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美黑产业遭遇中国尴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13:29 《数字商业时代》
尽管走在时尚前沿的人们已经把美黑纳入日程,但眼下的美黑市场并没有让中国任何一家美黑沙龙发达起来 在这个市场里,一边是小众群体旺盛的需求,一边是不温不火的美黑沙龙,二者的脱节有着诸多原因 采访·撰文=丁凯 走出客机舱门之前,Sara对着随身携带的化妆镜整理了一下头发,最近三个月来,她比以往更喜欢照镜子了。在德国培训的一年间,Sara像千百万欧洲人一样迷上了“美黑”,通过定期的室内日光浴,她成功地让自己的皮肤泛出了小麦的色泽,“棒极了,简直是天衣无缝。”Sara想,配合鼻梁两侧天生的雀斑,自己将以一副“倍儿欧洲”的形象出现在迎接自己的亲朋好友面前,她已经准备好让他们大吃一惊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Sara成了朋友同事们热心推荐美白化妆品的首要目标,母亲觉得她在欧洲奔波劳碌了一年,同事们则把她作为赴欧培训是件苦差使的最佳例证。 在中国还有1.3亿农民生活在世界银行划定的贫困线以下,在这个城乡差异巨大的国家,绝大部分人看到Sara的脸首先想到的是田间的劳碌。尽管每年有300万英国人和3000万美国人到各色日晒沙龙和美容院主动进行室内日光浴,但Sara身边的大多数人还是无法面对黑黄的肤色联想到健康、性感一类的赞美。 这情形与李锐丁1988年到达日本时完全相反。“在日本的入国管理局,那些西装革履、20多岁的办事员全是黑皮肤。”李锐丁说:“到了现在,保守地估计,日本的10个白领中至少6个是黑皮肤,在喜欢时髦的年轻人中则有9成以上。” 时尚的变黑需求 在1988年前后,中国各个城市的电视台里,《成长的烦恼》在嘻笑间传递着白人世界的主流文化,麦克尔·杰克逊也神奇地由黑变白。在随之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染金发、垫高鼻梁以及隆胸开始在中国盛行,而美白则一直是改进容貌的主旋律。 十多年过去以后,李锐丁从当年的留学生,变成了中国著名的舞台服装设计师——设计作品从大型京剧诗剧《梅兰芳》到广州亚运会接旗仪式的舞台演出等,洋洋洒洒数百部——肤色也变成了古铜色。他有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公司,在2004年,他又在上海开设了“美黑日晒沙龙”,“其实当时完全是出于兴趣,对日后的经营和收益想得很少,因为我的几个朋友都在国外养成了定期去晒的习惯,所以就合伙开了这家机构。”李锐丁是美黑日晒沙龙最大的股东,据他说,这是中国首家专业美黑沙龙。 Sara无奈之下每天出门前要打上厚厚的粉底,但也许她很快就可以等到美黑潮流席卷而来。2006年,在中国最富裕的一批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处打听提供美黑服务的机构,整天想着怎样让自己变得更黑,而在那些拥有迷人海岸的城市,医院里晒伤的病患也比以往更多。 “从2006年年初开始,生意明显好了起来。”美黑日晒沙龙的店长黄通说。“最初,我们每星期甚至只有一两个客人,而2006年,平均每天可以达到10个。”李锐丁说自己并未指望美黑日晒沙龙能赚多少钱,因而对眼下的状况感到满意,他们的顾客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五十岁,多为演艺人士和公司白领。 上海已经有了4家美黑沙龙,而附带提供美黑服务的美容院和健身俱乐部就更多了。“现在美黑在上海很流行。”吴建英说,他是亚历山大会馆在上海的市场部经理。一年多以前,这家来自台湾的健身会馆在上海新天地的分店专门增设了美黑项目,他们以往提供健身、舞蹈、SPA和桑拿服务。 “现在正是淡季,每年入夏之前,是美黑最旺的季节,因为很多人希望在泳池里展示一身健美的肌肤。”吴建英说。亚历山大会馆目前每天要接待2~3名美黑的客人,考虑到他们只有一台日晒机,这个成绩与拥有五台日晒机的美黑日晒沙龙基本相当。 缓慢地“黑”起来 虽然在2006年,少数拥有海外生活经验或者敏锐时尚嗅觉的中国人开始打定主意让自己变黑,生产日晒机和助晒化妆品的海外厂商纷纷在中国设立办事处,但眼下的美黑市场并没有让中国的任何一家美黑沙龙或者美容院发达起来。在这个市场里,一边是小众群体旺盛的需求,一边是不温不火的美黑沙龙,二者的脱节有着诸多原因。 “这注定是一件缓慢的,细水长流的事情。”