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的快乐值多少钱(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 23:09  《第一财经周刊》

  快乐和收入的相关性

  从情绪的角度来说,快乐和财富是无关的。因为快乐在情绪的“变态”中才会产生,快乐是因为人的某种欲望得到满足,比如一个亿万富翁不一定比一个普通人更快乐,因为亿万富翁的欲望满足频率不一定比普通人欲望满足频率高,反而富翁的生活因为社会关注度高而失去很多满足欲望的机会。

  但是从统计上来说却并非如此,最近两位沃顿商学院的年轻学者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发表文章,他们直接比对了全球各国家年收入及快乐指数的资料,结果发现:年收入较高的国家的住民,永远都比收入低的国家要快乐,而且还没发现一个“快乐天花板”!高收入国家的人民会更快乐,可能是因为在一个更健全合理的系统中,个体会更充分地使自己意识得到体现;而有钱人的欲望会比穷人高频率地得到满足,则应该属于财富比较效应的作用。在信息发达而且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人们往往会因为别人挣的比自己多而气鼓鼓的,而且很难释怀。

  在这次《第一财经周刊》所做的快乐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月收入越高的公司人感觉快乐的比率也越高。月收入在1万人民币以上的公司人中,感觉快乐的比率都超过了总体调查的平均值。而收入在4000以下的公司人总体感到快乐比率很低为9%。

  当然,此次重庆的平均收入要比其他三个城市低不少,但是他们的快乐比率倒是最高的。这可能说明快乐和不快乐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形成的,快乐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比较。另外重庆地区的公司人快乐比率高,和当地的物价水平也有关系,很明显重庆的物价水平要比北京、上海和深圳低一些。

  年龄越大快乐越贵,所以享受快乐应该趁年轻

  此次进行快乐调查的公司人年龄阶段集中在25到37岁,从30岁以前的统计来看,公司人的快乐率是在下降的,而且在30岁左右下降程度还呈非常陡峭之势,过了30岁之后,快乐程度则是在慢慢上升,这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传统财务文化—也就是人到30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资产规模和家庭形式—对公司人的要求带来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使得公司人快乐比率下降。

  在另一项,“你需要为你得到快乐支付多少钱”的调查中,虽然人们的思路呈现“信天游”的形式—有的很高比如1亿美金,当然,我敢肯定他没有1亿美金;有的很低,比如认为快乐根本不需要支付什么成本。这个调查从数字上也因此缺乏统计学意义了—但是,从趋势上说,可以看出公司人为快乐支付的最低成本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这个现象大概就可以解释自古以来的那些训诫了,比如“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从理性来说,人是应该在年轻时候多“买”些快乐,主要原因是在年轻时候快乐的价格比较便宜。

  从理财的角度来讲,如果把用充分的金钱去购买快乐说成是快乐的现货价格,公司人还要思考的是快乐的期货价格。这个期货价格中的变量应该包括,公司人的性格、收入增长预测等等,如果一个公司人要保留住快乐,最理性的做法应该是算出自己快乐期货价格的增长曲线,为了这个目标做出未来现金预算,然后用其他的钱进行投资和保险。

  男人比女人更快乐,是因为男人的快乐更便宜

  在调查中女性的快乐比率是22%,而男性的快乐比率是30%,这一结果和我们在现实生活感觉到的大体相符,但是快乐比率好像相差得大了点,也许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碰巧多调查了几个“怨女”吧。

  如果从财务上分析,女性比男性更不快乐是可以找到根据的。首先说到快乐的现货和期货问题,女性的安全感普遍要低于男性,所以女性更倾向于把钱去购买快乐的期货,因为她们普遍意识自己对快乐的要求价格上涨得会比较快,而对快乐的现货女性似乎更为吝啬,也正因为对快乐现货投入少,而造成“现在”快乐程度的降低。

  对于女性达到快乐所需要的金钱,调查中显示普遍高于男性。在调查中,以购物而体会到快感的男性数量还不及有同样爱好的女性的零头。而从同一年龄男女体会到快乐所需要的金钱的对比上看,女性要比男性贵得多,这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愈演愈烈,在收入比较高的女性中,奢侈消费成为她们获得快乐的源泉之一。

  在女性获得快乐需要付出昂贵价格的同时,女性公司人所能控制的财富又少于同龄的男性公司人—这种判断没有性别歧视,只是说明一个现实而已—这两种情况或许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女性公司人的快乐要少于男性公司人了。

  对于女性来说,解决快乐不足的手段应该是提高快乐的现货投入,降低快乐价格增长速度,而且控制更多的财富;要做到这些,早点找个合适的快乐男人结婚是个好方法。

  以前更快乐还是以后更快乐?

  在快乐调查中,把最快乐时光归于大学时光的公司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0%—不论是现在快乐还是不快乐的—这很可能说明,大学时候的快乐价格,可能是人生中获取快乐相对价格最便宜的时候。

  在财务状况上,认为以前快乐的人并没有明显地出现财务状况恶化的现象,相反,有的不快乐的公司人,比他们认为是很美好的那些年代的收入要高得多。

  几乎所有的公司人都认为,以后会更快乐。即使是那些认为现在不怎么样的公司人,也认为自己在3年最多是在5年后会“转运”。

  当然,“过上5年左右这个世界就真的变得更美好了”这种现象应该不会出现。如果从财富的角度来分析,事情还可能变得更糟。因为更多人的对快乐预期看好,如果快乐和财富的相关性如同我们所说的这么高,那么由于财富的稀缺性,而快乐在可想见的几年后也会相应地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人们为了满足当下的快乐感,在金融机构的怂恿下肯定会更多的透支未来帐户中的资产,信用消费在快感预期过好的情况下肯定会呈几何级数放大。

  在和讯网2009年财经大预测的研讨会上,长江商学院周春生教授提到中国的最终消费比率在GDP中从2000年的60%下降到40%多,表明了消费者某种欲望的降低。而改变快乐的预期是提升欲望的一个好方法,比如政府适当提高国民快乐预期水平,同时对信用帐户采取放松的政策,相信消费需求肯定很快就会体现出来。

  快乐肯定是一种正反馈现象,也就是说一个整体越快乐,它作用于近期未来的效果就是更快乐,所以快乐程度调查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国民经济先行指标。比如快乐指数异乎寻常地高,很可能是某种资产泡沫已经形成而且正在走向破裂的边缘,而快乐指数比较衰落的时候很可能是消费衰退,就业不振的经济低潮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