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市场份额不等于高盈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17:05 和讯网-红周刊
-红周刊特约作者 王成 前一段时间我听过这样的故事, 就是尽管国内的普通制造企业在很多领域现在都没有定价权,但是不要紧, 因为随着国内企业互相降价争夺市场份额,最终,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全部会被国内企业获得,因为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最后只有几个最大的国内企业统治某一产品,获得相对垄断,大家和解可以共谋提高价格,最终这几家“垄断型”企业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因此也就非常值得投资。 很多投资者将这样的故事称作: 中国几家企业夺取全球定价权的成长故事。 并且尽管这些企业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夺得定价权, 但是迟早会这样, 因此现在就可以把股票炒得高高的。 这里的假定是只要几家企业夺取了市场最大多数的份额, 然后提价,盈利就滚滚而来。 可是,我研究了上百年的商业竞争史, 也没有找到这个成长模式可以成功的案例。 首先,单纯从市场份额来说,最大的企业并不一定就是盈利强的企业。美国的投资机构研究了 3000 多家上市公司 ,70%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并非是行业内最有盈利能力的企业,并且,即使在高度集中的行业或者资本密集型行业里, 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也基本上就是与行业平均盈利一致, 并没有展现出其作为领导者的威风。 另外占据了市场最高份额但是并没有获得投资者满意的收益增长的案例也多如牛毛。 我这里找了几个经典的案例: 美国泛太平洋铁路公司和其他几个铁路大亨 20 世纪初垄断了美国铁路经营权, 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提价, 结果是平均每英里的运费率不断降低, 大亨们盈利惨淡, 直到21 世纪的现在 ,巴菲特等投资者才开始重新关注这些铁路股, 估计也并不是看中其长期投资价值, 而是看中这几年全球化和贸易繁荣带来铁路运输的需求增长。 比如, 美国制罐公司曾经打败了众多对手, 拥有了美国金属器皿80%的市场份额, 然后它希望借助其基本垄断的市场份额来控制行业价格。 可是当它将价格上涨 25%的时候 ,迅速就丢掉了 30%的市场份额,它认为自己的控制力度不够,于是继续不断收购竞争对手, 可是每次价格都很快回到没有提价前的薄利水平, 而不断的收购导致其债务开始堆积如山。 最夸张的是 19 世纪 90 年代的时候,美国炼糖公司拥有落基山脉以东 100%的市场份额。 并且糖属于家庭必备品, 美国经济当时也非常繁荣,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按理说它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事实是,它也提高了价格,但是,低价糖纷纷从加利福尼亚涌入落基山脉以东市场,结果不到两年时间,糖价跌到了比美国炼糖公司提价前的价格还要低。 比如, 香港上市的一家国内原料药企业股票价格近期出现大跌,一方面或许是市场原因, 但是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 尽管这家企业把国内竞争对手都打败了, 占据了全球某种原料药的主要市场份额,但就是不盈利, 现在觉得终于能够提价了———而国内也确实没有对手和它竞争, 但是印度的几家企业见到产品提价,马上复工生产,并且定价比这家企业的价格要低一些, 该企业只好继续降价,把价格战打下去。于是投资者终于明白了, 这家原材料药企业靠不住, 市场份额在分析股票涨跌上远不如竞争优势和业务模式重要。 竞争优势和业务模式决定企业的成长性 问题就是出在, 随着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企业希望通过激烈拼杀,垄断一个产品, 然后再提价获得暴利的想法根本不切实际, 你面临的疆界越大, 你的垄断力越不值得一提。并且全球化也令供给能力更大,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客户的权力开始超出生产者的权力。 特别是在大宗商品领域, 采取垄断后提价模式是一种失败的发展策略。 并且即使一家公司垄断了市场,不主动提价,而是根据市场供求定价, 它的业绩也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而波动,这不是成长公司,而是成为一家周期性的公司。 一个行业内总是有最大的公司和最有特色的公司。 最大的公司站在研究的角度是必须关注的, 因为机构投资者讲究的是配置, 一般将资金都配置在这些大公司上。另外,分析这家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就对整个行业有了大体了解, 如果觉得行业向好, 就投资这家最大的公司。 在全球化时代, 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了利益点和功能质量方面的较量,在大众市场之外,分众市场不断出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客户都要求买到专为自己设计的产品,而不是所谓的大众化产品。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具有把握周期性能力和行业判断能力, 则投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就是好的投资盈利模式,但是具有核心优势,成长更有持续性的企业一般都是行业内具有特色的公司, 因此投资者在研究企业上,市场份额要放在第二位,在对企业的特色与竞争优势的关联上要付出更多关注, 这是长期投资盈利之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