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拿大的金融框架:未来的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20:47  《当代金融家》

  过去几个月中,我们耳闻目睹了世界上若干最大金融机构的崩溃。不幸的是,还可能发生更多倒闭事件。这场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业的信心和信任受到了极大冲击,其影响不仅涉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等原则也正在经受极大的考验。另外,危机还牵涉到幸免于难的金融机构的长期经营模式问题,以及这些机构将如何在国内外受到监管的问题。

  我有幸参与了由国际金融协会(IIF)主导的大量涉及私人部门应对当前危机的最佳实践的工作。国际金融协会最近发布了一份有关市场最佳实践的报告,内容包括由高级风险管理经理和银行高管提出的150条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国际金融协会理事会的支持。该报告是目前官方机构和各国银行之间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合作项目的一部分,目前已提交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

  在寻找最佳实践和有效原则的过程中,我认为加拿大的做法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具体说来,加拿大的宏观经济管理框架、对金融业的监管和私营部门的具体管理实践共同营造了一个强有力、资本充足和较为成功的银行业。虽然也未能幸免危机的影响,但加拿大银行相对较好地经受住了风暴的考验。在研究改善全球金融业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模式时,加拿大的经验值得认真思考。

  下面我解释为何加拿大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业方面是全球表现最佳的国家之一,以及为何世界经济论坛将加拿大的银行系统评为全球最稳健的银行系统,而美国和英国则分别排名第40和第44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进行了类似的排名。2009年1月份,标准普尔公司将加拿大银行系统评为世界上最健康的银行系统——即便在爆发了这场金融危机之后。

  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加拿大一直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且成效显著。

  加拿大的财政状况良好,10年前财政就处于盈余状态。但过去的情形并非如此。1980年代初,加拿大曾面临严峻的债务问题。1995年《华尔街日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加拿大是否破产?》的社论,声称:“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加拿大现在已荣幸地成为第三世界的一员。”

  当时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加拿大的债务比率位居第二,而今天,加拿大的净债务占GDP的比例则是七国集团中最低的。即便考虑到加拿大政府最近宣布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其净债务占GDP的比例仍然低于30%。而美国如果加入新财政刺激计划之后,其债务占GDP比例也在30%以下,而相形之下,美国如果涵盖其当前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一比例将超过60%。从几乎所有债务杠杆率和利息偿还指标看,加拿大都是七国集团中是最好的。

  另外,加拿大的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有效。加拿大是最早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之一。1990年代以来,加拿大一直将通货膨胀率成功地控制在稳定、较低的水平上,年通货膨胀率低于2%。

  强有力的审慎监管

  加拿大实行一种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政策。

  加拿大具有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但银行业处于核心地位。银行业的资产占整个金融业资产的60%,其中5家最大银行的资产占整个银行业资产的85%。丰业银行总资产超过5000亿美元,是加拿大第三大银行,也是加拿大市值第三大的银行,其250亿美元的资本市值位居世界第35位。有些人可能认为加拿大的金融业过于多样化,因此风险过大。然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

  自1867年联邦政府成立以来,加拿大一直实行一种“全国性”银行系统,而不是地区性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提供一种真正地区多样化和规模经济的好处。

  管理银行业的联邦立法是《银行法》,该法每5年进行一次大的修改。这种强制性定期修改的机制非常独特,有助于通过有约束的、深思熟虑的方式来适应形势变化,实现金融业的循序渐进。

  另外,我们一直持积极态度对待企业经营模式。1980年代,《银行法》定期修订时,基本取消了分离金融业的4个传统支柱(即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投资交易商)的管理规定。到1990年代,所有主要投资交易商都由银行控股,并因此奠定了全能银行的模式。

  我们没有监管不充分的独立交易商,而这正是美国问题的核心所在。过去的20多年里,加拿大一直在一个单一的审慎的金融机构框架内对交易商进行管理。

  金融机构监督局(OSFI)在联邦监管的金融机构中发挥着核心监管作用。金融机构监督局的方法是以原则为基础,而不是以规则为基础。

  决策者应当清楚,事无巨细的规则没有使我们免受当前这场危机和其他冲击。关于这一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一法案本是因应安然公司丑闻而出台的,旨在打击财务报告欺诈和表外融资,但绝未能保护我们免受证券化业务的不良成分、表外工具及重大欺诈案件之害。即便是财务标准委员会(FASB)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制定的后续会计规则也产生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后果,未能起到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合理商业模式进行精确描述的作用,且在有关金融工具估值逐日盯市和核算等问题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加拿大是最先实行《巴塞尔协议Ⅱ》的国家,要确保《巴塞尔协议Ⅱ》的成功实施,加拿大金融监督局和银行业付出了数年的精心准备和压力测试,并为此花费了数亿美元。

  但是金融机构监督局并不仅仅依靠《巴塞尔协议》或规则,还保留了一些经过考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杠杆率、大量现场检查,以及对金融机构业绩的自我评估与同业评估等。

  另外,金融机构监督局的经验与监管在当前的危机中尤显其优势。在加拿大,银行已控股主要投资交易商多年,金融机构监督局一直以并表方式对大银行集团进行监测,因此加拿大建立了比较充分的冲击缓冲措施、原则和监测方法。

