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构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15:36 《企业文明》
■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杨长恒 企业是创新型国家的主体,要落实中央要求,必须加快主体到位,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我们要把中冶集团建设成为创新型企业,当然首先是为了自己,但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这是我们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的一点。现在,对企业如何成为创新主体、从哪些方面构成创新主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都意识到了,必须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才能够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我们认为,中冶集团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快主体到位,承担创新主体的功能。 成为自主创新的责任主体 企业要明确承担起技术创新的责任。在创新上不努力,或者说根本就没把创新当回事,是一种失职,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同志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我们国有企业有五大责任:第一是经济责任。给股东们很好的回报。第二是社会责任。诚信社会,向社会提供质量可靠、服务良好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来回馈社会。不是说给社会捐多少钱、给慈善机构捐多少钱,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是主要的。现在一些慈善机构,乱七八糟的机构,就打着企业要尽社会责任的牌子向企业要钱,这不对。我们就是要向社会提供可靠的服务,提供可靠的产品,这是最根本的回报。同时,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第三是环境责任。要为环境友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作出我们的贡献。第四是政治责任。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经济基础。我们国家还是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国有经济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这是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第五是创新责任。企业要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我们一定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强化创新责任意识,增强创新的紧迫感。 成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 研发主体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正确的研发方向。尤其是应用技术的研发方向,只有企业才提得出来,因为现在是市场竞争。当然,国家宏观上可以给你指导,但具体的研发目标还是靠企业提出,才能确定正确的研发方向。二是确定研发重点。方向有了,但哪一些是重点更是只有企业知道。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比如:我们中冶集团的四大主业里面,哪一些问题应作为研发重点,只有我们最清楚,而我们的几大主业在技术上有突破了,对整个行业是有影响的。在行业上有影响、有作用就是为国家尽到了我们的创新责任。三是大力推进实施研发。研发主体主要是这三个方面,即解决研发方向,解决研发重点,解决推进实施。这样,我们研发的主体就基本上到位了。 成为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 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装备,以及创新所必要的人才和其他条件,靠谁来投?靠我们企业自己投。向上要,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可能给你一点点支持,但大量的投入还是企业靠自己解决。 我们现在的技术投入有两个问题:一是不够;二是统计范围和口径不规范。这次把技术投入的范围作了初步的界定,这个范围界定参照了国家标准。我相信,按照这个口径来统计,我们的资金投入就不是现在这个比例了,会有所提升。现在我们总体上不到2%,科研单位好一点儿的为5%或者多一点,设计单位为3%—4%,施工单位好一点儿的为2%,差一点儿的1%都不到。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随着认识的提高,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会有改善。我们将来不一定要追求这么高的利润增长速度,更多的资金要投向技术开发,投向我们的技术资源建设。这方面国家还有政策鼓励,大概是按1∶1.5的比例把技术投入折算成利润,投入一块钱相当于创造利润1.5元。我们在考核各个子公司的各项指标的时候,要把技术投入作为利润来考核,作为业绩利润。要尽一切可能使技术创新得到实实在在的推进,因为这是一项长效投资,技术创新搞好了,经营能力强了,将来给股东们会有更多的回报。这个不要指望国家会给你多少钱,主要靠自己,当然国家给政策本身也是钱。 成为自主创新的人才主体 我们要创新,人才哪里来?主要靠我们自己培养,靠我们去吸引。因为只有企业自己的核心人才才能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掌握核心人才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有了核心人才才有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里关键是人。人脑袋里面的知识是共不了产的,只有通过我们良好的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把知识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类、奉献给社会,才能被大家所拥有。桌子、板凳、房屋、机器设备,包括银行的钱都可以拿走,甚至包括人都可以剥夺自由,但是脑子里面的东西自己不主动奉献出来始终是自己个人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人才,完全靠外脑我们是不可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 成为自主创新的应用主体 自主研究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了使我们自己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了使科研成果投向市场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不像过去只是为了拿奖,为了考评教授级高工。拿奖、评教授级高工当然也重要,现在照考,照拿奖,但主要目的不是这个,是要形成生产力并投向市场。所以,我们企业的研发与那些专门的、脱离产业的独立研发机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的研发成果是直接投向市场,我们的研究是直接形成生产力的。这也是我们企业的最大优势。脱离产业、脱离市场,专门搞应用技术研究绝对是没有多大出路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专门搞应用技术研究的事业单位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对国家有贡献但是贡献不大。到现在改革开放20多年了,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一方面是辉煌成就,非常辉煌;但是,另外一方面令人非常担心,辉煌是实实在在的,但更多的是眼前的,担心也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好多问题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的。如果企业不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应用技术研发及其成果应用仍然脱离产业、脱离市场,我们的自主创新仍然是说说而已。 成为自主创新的合作主体 自主创新不是自己独家创新,更不是关门创新。那么,对外合作谁做盟主?如果还让事业单位做盟主,没有出路,不能让事业单位做盟主。同样道理,也不能让学校做盟主。产学研,学校不能做盟主,研究机构不能做盟主,只有产业才能做盟主。也就是说,只有企业做研发合作的盟主,才能够使我们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真正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够真正推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所以我们企业当仁不让,不管将来跟谁签订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们都要做盟主。各个企业跟学校、跟研究机构签订创新联盟的时候,要跟我们对外投资一样,要处于盟主地位,要“控股”。不做盟主的事情别做,因为不会成功。 成为自主创新的管理主体 企业是责任主体、研发主体、投入主体、人才主体、应用主体、合作主体,这么多主体靠什么串起来?靠管理。因此,企业必然是自主创新的管理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有序、有效地扎实推进。 我认为,中冶集团要真正成为中央所要求的自主创新主体,至少要在以上七个方面到位,这七个方面少了哪一个方面,都不能够算得上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到位,需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加快到位。 (责任编辑:李万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