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互联网是一种魔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3日 14:11  上海国资

  陈永苗/文

  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作为一方主体或者一方力量,以对等的精神参与博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更能体现自己的信心和能力

  北外女生“香奈儿”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香奈儿”坚称因“博文批评教育制度遭到报复”;而校方称其主动休学,而非强制退学;同学则称“香水女生”纯属自我炒作。教育部发言人说,香奈儿有言论自由。后来香奈儿又复学。

  事情真相如何,去打破砂锅问到底已是不可能。我认为值得研究的是,为什么网民会坚信“香奈儿”是因为博文批评教育制度遭到报复。

  很多公共事件在网络中被放得很大,以至于对政治决策,甚至对政治具体制度都产生影响,并不是由于事件真相本身究竟如何,而在于事件可以承载网民的喜怒哀乐,折射当下的社会矛盾,聚焦当下人们所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事件是网民借以表达的“符号”或者“道具”。

  这时候,事件真相本身就变得不重要了,而网民反应所折射出来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才惊动最高当局。即使“香奈儿”是为了掩盖其学习不好的真相,做假炒作,但是教育制度存在巨大问题却不容回避。正是后者,才让“香奈儿”成为焦点。

  正是博客,让香奈儿事件沸沸扬扬。博客逐渐潜入政治关系当中,成为很重要的场所。

  包括博客、论坛在内的互联网,嵌在当下中央与地方或政府部门的关系当中,作为中央监督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政府及其官员有较大的震慑作用,很多腐败官员因为网络监督而落马。现在很多具有开明气息的省委书记,都会给网民拜年,而且督促他们的下属上网。

  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是由于互联网超出地方官员的势力范围。长期以来,只有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异地监督是超出他们控制范围的,从而可以有效地舆论监督。只要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权柄之下,一切都是光明的,而在他们的权柄之外,则会显露出黑暗的、不确定的,甚至极有可能会带来不利和伤害的。

  当超出他们的势力范围时,他们就陷入一种恐惧。恐惧来自于无法控制。长期养成的控制习惯,会放大他们的恐惧。而他们所做的事情,会首先致力于谋求控制。这也是互联网对地方或者部门及其官员,有不可思议的震慑作用的原因所在。好像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魔幻。

  相对于用政治倾力控制舆论监督,使用网评员试图主导舆论,以及培养地方政府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是更加高明的办法。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作为一方主体或者一方力量,以对等的精神参与博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更能体现自己的信心和能力。网络上的信息战争,也体现为信心的战争。

  在这种情形下,网民不断战胜他们心目的贪官,而且取得一部分胜利。过去的监督经常会受到控制和打压,导致公民对舆论监督没信心、不参与,原因就在于说了白说,没有收到鼓掌和赞美。而在网络上,不仅很少受到控制和打压,而且还有成就感,甚至时不时的还有来自中央的回应和肯定。网民越发信心大增,越发带劲地搞网络监督。

  网络监督是一种“公共权力”。在网络上,任何一个公民都在场,都有说话的权利,而且说话“还有用”,这时候网民就能找到主人公的感觉,就会珍惜自由和权利。不管是《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之后的公开信息申请大潮,还是要求官员财产公开的强烈呼吁,都是渴望公民在场,可以“说得上话”。

  找到主人公的感觉,就扭转了过去对政府或者部门的无条件服从,能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上,肯定他们对的地方,否定他们错的地方。政府或者部门的权威,就必须在其真理和智慧程度上,满足服务于国家利益这个标准,而不是“教皇就无谬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