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等等灵魂--企业家的本土文学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1:04 《中国企业家》杂志

  等等灵魂

  ——企业家的本土文学形象

  不管是虚幻还是片面,文学作品里的企业家形象多少折射出了这个光怪陆离世界的一斑

  也许多年以后,当现今的商人和商业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人们可以从一些文学作品里去揣摩那些曾经活生生的商人的形象。

  1979年作家蒋子龙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乔厂长上任记》,差不多可以说是纪录改革开放后企业家形象的开山之作,“乔厂长”从此成了敢于负责任、敢于挑担子、敢于得罪人的企业领导者形象。

  2006年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大的关注和争议的作品是余华的《兄弟》,作者描绘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和“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相遇的民营企业家李光头的人生,故事荒诞不经,从贫穷、发家到厌倦商业,作者眼中的企业家形象是崇洋媚外、物欲横流、丧失伦理的。

  而作家李佩甫的最新长篇小说《等等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中国商界病相报告。”《等等灵魂》描写了转业军人任秋风接手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商场,打造成“第一商业帝国”,但因为权力与资本的吊诡,各种利诱让他迷失,最终崩塌。作者眼里的企业家形象是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迷失。《中国企业家》专访了该书作者,试图从文学家眼里去解读如今的商业及商人群体。

  《中国企业家》:你为什么从对官场、农村的批判转而写城市、商界?

  李佩甫:二十多年来,生逢急剧变革的时代,当物质的压迫逐渐消失后,精神问题就上升为主要问题了。我以为,现在已到了精神疾病的高发期,也正在“享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走在大街上,走在流淌着的多元颜色里,我逐渐有了一个念头,想给这个时代提个醒儿,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儿,于是就有了《等等灵魂》。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商人成不了历史或社会英雄?

  李佩甫:从历史上说,“商”一直是一个令人不齿的字眼,是跟“奸”和“欺诈”联系在一起的,重农抑商的结果,带来的是社会的进一步封闭。而中国所需要的正是“商业革命”,它所带动的买卖关系“契约化”的过程,由此产生的是规则,甚至带动了人类社会沟通方式的变化。但是,过程是不可超越的。国人正在“恶补”商业“革命”(或者说“商业化”)这一课。实际上,中国作家在认知上早已穿越了以上说的那些作品,但同时,在心理上,在时间上,过程又是不可超越的。

  《中国企业家》:你跟哪些企业家打过交道?

  李佩甫:我曾多次与那些在一个时间段里是千万或亿万富豪的人士们交谈,有时候,人已经疯了,可他自己并不知道。我写的是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精神迷失状态。他们应该都算是生活中的“勇敢者”,然而,他(她)们的灵魂里是有“病灶”的,也许是童年,也许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里,他们的灵魂曾经受到过某种戕害,以至于在适当的气候中发作了……据此,我以为,一个人的精神贫困对人的戕害是大于物质贫困的。

  《中国企业家》:中国的商业传统为什么是断裂的?

  李佩甫:严格来说,中国的商业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传统”的。这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曾经是战乱不已的国家。中国的商人几乎没有富过三代的。所以,何谈“传统”?再说,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庸”,中庸是汉民族文化中最大的生存智慧,也是一种保守意义上的狡黠:不露富、不冒尖。树大招风啊!所谓的“晋商”、“徽商”仅仅是兴盛了一个很短的时期,且也是在动乱中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战乱一起,钱财尽失。就像《红楼梦》“好了歌”注解里说的“最后是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对变乱的恐惧,这恐惧是含在骨头缝里的。触目惊心!更重要的是,过程是不可超越的,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商业环境的规则化的确立,是需要时间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