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亲历名校MBA和EMBA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14:52 《经理人》

  中欧和清华有着迥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 文/朱建国*

  前些年,MBA很火。近几年,EMBA更火。作为一名外企管理人员,本人分别在两者最火的时候,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念过MBA,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念EMBA,属于一个求学经历比较独特的人。在名校、MBA、EMBA等火爆字眼和光环的背后,到底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呢?

  在中欧学到了什么?

  我在欧洲做了九年多的调试工程师,1995年开始在ABB中国上班,1998年升为部门总经理,其中经历了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诸如:团队的建设、组织运营管理等等,系统化的管理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欧当时开设了在职管理研究生的课程(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当时中欧好像不能说这是MBA),又是一个欧盟的学校,所以,1998年我去了中欧学习。中欧的主要特点是:学员的工作背景都很相似,多数为外资企业,比较单一。教授是以外国名校为主,思维和启发比较开放;上课主要以小组形式的案例分析为主,上课时的信息量大、学习压力大。

  在中欧学习,我感到收获主要体现在:系统地学习了管理的各个基本模块,并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思想上完全地接受了管理流程化的概念,减少了工作中的许多随意性,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组织设置的思路;外企同学间也学到不少东西。

  在中欧的学习,对我后来在2001年时建立本单位的管理流程影响极大。回首看来,学MBA,很多问题不能指望在课堂全部给你解决,而是靠自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同时不断实践。

  在清华的“升华”

  我2003年有了要去一个不同形式的学校学习管理的想法,想看看不同的世界。2004年7月,我通过了清华经管学院EMBA的笔试和面试,因为工作时间安排,在2005年9月才正式入学学习。在清华念的EMBA,与当初念MBA有着很大的不同:学员更多样化,有国企、私企、外企、政府官员、媒体等等;教授以国内的著名经济学家为主,其中有许多在政府政策制定机构任职,所以对国内的许多经济走势有深刻的理解;以建立广大的人脉为主线,扩大学员的社会接触面;有效的校友会建立工作,使学员的学习价值不单在课堂上,而且还延续到了毕业以后;清华EMBA的移 动校园选择到企业中实地授课、考察,很有特色,比如在EMBA同学创办的沙漠公园里上课。

  在清华EMBA学习的主要收获是:扩大了管理形式上的认识面,这主要是从对国企和政府官员的管理理解升华的,如: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跳出了过去的社会联系的围墙,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人脉的建立及同学们的背景、思维的多样化,改变了许多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对组织行为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为ABB中国流程自动化业务部助理副总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