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管理者:一个阶层正在兴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07日 11:22 新智囊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就像20多年前的中国,企业的领导人还都被叫做厂长,人们还不习惯使用企业家、经理人这些称谓,可今天,这些称谓早已成为了主流话语。

  同企业家、经理人这些称谓似乎有着相同的运命,管理者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响亮。

  在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把管理者称为Executive,而不是我们一般常用的Manager,他认为Manager的含义应该是经理,强调的是一种行政上的职位;经理的职位总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经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做经理),但是,所有的人(特别是知识工人)都应该努力成为管理者。德鲁克在这里给出了“管理者”一个全新的定义,那就是说“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这实际给了我们一个全新分类的标准,这个标准囊括从员工到企业最高管理者,这看似简单,其实有其严格的一面,依此标准衡量,很多身居企业高位者根本不能算是管理者。

  这其中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对于每个知识员工来讲,管理不仅是晋升的阶梯,更是在未来激烈竞争社会中的基本技能,亦可称之为生存底线。

  管理者的新使命

  一位管理者在什么时候不能称其为管理者呢?答案似乎是,当他或她虽拥有“管理者”头衔,但实际上却未做任何管理工作,或者甚至连任何工作都没做的时候。早在1929年,由于厌恶周围人们的懒惰和毫无作为,加拿大管理咨询顾问赫伯特·卡森写道:“现在,解雇一个无所作为的管理者,并在其位子上放个沙袋,这样做更加安全、更明智,并且利润也更丰厚。”

  多年以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管理工作就定义而言,是非生产性的。亚当·斯密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两个领域: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鉴于此,许多经济学家将管理者、企业家和资本家归入后一类。管理者自己不会创造财富,而是创造条件以使创造财富的生产性劳动繁荣发展。此外,美国科学管理流派对管理者和员工作出了明显区分:前者的任务是计划、组织和指导,后者则按照管理指令执行劳动任务。这个模型强调了管理的首要性,并暗示管理者从事非生产性工作,他们的工作是告诉他人如何提高或尽可能具备生产力。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管理者的职责并不仅仅限于支持一线工作,更需要创造条件保持一线的运转,并为激发一线员工开展高效和有效的工作提供动力。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是每个企业里具有活力并赋予生命的元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资源’只能是资源,永远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最早对管理者的定义是“负责部属工作的人”,换句话说,管理者就是“老板”,代表高位和权力,直到今天,许多人提到管理者和管理时,脑海里呈现的还是这些定义,后来,管理者的定义变为“负责员工绩效的人”。现在,我们知道这种定义还是狭隘,管理者正确的定义应该是“负责知识的应用和绩效的人”。

  那些只在意自己付出多少努力,只注重该有什么权力的人,就算称职、就算职位再高,也不过是部属罢了。但是,专注贡献并为成效负责的人,不管资历多浅,也可以称为“管理高层”,因为他让自己为整体的绩效负责。

  管理者而非MBA

  2006年,时值MBA教育发展的巅峰时期,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教授却对现行商学院模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出版的《Managers Not MBAs》(中文名译为《管理者而非MBA》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一个深知目前MBA教育弊病的学者,他用了四年时间创作了一本能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MBA们一瞬间投入地狱的著作。他声称:“这本书我用了四年来撰写它,用了15年来发展它,用了35年来思索它。”这位管理名家前后几十年的探究,对正值巅峰时期的MBA教育的理性思考和洞见,促使企业家和管理者们去审视和反思MBA教育的是与非。

  在国际管理界,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的角色是叛逆者。他是最具原创性的管理大师,对管理领域常提出打破传统及偶像迷信的独到见解,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

  他所著的《管理工作的实质》,在被15家出版社退稿之后,于1973年最终出版,反而大获成功,并奠定了明茨伯格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地位。他对管理工作的观察与研究,迄今无人能超越。

  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管理大师明茨伯格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MBA是把错误的内容教给错误的人”。书的后半部分介绍了他于七年前与英国兰开斯顿大学乔斯林教授联手创立的一种与MBA教育截然不同的管理学模式IMPM(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随着欧洲商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和日本神户大学的相继加入,如今IMPM已经形成一个国际联盟。

  这位管理大师列举了MBA教育之非:管理学的授课者们一股脑地将自己认为是真理的知识、结论、规律、方法传授给学员,并坚信这些理论具有普适性,是绝对的,可以被任何一个企业套用、模仿和克隆,全然不顾每一个企业的实情如何。他们夸夸其谈地纸上谈兵,也导致了学员毕业之后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商学院用了错误的方式招收了错误的人,又再次用错误的方式传授了错误的内容,导致了一系列错误的后果。

  亨利·明茨伯格的激进观点发人深思:对于MBA的批判性思考,它本来是工商管理教育,而现在却歪曲了管理实践;在一个严肃的教育过程中培养管理者应该做些什么;管理实践本身,它脱离了正轨,给社会带来了机能失调的后果。

  新一批的MBA们:

  你们好!

