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助推辽宁经济需要有两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20:47  《当代金融家》

  文/本刊记者 陈尚文  

  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王用生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王用生

  Twin Engines to Propel Economic Growth in Liaoning: Interview with

  Mr. WAng Yongsheng, NPC Deputy, President, China Development

  Bank Liaoning Branch

  国家开发银行辽宁省分行数年来既是振兴东北的主力银行,也是撬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杠杆。辽宁分行的贷款量从不到300亿元一下子上升到现在的1200亿元,不良资产率却不到1%。如今,全国很多省都在学习辽宁分行的成功经验,王用生认为,这是陈元同志创立的“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开发性金融理论结出的硕果。

  为政府热点雪中送炭

  在辽宁,全省11个城市中共有棚户区824万平方米,涉及24.8万户,84.4万城市贫困人口。抚顺是辽宁省棚户区面积最大的城市,当地棚户区有229万平方米,居民将近23万8千人。

  棚户区改造是突出问题,省政府下决心改造,但财力有限。棚户区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属于采煤沉陷区,市场开发的可能性很小,土地开发价值低。那里的企业多是资源枯竭的企业,半数住户是低保人员。棚改项目政策性很强,是一项德政工程,商业价值几乎为零。这与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相悖,当地银行不愿意推动改造。

  尽管辽宁省政府通过挤压财政支出,商业开发,政策减免和财政投入等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仍留有一个65亿元的“大窟窿”。

  面对辽宁省委、省政府遇到的资金难题,分行给予了关键性的资金支持,前后投入近60亿元资金。在分行的助推下,辽宁实施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在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盖起了6300多栋新楼房,120多万居民搬进新居。王用生说:“作为一家银行,一年要拿出46亿元的资金集中用于棚户区改造,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件事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意义和突破意义。”

  除了参与棚户区的改造,分行还积极参与到辽宁经济建设的其他项目中。分行的工作范围主要围绕政府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东北振兴的重点、难点项目几乎都参与了。王用生把“政府热点、雪中送炭”当做自己“引以为铭”的工作指导思想。

  近几年来,国开行成为辽宁省委、省政府“首选的金融工具”。在当地,国开行被誉为拉动经济发展的“融资发动机”。有业内人士评价说:“实际上,这几年的辽宁振兴大计都是国开行在唱主角,扮演着主力银行的角色。”

  支持“五点一线”工程

  “五点一线”工程是辽宁对外开放的新战略。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依托渤海、黄海的临海区位优势,正着力开发建设沿海经济带,构筑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需要巨大的财力投入。而5个沿海城市自身的财力都很薄弱,未来依靠自身的财政增长回收投资也是不可能的,没有银行的支持,很难成事。

  分行愿意出钱!他们做了长远规划,待将来基础设施完工后,会有大量的土地资源释放出来,那些现在看来没有价值的不毛之地,都会变成寸土寸金的宝地。分行不指望地方财政归还贷款,他们把未来有可能升值的土地作为“给养”,若干年后,这一区域发展了,土地一定增值,还款不是问题。王用生说:“如果把它打造成200年不落后的黄金海岸线,将来这块地方的财宝就不计其数了。所以,将来的还款潜力是巨大的,根本不用担心。现阶段要突破的是资金瓶颈。”就这样,分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行了贷款投放。

  目前,该工程大部分贷款已投放下去,这些贷款都投入到基础设施、道路、照明、上下水,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营造好的金融生态

  谈到辽宁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王用生提到金融生态的问题。过去,辽宁一些企业信用缺失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偏高,基层银行“慎贷”、“惜贷”现象普遍存在。王用生说:“东北不只是缺钱,实际上是缺环境,大家没有信用观念。”

  面对现状,王用生一直在思考——给了钱,怎么把信用环境营造好?分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设计,推出了“两台一会”的信用模式,即搭建“贷款平台”、“担保平台”和倡导成立信用“促进会”的模式。

  贷款之前,分行让政府先做好整体规划。以棚户区为例,分行进行了一系列的专业化设计,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将棚户房集中到一个地方去建设,腾出大片土地,铺绿地,建公园,环境好了,土地就升值了,“我们花了58亿元,腾出了26平方公里的土地,测算了三种方案,最低按每平方米400元算,能拿回100亿元”, 王用生说,“种一棵树,不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现在种这两棵树,肯定是在规划好的林子里面种”。

  王用生说:“只要有了健全的信贷体系、健康的信贷环境,银行的信贷资金有了较好的安全保障,商业银行自然愿意将资金贷给企业。开发行与地方政府的共同目标,就是通过政府组织优势与开行融资优势的相结合,将其转变为‘信用优势’,弥补信用建设空白,促进经济发展。”开发行“打头阵”,营造信用环境和形势,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吸引其他银行“追捧”,这就是王用生“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市场不是万能的

  西方经济学提倡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少干预,政府按照市场的力量去带动经济的发展。而本轮金融危机证明,完全靠市场这只手发挥作用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回到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全靠行政命令这一只“看得见的手”,也是没有效率的。王用生认为,现在最可行的办法,就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在一起,两个手形成合力,把握正确的方向。银行通过与政府配合,能够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资源配置错误。

  王用生表示,有了“两手”,也就有了两大优势:一是党和政府的组织优势;另一个优势,立足从市场本身出发,不盲目地执行政府的有关政策,而是按照市场规则理顺它,设计形成一套规划,把政府的理念按照市场的规则进行规范。他说:“作为一个金融部门,要执行中央政策,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而行动能不能见效,没有智慧是不行的。我们既按市场规律办事,又要贯彻中央意图的主观意愿,这两方面要很好地结合起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