李锐丁说:“一般的商人为了迅速获利很可能不会投资这个行业。”美黑日晒沙龙前期投资120多万元,其中五台日晒机就花费了80多万元。他们的日晒收费从每次35元到140元不等,助晒用品额外收费。在一年中最好的光景里,他们每天的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当然,在11月到次年3月的小半年淡季里情况没有这么好。 人们身上涂上助晒油躺在日晒床上,就好像复印机里面等待复印的文件。通常每次日晒在10~25分钟,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定期重复进行。美黑沙龙的技师通过调节机器功率以及使用不同SPF值的防晒用品让人们产生深浅不同的肤色。吴建英说:“一般的中国人,通常可以在5~6次日晒之后达到浅古铜色。”而黄通则对人们缺乏日晒习惯感到无奈:“想获得小麦色的皮肤至少需要6~7次,但很多人只是图个新鲜,第一次晒完之后没有坚持下去。我们有1000名会员,真正坚持长期来晒的不过二三十人。” 在美国,年轻姑娘们有1/4每周至少进行三次室内日光浴,年龄在18~19岁的女孩中,这个比例达到近50%,但显然,由于仍然对美黑缺乏了解,中国人并未养成定期光顾美黑沙龙的习惯。 除了习惯问题,中国人无法经常接受美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黑沙龙还不够多。“我们有很多顾客都是从外地赶来的,来回要好几个小时,人们根本无法保证定期进行美黑。所以,我们其实希望有更多的美黑沙龙出现,即便与我们形成竞争,至少会让定期接受美黑的人多起来。”黄通说。 眼下,美黑日晒沙龙的盈利水平还不足以支撑第二家分店,虽然各地有不少电话打来希望加盟,但李锐丁仍然保持着谨慎态度。“这毕竟不像一般的投资,一台机器最便宜也要十几万元,一家小店没有70万~80万元没法开张,这笔钱要好几年才能赚回来呢。” 美黑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只是小众时尚,虽然发生在中国各个领域的一天建成罗马的奇迹屡见不鲜,或许某天人们会像期待美白一样热衷美黑,但眼下美黑沙龙还是无法进行快速扩张。从这个意义上讲,已经形成规模的健身俱乐部附带提供美黑服务倒是一条低风险的道路。 北京就是如此,虽然很多人在“百度知道”里面悬赏打听美黑沙龙的所在,但北京仍然没有一家专门的美黑沙龙或者俱乐部,倒是类似中体倍力、青鸟健身和浩沙这样的健身俱乐部不声不响地增加了美黑项目。 亚历山大会馆在北京的两家分店也没有开设美黑业务,但吴建英说,他们正在考虑在北京的会馆里开设美黑区。“我们的会员往往是空中飞人,流动性很强。”她说,而她认为北京的美黑沙龙发展不及上海迅速,主要是因为上海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除去这个原因,黄通认为美黑沙龙未能在北京大行其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晒机完全依靠进口,而这些生产企业的办事处全都设在上海,他说:“日晒机是大件商品,运输不便。” 虽然坚定地相信2007年夏天美黑日晒沙龙的盈利水平将会有明显的增长,但李锐丁也承认,目前他们“暂时还在培育市场”。美黑机构仍然需要花大力气把更多的中国人拉到日晒床上,但潜在的阻力已经若隐若现。 在美国,支持与反对美黑的两派正在争吵。反对者认为日晒床是皮肤癌的温床,而支持者则表示日晒床最初诞生就被用作临床防治疾病和神经痛,而日晒每导致1例皮肤癌的同时,因日晒产生的维生素D能预防30例癌症死亡。 欧盟的科学家在2006年7月倡导18岁以下人士禁用日晒床,而美国长岛地区已经颁布法令禁止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陪护的情况下接受人工日晒。李锐丁则认为:“所有关于日晒导致皮肤癌的说法中都有关键的两个字—过度。而我们相信,在室内通过人为控制对皮肤进行适度日晒肯定是一件好事。” 李锐丁是服装设计师,他正在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专长拓展美黑日晒沙龙的未来。东京涩谷109是一家专门面向美黑人士穿着的服装店,东京有数百家专业美黑沙龙,类似涩谷109这样的为美黑人士提供发型、服装等配套商业机构不计其数,“喜欢晒黑皮肤的人一定不是一般人。我也希望将来在我有精力的时候,做一个美黑造型店、服饰店,不单单提供把皮肤晒黑的服务。”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