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迁徙的韩国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 16:58  《第一财经周刊》

  受韩币贬值、生意不景气的影响,很多随家长来到上海读书的韩国学生或转学,或踏上归途。

  文|CBN 记者 邱珈 实习记者 廖兰心

  每周五韩真明都会开车到位于长乐路的学校住宿部去接女儿。志慧现在念初三,刚转学到这里没多久。住宿生活对她来说很新鲜,跟着一个几乎全是本地学生的班级上课也是她以前从没有过的体验—她得和中国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用同样的教材,听同一位老师分析同一道题目。

  “这对她来说是个挑战,但也正是我让她离开之前那个学校的原因之一,”韩真明说,“她很快就会知道转学是对的。”

  11年前,韩真明刚从韩国来到中国时,就把住处定在古北。如今她和她的孩子已经是这个地区的资深居民了。她们居住的古北地区是上海的外国人聚居地之一,和闵行区的龙柏一样,聚集了很多韩国人。在这些地方,为韩国人服务的配套设施已经相当完善,甚至路边的标牌都有很多是用韩文写的。韩国人可以从古北家乐福、城市超市和韩国超市买到吃得惯的食物,也可以在吴中路金汇路一带找到友利等韩国银行,还可以很方便地到达上海最红火的几家韩国料理店。

  韩真明把家安在古北,而公司则选址于龙柏的吴中路。她刚开公司的时候,上海还不允许外国人开贸易公司,于是她就选择了做投资咨询。2003年和2004年时,公司发展得很快。当时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很多,一批又一批的韩国人跑到上海来做生意,咨询公司的生意自然也火。

  生活在古北,工作在龙柏,韩真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韩国人聚集地度过。但是她的汉语说得特别流利,还带一点台湾腔—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家里送去那里上学了。在拥有自己的公司之前,她一直在台湾人的公司里工作,大部分时候说的都是汉语。“我父母在很早以前就觉得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所以一定要我学会中文,方便将来做生意。”

  现在,有更多的韩国人到北京和上海等地求学。到2008年,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在上海的韩国留学生数量达到了8000人,其中有很多学生是像当年的韩真明那样,被父母送来学中文的。

  “去年韩币跌得太厉害,家境一般的韩国家庭就供不起孩子在国外的学费和生活费了,只好让孩子回到自己身边,”韩真明在韩国的朋友圈里就有这样的现象,“但如果小孩已经在念初三、高三了,那就咬紧牙关让他们把这个阶段念完。”

  韩真明的女儿志慧前段时间就刚刚目睹过一批同学集体“消失”。

  她之前所在的学校国际部规模不算大,主要面向韩国学生。学费之前刚刚涨过,从每学期人民币2.5万元涨到了3.7万元,这让那些本来就因为韩币贬值、生意不景气而捉襟见肘的家长更加无法承受了。于是,就在农历新年之前的那几个月里,很多韩国学生离开了学校。他们的家长既有被大公司派来上海工作、现在又被召回的,也有自己做生意的。还有少数几个孩子有其他的原因:学校剩下的学生太少了,学习气氛变得有点怪,他们选择了转学去其他国际学校。

  “志慧的许多同学都离开了。”用韩真明的话来说,“上海的韩国小孩大概有一半都回国了”。

  在志慧转学之后,那个学校的国际部只剩下了3个韩国学生。

  韩真明在为女儿选新学校时,没有考虑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其实,在那样的学校,志慧能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一起上课,而且由于将来选择大学时享有优惠政策,所以国际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但韩真明有更高的要求。“整天跟和自己一样的外国人呆在一起,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她说,“志慧得和本地孩子一样学习,她需要压力,需要竞争,她需要融入到中国人的环境里去。”

  这个家庭并没有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离开中国的打算。在母亲的计划中,女儿要在上海念高中、上大学,将来的事业规划也多半会和这个国家有关系。“现在形势不好,但以后总会好起来的。她现在要多学一些实在的东西,给以后打基础。外面的世界不会像学校那样宽松的。”

  韩真明把志慧转到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市重点中学的国际部,这家国际部主要面向日韩籍学生,也有几个欧美的。虽然这家的规模比较小,但学校的招生办主任用“可以插班”这一点打动了她。她不会强迫志慧将来选择什么大学,也不会阻止孩子现在的爱好,重要的是,志慧需要学习中国人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考虑事情时的思路是怎样的—这些“关系学”上的实践知识是无法从全都是外国孩子的环境里学到的,只有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才能接触到。

  成了普通班的插班生后,志慧在学习上遇到了小小的挫折。在原先的学校时,她的成绩很好,转学时老师都很舍不得她。现在和上海本地学生在一起,就连原本最拿手的语文在班里也处于中等水平。

  母亲对此并不焦虑:“在这个班里学习,就算成绩不怎么样,也总比在太过轻松的环境里混个优等生头衔好。学习压力大是好事情。”

  开学才没多久,志慧就喜欢上了住宿生活,和同班同学也相处得很好。这让韩真明感到很放心,因为这一切都正向她所期待的“融入中国人的圈子”的目标发展。

  至于自己,韩真明跟韩国人圈子相处得更密切。初到上海时,是韩国友人推荐了古北的房子;开公司时,做的是韩国老乡的生意;与朋友的公司之间也是互相帮衬,甚至大家都在同一栋楼里租办公室。目前,她所在的办公楼里并没有太多人撤离,但在朋友聚会时,还是能发现有人不再出现。

  韩真明一家的生活看起来和以往并没太大的区别,周末的消遣也和以前一样:去KTV唱唱韩语歌,或者去韩国料理店吃顿饭。

  吴中路上的本家韩国料理和舒洛园是她最常去的餐馆,朋友聚餐也总是安排在那两家。作为上海最受欢迎的韩国餐馆之一,“本家”现在生意也还是很好,周末晚上依然满座。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差别:以前,大多数客人是韩国人;现在,更多座位传来的是上海话或普通话,总体看来,中国客人和韩国客人的比例相当。

  中国客人并不会感到异样,但对像韩真明这样的韩国人来说,要体会到那几分落寞,其实并不需要十分敏感。但她并不打算离开中国—至少在志慧大学毕业前不会。

  “坚持一下,以后会好起来的。”她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韩真明、志慧为化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