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七夕缺乏认同百亿市场遭忽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21:48 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7月31日电 (何丰伦 黄玫 赵本高)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七夕”情人节悄然到来,记者在广西南宁、桂林、广州、深圳等地进行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对“七夕”不了解,众多商家虽然意识到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但却苦于缺乏现代人喜闻乐见的仪式性表达范式而无从策划营销。专家指出,这其实主要是因为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够透彻,将传统商机与现代销售割裂开来,导致“七夕”情人节数百亿元的巨大市场未被挖掘出来。 从7月25日开始,记者在南宁、桂林、广州、深圳等地对80多位青年男女就“七夕”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受调查者回答不出“七夕”概念,80%以上的受调查者不知道什么是“乞巧”,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不知哪天是“七夕节”。 记者在南宁市中心采访时,一家首饰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对各个节日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现代商业注重利用节假日推出促销活动,但是“七夕节”商业概念还没有炒作起来,难以形成整体氛围。 经济学硕士、多年从事商场营销的专家付德申对“七夕”市场价值作了认真的分析:“2·14”属于比较成熟的节日概念,2006年“2·14”当天,北京菜百公司实现销售1200多万元人民币,广州、深圳等地市场在“2·14”当天的鲜花、首饰、餐饮销售收入均超过5亿元人民币。“如果把‘情人节’当作整个星期的销售来看,那么收入更加可观,前后一个星期带动全国300-400亿元的销售是很正常的。‘七夕’市场只要能够达到一半或者1/3的效应,就能实现上百亿元的商机。” 付德申认为,“七夕”市场的真正潜力尚未发掘出来,“2·14”用了将近20多年的时间才在中国生根开花,“鹊桥”更大程度上的市场在农村和民间。从“乞巧”风俗生生不息到“鹊桥相会”多种民间艺术版本的传唱,其实就蕴藏着丰富机会,只是市场还没有找到开启商机的钥匙。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表示,传统节庆文化要真正意义上得到深层传递,既要重视保护和弘扬,又要重视对传统节日的市场培育和运作。 广西儒学学会副会长钱宗范教授认为,传统节庆面临市场培育乏力、年轻人缺乏认同的“双重障碍”,缺少认同群体自然就不会看到市场潜力,缺乏市场潜力就不会引起商家关注,缺乏关注就很难承继下去。 钱宗范说:“传统节庆作为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文化认同、市场运作、媒体炒作、学校教育等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逐步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