  这种方式产生了良好的审慎监管效果,加之银行的努力,共同形成了强有力的风险和流动性管理机制。

  虽然加拿大的监管框架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我认为仍有改进的余地。加拿大需要强有力的全系统监管,尤其是对证券业务的监管,并对潜在的国际市场风险及其对国内系统的影响进行更好监测。

  稳健的银行体系

  除了良好的财政、货币和监管框架外,加拿大还拥有一个运行良好的银行体系,其商业模式稳健,盈利状况良好,其风险管理实践亦经受住种种考验。

  加拿大的银行传统上一直自愿保持坚实的资本基础。例如,《巴塞尔协议Ⅱ》规定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为4%,但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督局确定的目标是7%,这是七国集团中最高的标准之一。而且,加拿大的银行往往自愿选择持有比官方要求更多的资本,约为9%10%,而且我们会继续这样做。

  加拿大银行业的管理层一直努力保持较高的资本水平。上季度,加拿大的金融机构募集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本,其中没有一分钱来自政府,而是全部来自私人投资者,这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

  加拿大的银行还保持着较低的杠杆率,低于20%,而美国的银行该比例在25%以上,一些欧洲银行和投资交易商的杠杆率更高达30%或40%。加拿大银行的杠杆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

  这些成功的背后是加拿大政府和银行家保守和实用的风险管理文化,以及强有力的内部治理结构。这也反映在加拿大银行遵循的多样化战略上。

  丰业银行一直在努力实施这一战略,尽量使业务、产品和地域多样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大约50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中在一些国家已有100多年的业务发展史。虽然加拿大是丰业银行的基础,但我们收益中的几乎一半来自其他国家。我们已选择新兴市场作为目标,包括加勒比、中美洲、拉丁美洲和亚洲。我们在上述许多国家经营了几十年,向当地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2008年丰业银行的国际部创造了全行30%的收益,资产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而且过去几年中资本回报率都超过了20%。

  加拿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践形成了健康、低杠杆率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又能使银行年复一年地可持续地盈利。我们的核心业务一直遵循比较保守但却有盈利的模式。我们只有少量高风险的抵押贷款,没有次级贷款。我们不依靠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没有规则禁止我们这样做,但我们自愿选择不过多参与。

  我们从未大量参与“发起-分销”的业务模式。相反,我们的重点是在资产负债表中保留好资产,并有足够资本支持这些资产。这也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承担的风险一直负责,确保整个贷款审核、发放和监测过程的稳健。无论在加拿大还是全世界,这都是一种非常传统、审慎和有盈利的银行业务模式,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模式。

  我们遵循这一模式,意味着我们有较低的风险,与客户有更密切的关系,也具有更稳定、更可预测的收入来源。每一年开始时,我们都有来自现有客户和资产组合的持续收入,所以不需要为了保持收益而大规模寻求新贷款或新客户。这意味着较低的风险行为和比较稳固的客户关系。总之,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良好的内部治理是加拿大银行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是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合规性检查和风险管理,涉及银行的所有方面,包括董事会。第二是一个真正独立的董事会和独立的董事长。当我于2003年成为首席执行官时,丰业银行第一次将此职位与董事长分开,任命了非执行董事长。所有加拿大银行目前都有非执行董事长。目前我是丰业银行董事会中管理层的唯一代表。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没有这种治理结构。加拿大的模式是一种具备监督和制衡机制的模式。

  另一个因素是加拿大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机制,这也是我们能够避免过度行为问题的一个原因。

  尽管我们银行的资产总额位居世界前50名,但我们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只有美国同行水平的1/31/2。

  但比绝对额更重要的是薪酬的度量和支付方法。例如,丰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与股东权益联系在一起,且对业绩的度量要考虑风险和资本成本。薪酬将延期支付,如果业绩目标没有实现,则过去的薪酬也有可能大幅降低。众所周知,正确的动机才会导致正确的行为,但动机无法、也不应当受到监管。动机只能是共识,由审慎的管理层和董事会经过多年的摸索而形成。

  当前危机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加拿大的银行也有一些需要直面的挑战。我们也犯过错误,但总体说来,与美国和欧洲同业相比,我们表现得更好。奥纬咨询公司(Oliver Wyman)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关于金融机构状况和风险调整后的业绩报告。近期的一份报告涵盖全球金融业最为动荡的时间段,即2007年8月2008年12月。根据其股东业绩指数对各国银行进行排名,丰业银行位居世界前十名,在加拿大银行中位居第一。

  这是一场几十年来我们经历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危机一定会结束。过高的杠杆率、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不善、不良动机、错误的监管和公共政策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场危机。许多情况需要改变,而且若干改变将会非常巨大。

  我希望大家考虑一种比较有效的模式,即加拿大模式。加拿大是一个尊重开放和自由市场的国家,但在医疗、教育和社会保证系统等方面也一直保持其自身的特点。加拿大是一个信仰私人部门创新和私有制的国家,但也崇尚中庸、和谐和良好的治理结构。

  (摘译自理查德·E·沃夫2009年2月25日在纽约外交政策协会金融服务业研讨会上的演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