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中心支行成为地方宏观决策的参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20:46  《当代金融家》

  文/本刊记者 何 谐

  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计承江

  Central Bank Regional Office Plays a Bigger Role in Regional

  Macro-Economic Policy Making

  Interview with Mr. Ji Chengjiang, NPC Deputy, Director, PBOC

  Zhengzhou Sub-Branch

  “不调研、不思考,就很难对宏观情况有清楚的判断,很难形成正确的决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计承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我们中心支行已经形成了调查研究之风,一批调研成果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决策的科学依据,并受到人民银行总行的转发。”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哲学名言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全球为救市、救经济而苦寻良策之时,调研更是预防决策失误的良方。记者对计承江的采访,就从调研开始。相信从调研中走来的计承江行长,一定带来了不少活生生的故事。

  《当代金融家》:您刚才说一批调研成果成为省政府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能不能用实际案例说明问题?

  计承江:周小川行长强调地培养“五型干部”,其中一条是“研究型干部”。人民银行宏观管理的范围还在扩大,对社会服务的任务非常繁重,人民银行系统的干部光会操作性工作还不行,更多地要对经济和金融有深入研究,通过调研一是发现经济和金融工作中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为政府宏观决策当好参谋;二是通过调研提高干部的素质,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比如2008年第一季度,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全国贷款量总体是上升的,而河南省贷款量却下降很多。我们分析后就向省政府报告,建议省里对宏观情况要不等不靠,尽快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由各地政府出面筛选项目,将重点项目向金融机构推荐,让金融机构从中选择可贷款的企业和可贷款的项目。同时,针对宏观调控当中,很多银行对政策前景不明朗,就严控放贷的状况,我们建议政府召开地方金融机构座谈会,介绍情况、疏导信贷,让地方金融机构认清形势,放下包袱,合理地安排贷款。事实上当时宏观调控是调控过高的信贷,而不是叫银行停止贷款,所以我们提了三条建议,省政府全部采纳。在2008年一年中,省政府深入各市召开了28次银企洽谈会,常务副省长李克同志亲自参加洽谈会提要求,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省银监局积极配合和宣传政策,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省政府对此非常满意。

  《当代金融家》:刚才您说省政府全部采纳了你们提的三条建议,是哪三条?

  计承江:一条是建议政府对银行不要埋怨批评,政府应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让银行了解政府的意图,了解地方好的项目,由银行来选择和决策给哪些项目贷款。任何时候这都是一个最好的加大信贷投入的措施。政府如果给银行下指示,银行是不理解的,没有好的项目,银行不可能贷款。第二条是建议省政府领导出面,带队到北京有关银行的总行进行汇报,过去在对外影响方面,外界对河南不是真正了解,存有好多偏见,但是现在河南经济发展,社会形势都比较好,通过宣传,让总行更加了解河南的经济金融环境,在贷款规模上给予适当的放宽。第三条是上面说的,建议政府出面召开洽谈会,来疏导政策,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重点向金融机构筛选和推荐项目,让银行对项目产生兴趣,合理地进行信贷投放。这三条建议省政府全部采纳。所以,在信贷投放方面,河南做得比较主动,抓得早,并在金融危机到来时一直抓下去,效果也比较好。这样,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对河南的冲击不是太大,信贷投放增加了1509亿,比上年同期多增加531个亿,面对河南的经济状况,这个增长是非常大的。所以,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有较好的评价。

  《当代金融家》:2008年一季度全国信贷上升,河南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下降?

  计承江:主要还是当时宏观调控的势头比较紧,你也知道,2008年初的时候,国家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些金融部门对政策可能缺少准确的了解,所以,就在放款方面积极性不高,造成河南在一季度贷款下降较多,跟全国形成相反的形势。我们提出建议后,经过省政府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快扭转了形势。

  《当代金融家》:前面您说过,通过调研能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您能不能举个例子?

  计承江:调研会发现和了解很多问题,对决策都有良好的帮助。比如房地产问题,原来总认为房价高,房地产业是暴利。当然,有一部分房地产老板确实暴发了,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很多房地产老板的经营还是很困难的,拿的也是微薄的利润。所以,社会上对房地产业有很大的偏见问题。尤其在目前宏观调控情况下,房地产老板非常困难,可能一批房地产公司还要倒闭。那么,房价那么高,房地产的钱是谁赚去了呢?应该还是和政府有很大关系,中间税费高,所以造成房地产价格高企。当然少数地方像发达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很高,内地的房地产价格并不是很高,所以老百姓要指望价格降得很多再去买房,这个可能性不大。了解了这些情况,对于我们政府决策,对于引导民众消费,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代金融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河南有什么好的办法?

