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国家突尼斯濒临地中海的海边,伫立着一座古城废墟。这就是历史上曾经与古罗马争雄称霸的都市国家--迦太基帝国的发祥地。
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北非曾经有一座城市与罗马结盟,共同抵抗过迦太基帝国。在距离首都突尼斯市一百公里的内陆地区,人们在一片富庶的田园地带挖掘出了这座城市的遗址。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橄榄树林,古城遗址就在前方的小山丘上。
作为一个典型的依靠植民地经济繁荣起来的城市,杜加通过向古罗马提供粮食,为古罗马的兴盛作出了贡献。北非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的粮仓。在尤利乌斯·凯撒时代,被罗马统治的杜加逐渐发展成为谷物、橄榄和葡萄等农产品的集散地。公元三世纪,杜加已经是一个拥有5000人口和自治权的城市。
杜加在城市建设上采用了罗马风格。其实,在罗马帝国统治的广大的地中海地区,曾经诞生了无数这样的“小罗马”。矗立在城中心的神殿是那个辉煌时代的见证。神殿的科斯林式圆柱精美而华丽。在北非所有的古罗马遗址中,杜加遗址因其良好的保存状态而闻名, 尤其是建于公元二世纪的朱比特神殿。神殿深处是最神圣的地方。当时,墙壁上的神龛里曾供奉着一座六米多高的朱庇特神像。 这种把大块石头分隔垒砌的奇特结构传自迦太基。据说是因为大块石头稀少,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砌墙法。
生活在已经变成罗马人的都市里, 北非的原住民以及创建了迦太基国的腓尼基人, 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这里有罗马皇帝的雕像。据传说,由于罗马的皇帝经常更换,所以每次新皇帝即位时,杜加人只是把雕像的头换一下。 这里还有一座能容纳三千多名观众的圆形剧场。宏伟的建筑形式向人们展示着古罗马时代的繁荣与昌盛。
公元三世纪是杜加的鼎盛时期。其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杜加便很快走向衰败。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统治北非以后,杜加成了伊斯兰教徒主导的城市。关于杜加后来的情况,历史没有过多的记载。目前,杜加遗址仅仅挖掘了三分之一。
杜加城的入口处矗立着凯旋门。凯旋门以西十公里处还保留着部分水道桥的遗迹,那是为杜加市民提供生活用水的设施。从山中水源引来的水顺着略有倾斜的水道桥注入城中的三个蓄水池。供水和排水设施的建设是古代罗马城市规划中最基本的环节;污水处理,是预防疫病蔓延必不可少的措施。这里有一座可以供12个人同时使用的公共厕所,据说,当时的人们是一边闲谈一边如厕,厕所的下面一直有大量的水在流动,以便随时清除排泄物。
在罗马式的生活中,公共浴场是必不可缺的设施。杜加也建有两个公共浴场,是市民娱乐与社交的场所。
在杜加遗址,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埋在泥土中的精美的镶嵌画。有一处富裕人家的住宅遗址,走下门口的台阶,便是宽敞的会客厅,从客厅中庭的地下挖掘出两幅巨大的镶嵌画。镶嵌画富于耐久性,被称为“永恒的绘画”。通过它,我们感受着古老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与芳香。其中一幅镶嵌画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尤利西斯流浪冒险的故事。尤利西斯为了不屈服于海妖塞伦歌声的诱惑,将自己反绑在桅杆上。
在杜加遗址中,除了神话题材之外,还发掘出其他各种题材的镶嵌画。其中有描绘杜加特产的小麦和葡萄的镶嵌画。公元七世纪以后,在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北非,彩色瓷砖镶嵌画成为镶嵌画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清真寺经常用它来作装饰壁画。 然而,这里用的却不是瓷砖,而是切割成小块的、两百多种颜色的石头。古罗马时代的镶嵌画技法,今天,在当地的传统工艺中被继承下来。历经两千年的岁月洗礼,这些“永恒的绘画”依然不失它们细腻与精美。在杜加遗址中,至今还有许多镶嵌画沉睡在泥土中,等待着被唤醒。
杜加——突尼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
作为北非古代史最雄辩的见证者,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字来源/www.worldheritage.cn
图片提供/quanjing.com)
遗产类别:文化遗产
所在国家:突尼斯
所在位置:距离首都突尼斯市
一百公里的内陆地区
入选时间:1997
《世界遗产》是日本东京放送电视台(TBS)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制作的专题片,索尼公司长期支持和赞助《世界遗产》节目的拍摄与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