  恭喜你们!你们现在有了一个耀眼的光环,为这个世界所珍视。你们都是在工商管理学上学富五车的人才。你们为了这个不同凡响的事业,放弃了工作机会和薪水,损失了一些资金作为教育费用,甚至还从自己的生命中拿出两年投资在这项事业上了。因此,你们完全有资格走出校园,危害社会。

  当然,这也不全是你们学校的错。没有什么个人原因,只是全职的MBA课程本身就吸引了很多不合适的人——太没耐性、太具分析能力,而在管理学自身上几乎没什么经验。或许对于学生来讲,这些都是有利因素,但很抱歉,这些不适合管理者。

  传统MBA课程给了人们对管理学的错误认识,并将这种错误认识和弊端结合在了一起。现在大家都认为:管理者是个重要人物,与日常生产和服务无关;工商管理主要是为了分析问题,做出决定;管理者就应用策略做出指示让大家实施;最差劲的是,你们在教室里静坐几年,就妄想管理任何事物了。

  很显然,你们已经学习了所谓的“管理学”和“策略”的课程,但这要求从现象看到本质。事实上,学生仅仅坐在教室里,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管理者的。管理学既不是专业,也不是科学,而是建立在技巧和艺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实践。技巧是通过实践学习的,而艺术,是在教室里灌输的——想象你们读过的案例。但是,这样的学问不是管理学,同时,无法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力。

  举案例分析法为例。

  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人人都坐在教室里讨论某某公司的CEO下一步应该怎么走。真棘手啊!但事实上你对该公司又真正了解多少呢?你对这家公司的案例作研究之前,你听说过这家公司么?难道这就是我们培训公司领导者的方法吗?读几页书就能宣告他们的未来了?

  当然,向人们传播别人的经历自然是好,案例分析法也能很好地达到目的。但这仅仅能针对有了足够个人经验的人——仅服务于特定的状况,而不是传授知识。

  想象一下,把一个年轻的MBA学生放在一教室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中间。只要课程坚持讲授理论和技术,这个学生就能接受。担当讨论转向应用时,这学生就完全迷失方向了。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没有实践经验的整个班级都会迷失。组织是复杂现象,而管理组织更是一项苦差事,他要求管理者在环境中沉着地思考分析。因此,企图教教一群从未实践过的人无非是在浪费时间——甚至还贬低了工商管理学。

  有一本书叫做《哈佛商学院的奥秘》,出版于1990年。这本书列出了哈佛商学院培养的杰出的CEO们。

哈佛大学也因这些顶尖的毕业生引以为荣。但这本书并没有谈及那些CEO们是如何表现的,因此,我们在1990年到2003年间追踪了名单上的这19个人。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其中10人一败涂地,另外4人的记录也不够好。这就是我们顶尖学校培养出来的。

  现在就是这样的:你们投入了时间和资金,但我击碎了你们的美梦。你们该怎么办呢?嗯,你们还是有希望的。你们或许已经学了很多商务知识,这点至关重要——如果你们准备踏入商业圈(别涉足政府或社会机构,他们的麻烦已经够多了),如果你们真的对工商管理感兴趣,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名誉和金钱,你们可以学学管理学的实践。找个你们喜欢的行业,找个好工作,然后坚持做下去。世界不需要不停跳槽的案例管理者。你们所要做的就是证明你们自己,最终你们会坐在管理者的座位上的。那时才是你们接受工商管理学培训的起点。准备好,学习它,应用它,感受它。

  在那之前,做好准备,接受一些正规的管理学培训。找一个课程,要能增加你们的阅历,能给你们与其它实践中的管理者交流的机会。我们正好有一个这样的课程。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促使管理者根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来思考。我们不可能在教师中培养一个管理者,但我们能帮助正在实践中的人们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我希望你们能够学习。这个世界急切地需要专注的领导人,不是快速决定的英雄,而是懂得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鼓舞自己和他人的人。这个人可能就是你——只要你超越你的MBA。

  祝你们好运!

  亨利·明茨伯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