怎样让富人自觉自愿地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来回报社会,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就是为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为党和国家分忧。其实,财富再多,终归结底都是社会的,我们企业家要看到这一点。我们要尽早地把财富拿出一部分,及时地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小康·财智》:您最崇拜的人是谁?

  陈光标:我最崇拜两个人:企业界李嘉诚,政治界邓小平。我学习李嘉诚的创业精神和吃苦精神,学习邓小平大胆的创新精神。

  《小康·财智》:您一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陈光标: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看看我一生能帮助多少人。现在我帮助的人已有30多万了,光荣誉证书就有1000多本了,还有800多个奖杯。每个奖杯与证书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帮助别人让我感觉到快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