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培训还是其他领域,员工调查愈来愈被企业所重视。然而,做好员工调查其实并不简单。
■ 编译 / 陈致中 本刊特约记者
整体来说,现在的企业愈来愈重视对员工的调查研究,这是好事。很多企业都把员工调查视为重要的诊断工具,无论是领导力开发、组织调整、战略规划或是其他大事,总要先调查一下员工的意见。甚至在某些企业,员工调查逐渐有被滥用的趋势:企业希望能用问卷来找出提高生产力、改善利润、减少离职率以及其他一切方面的做法。
员工调查经常是刺激组织变革的重要力量,因为它所呈现的是真正的“事实”。通常,下属不会当面对领导者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更不会当面反对上级,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往往缺乏反馈。而匿名的员工调查经常犹如一枚震撼弹,它可能粉碎领导者所有自以为是的想法,从而愿意更务实地解决问题。
一般而言,企业总是希望员工调查的结果是可信的,而且得出的结论要具有可操作性。然而,许多调查问卷里总是堆积了一大堆问题,其中许多问题根本无关紧要,或者根本就不可行。事实上,在一次调查里,管理者通常只能聚焦在一小部分关键的问题上。
另外一项趋势是,员工调查开始慢慢和顾客调查走到了一块。这种做法使得管理者不仅能知道员工的想法和精神面貌,还能知道员工是否掌握了消费者的意向与需求。这使得传统上泾渭分明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开始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同盟。
整体而言,成功的员工调查需要掌握几个要素:
1. 了解你到底为什么要做调查,以及你到底想衡量什么。
2. 问卷的措辞要合适。用错误的方式问对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恐怕不会是你想要的。
3. 确保得到高层的支持和协助。把调查结果和企业发展联系起来,高层就会全力支持你的调查。
4. 要有充分的沟通和动员,确保员工对调查有充分的认知和期待。
5. 调查不是独立的事件,要有明确的目标,把员工调查和其他改革计划加以整合。
6. 尽量精简问卷题目,愈简单易懂的问卷,会有愈高的回答效率和可信度。
7. 最重要的,在调查之后一定要采取行动。许多研究都表明,变革的速度与员工的投入感、对领导者的信任都有正相关。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不打算在调查后采取任何行动,那就根本别做调查。因为调查会激起员工的期望,一旦他们发现什么都没改变,这会严重打击员工的士气以及对领导者的信任感。
(本文编译自澳大利亚《人力资源》杂志)