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约记者 晓辉
曾经希望把太子奶做成“千年企业”的李途纯,如今身陷资本方“对赌门”,成为创始人出局的又一案例。
“生活就像一场电影,比电影还精彩。”不记得是谁说过的这句话,如今正由李途纯在上演。
2008年11月21日,当李途纯在转让协议上签下自己名字那一刻,太子奶时代,成为历史。这比预计的结束时间提前了1天。
12年时间,李途纯走了一个轮回。从白手起家到“央视标王”,直至“千年企业”的梦想破灭在资本的博弈中,创始人终成出局人。断货、欠薪、停产、逼债、卖股、出局??站在资金链断裂的绳索上的李途纯,在“成也资本,败也资本”的时代,结束自己在太子奶的权力与辉煌。
被逼无奈卖股权
持续数月的太子奶资金链断裂危机,以外资收购落下帷幕。太子奶集团11月22日中午给记者发来的报告称,在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太子奶集团股东已经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向太子奶集团增加投资,高盛、摩根士丹利、英联等外资受让李途纯此前所持太子奶全部股权。
记者不得而知李途纯的心理状态。在签下协议之前的十天里,李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在签协议的当天,身处株洲的李途纯在手机里听到记者的采访意图时,似乎传来一声疲惫的叹息,便立刻挂了手机。
太子奶集团新闻发言人潘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06年起,李途纯开始逐步受让太子奶国有股权,并将企业转为纯民营企业,至危机爆发前,李途纯持股比例约在51%,外资所持太子奶股权逐步增持至39%以上,太子奶高管及技术人员约占股10%。
尽管太子奶早已民营化,但在解决本次资本困局中,株洲当地政府还是起了不小作用。据此前媒体报道,株洲当地政府曾多次协调太子奶与相关金融机构召开协商会议。
此次交易的价格与股权结构变化仍没有正式披露,不过据了解,英联、摩根以及高盛可能联合另外一家实业公司以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接手李途纯所持的全部股权。如果价格属实,相对于目前太子奶22亿元的净资产来说,李途纯的出售价格大大低于其资产价格。
交易完成后,作为太子奶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的李途纯,将仅保留“名誉董事长”一职。太子奶集团总裁谭孝傲作为外资方的代理人,全面接管太子奶。谭孝傲为民主党派人士,2000年从政府部门进入太子奶集团。与集团其他高管多数是李途纯乡亲朋友不同,谭孝傲没有太多的特殊背景,任职总裁多年但并无实权。
与五谷道场因快速扩张而身处资金链断裂险境,在未能争取到援手的背景下,不得不寻求破产保护相比。李途纯选择出卖股权,或许希望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对赌协议”惹祸上身
李途纯1996年以发起人和首任厂长的名义创建株洲太子牛奶厂。2000年8月,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2006年,在一系列国有股股权拍卖及转让之后,李途纯逐渐将太子奶由国有参股企业变为纯民营企业,并谋求快速扩张。
2007年是太子奶的关键一年。1月9日,李途纯在北京宣布完成私募,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联手向太子奶注资7300万美元。除了高盛取代香港鼎辉外,与4年前投资蒙牛的投资者基本一致。据说资金在2006年11月就已全部到位,其中,英联4000万美元,摩根斯坦利1800万美元,高盛1500万美元,共获得30%股权,而李途纯及管理团队则控制剩余70%股权。
在获得海外资金的同时,李途纯也获得了另一份“协议”: 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就是这份协议,让李途纯走上了不归路。李途纯当初说,尽管协议让自己有压力,但在有蒙牛“对赌”成功的榜样下,还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而太子奶自1997年的500万元销售额,到2007年的10多亿元,连续11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0%,2005至2007年的三年,更是达到了销售增长1189.66%的惊人速度,也给了他更大的底气。
因此,李途纯一度高调宣布太子奶将于2008年奥运会前后赴海外上市,甚至还有意向进行分拆各单元独立上市,并优先选择了纽约交易所。但由于太子奶高速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市场形势的突然恶化等各种方面的?因,让李途纯深陷困境。
潘怡表示,快速建厂,是因为太子奶希望通过产能的释放去回笼资金,保证销售额的快速提升,从而为上市铺路。但是太子奶却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从早期相对空白的乳酸菌“蓝海”市场,到现在已经是光明、蒙牛、伊利等巨头纷纷染指的“红海”了,太子奶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的放缓,市场份额也从90%下降到了40%左右。
当太子奶巨额的投资并没有带来利润的预期幅度增长时,资本开始显露出狰狞面容,“对赌协议”变成了“死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