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瑞贝卡:从贸易投资到生产落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 04:21 第一财经日报

  王立伟

  2000年,一次非洲之行,河南瑞贝卡公司董事长郑全有发现,这是一个巨大市场——尼日利亚的大街小巷布满了买假发的摊点。

  这个早就已经把两只脚踏出国门的知名发制品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北美、欧洲市场对其认可度极高。郑全有的这个发现直接促成了瑞贝卡将触角伸向非洲大陆。

  调查发现,黑人的发质弯曲,不易长长,他们对假发的需求量极大,非洲是世界上潜在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市场。

  很快,进军非洲的战略被确定下来,2000年12月,瑞贝卡时尚(尼日利亚)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拉各斯注册成立。

  针对不同的市场,瑞贝卡选择了不同的进军方式,在北美,他们主要以接受OEM订单为主,而在非洲,瑞贝卡则决定起用自有品牌。

  尼日利亚的瑞贝卡公司下属5家分公司和一家工厂,拥有工艺发、化纤发、女装假发和大辫等四大NOBLE品牌系列产品,以尼日利亚五大销售公司为基础,依托西非共同体自由贸易区,产品销往加纳、贝宁、多哥、塞内加尔等西非国家和中非共和国,以及乍得、

尼日尔、喀麦隆、加蓬等临近中非国家。

  “做正规贸易,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为当地带来税收和就业。”瑞贝卡内部人士说这些是其在当地扎根并且生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很快,非洲市场成为瑞贝卡在国外增长最快的市场。而因为瑞贝卡的发展,其总部所在的发制品生产基地河南许昌,也有100多家相关企业被带动起来。

  与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相比,非洲市场的销售模式并不复杂,瑞贝卡的初期导入异常顺利。大批发的销售模式让瑞贝卡的销售人员恍若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感觉。

  他们很快与当地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这些代理商,产品很快销售到市场上,并且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

  2000年~2005年,瑞贝卡在当地一路畅通无阻,货到即被代理商订购一空,竞争对手的力量显得并不那么强大。但到了2005年,情况开始出现变化。

  更多的发制品生产商进入到非洲市场,仅中国企业就有30多家。瑞贝卡首次出现库存。

  而根据许昌发制品协会的统计,当年仅是许昌的发制品生产商就将5700万美元的产品发往非洲,回笼资金仅3000万美元,其中瑞贝卡收回的资金达2700万美元。由此可见,一些企业在当地经营并不理想。

  瑞贝卡并不打算因此采取低价策略。早已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瑞贝卡,在资金和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明显。

  2004年正式投产投产的瑞贝卡尼日利亚工厂使得其由单纯的贸易投资转向了工业化生产。而由此也将带来整个产业链在当地的完善和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