  计承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一,我们积极向省政府建议,成立担保机构,通过财政和社会筹集资金,组建一批担保公司。省政府采纳了我们的意见,2008年拿了8亿资金来组织担保公司,产生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现在全省有担保机构300多家。第二,加强政策导向作用,在大会小会上都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要求他们关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第三,对金融机构也进行一定的考核,对中小企业贷款问题进行评估,这是试探性的工作。第四,加强中小企业财务规范性培训。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很多中小企业财务不规范,不符合银行贷款的条件,银行不敢给他贷款。通过培训,对中小企业财务规范辅导,这一做法人民银行总行也给予了肯定和交流。这些措施,对缓解河南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较好作用。

  《当代金融家》:河南还是个农业大省,据我所知,对农村的金融问题,你们研究和关注得比较多。那么,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河南有什么具体措施?

  计承江:目前,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种养大户、乡镇企业、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额资金支持,广大农民在住房、助学、医疗、耐用消费品等方面需要中长期消费信贷的支持。但是,农民大多缺少有效的担保手段,导致农村贷款比较难。鉴于此,农村金融需要加快创新。2008年10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选择粮食主产区或县域经济发展有扎实基础的部分县、市,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为贯彻这一精神,结合河南实际,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会同河南银监局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河南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18个县、市进行创新试点,每个市至少选择一个试点县。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很重视,省里成立了农村金融创新和服务联席会议,常务副省长李克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省政府副秘书长和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省银监局局长任联席会议副召集人,财政部门也积极参与和支持,有的地方财政拿出钱,设立农村担保基金,对农户提供担保,促进农村贷款难问题的解决。

  2月份,我们刚刚开过试点动员大会,通过试点,力求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各金融机构通过批发或转贷方式参与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积极推进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与保单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四是积极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拓宽涉农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今年我们将筛选出20家左右产品有发展前景、业务经营好、资信优良的涉农中小企业作为联合发行人,以“统一组织、统一冠名、统一担保、分别负债、集合发行”的模式,组织发行河南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五是进一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目前,河南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已有一定进展。比如在镇平县,从事网箱养鱼的农民宋某凭着一个印章、一张身份证、一张电子守信卡,就能从当地农村信用社拿到贷款。从去年6月份以来,他利用电子守信卡先后办理贷款8次,累计贷款7万余元,每次办贷都没有超过5分钟。

  《当代金融家》:今年,中央提出增加投资4万亿,各省累计已达18万亿了,这很容易给银行带来不良资产或者信用风险,您对此如何看待?

  计承江:首先,政府在选择项目时,防止重复建设、盲目建设问题。其次,政府部门要分析、筛选、推荐好的项目给银行。现在企业发展得快,规模很大,项目很多,银行信贷人员有限,面对这样一个市场有时很难了解清楚,政府部门过滤和推荐的项目,银行容易对项目看得清楚,眼界也宽阔了,这是比较好的方式,所以不可能在贯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就发生盲目放贷的现象。第三,尊重银行的自主权。银行的贷款是要讲效益、讲风险的,贷款也要承担责任,银行方面还是很慎重的。银行有一套审批贷款的程序,超越了这个程序,政府干涉银行放贷也不起多大作用。只有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分析、研究项目,这种做法会受到银行的欢迎,也才可能获得贷款。所以说,增加投资虽然有风险,但好的程序仍然能使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当代金融家》:河南是农业大省,过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几年发展较快,工业也呈强势。那么,对下一步的河南金融工作您有什么思考?

  计承江:这些年来由于政府重视,全省上下共同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工业也在快速发展,外人往往只知道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不知道河南已进入工业大省的行列。现在,工业生产总量、GDP在全国排位第五,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2003年以来,河南的经济快速发展,有几年都在14%左右这样一个增速,全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现在河南位居第一位。河南的大发展,也凝聚着金融部门的积极支持和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南的金融工作是把总行的意图和河南的实际有效地结合和贯彻落实。我们作为人民银行在河南的派出机构,在河南是既讲北京话,又讲地方话,保持一个恰当的身份。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的时候,我们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包括在去年宏观调控那么紧的情况下,面对河南贷款下滑趋势,我们立即站出来加强窗口指导,说服商业银行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银行必须保增长,银行自身也需要加快发展,引导银行适度增加贷款。相反,贷款如果超出经济需要,需要宏观调控的时候,我们要引导银行适度地放款,防止出现信贷风险。同时人民银行对金融单位又是一个服务的机构,在信贷窗口指导的同时,提供包括支付结算、货币清算、货币供应等多种金融服务,为当地金融业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